有些人对律师的工作有点误解,认为我们是“坐班”或“坐办公室”的,工作日或大部分时间都在律所,只要上班时间去(基本)就能见到。但其实诉讼律师只要有一定业务量,在所外的时间几乎一定会比在所内的多。会见、去公检法单位、开庭等等,占据了刑事律师的大部分时间,所以刑事律师更是“不着所”的比较多。
尤其是现在每次会见都还要七日以内的核酸检测报告,这导致我们不在所的时间更多了,之所以“找不到我”,有可能我是在做核酸检测。
前两天律所前台的工作人员打电话给我说有位当事人家属找我,家属叫“XXX”,我想了一下,印象中没有这个名字。后来和家属对话,她说是她儿子让她来找我的,她儿子叫某某某,但是我印象中也没有这个名字,然后她才说是她儿子从监狱里写信出来让她来找我代理刑事申诉的。
案件是广东省某某市的,我想了想,执业之后没有在这个城市办理过案件,觉得有点奇怪,询问家属后得知当事人在广州的监狱服了几年刑,是之后才转移到某某市监狱的。
因为助理说这个案件当事人有点“惨”,刚好我那天下午还是能抽出一点时间,我就回所了。即便这个案件的辩护空间其实并不很大,不太可能代理,也跟家属说了一些注意事项。
虽然我回所了,但这只是特例。一般情况下,当事人或家属和律师会面都是要提前预约的,很少会出现当事人或家属上律所找律师的情况,律师也不太会见“身份情况尚且不太明朗的”当事人或家属。为了避免让以后的客户或者当事人/家属白跑一趟,我觉得还是要友情提示一下:找律师之前要先联系律师,要记得预约。
如果像上述案件,家属收到来信,上面只写了要找某某律所的某某律师而没有写律师电话的,去律所之前可以先通过网络查找一下联系方式,毕竟现在很多律师在网上都有联系方式。如果在网上查询不到联系方式,最好还是致电前台进行询问,提前预约时间,以免白跑一趟。
另外,由于部分律师可能会出现转所执业的情况,如果打电话到某律所前台得到“某某律师不在本所”的回复,最好上当地律协官网搜索一下该名律师的名称,看是否已经换到其他律所。
“预约”一事,有可能看起来并不大,但养成预约的习惯,可以预约的先预约,可以减少一些“意外情况”。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我们不是一直坐在办公室里的英文
●我不是每天都在办公室英语
●我们不是一直坐在办公室里的英语
●不在办公室坐着的工作
●我们不是一直坐在办公室里的人英语
●我不是每天都在办公室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