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诉离婚需要哪些手续什么流程,起诉欠款人流程
大家好,由投稿人明茹来为大家解答起诉离婚需要哪些手续什么流程,起诉欠款人流程这个热门资讯。起诉离婚需要哪些手续什么流程,起诉欠款人流程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起诉费一般要多少钱
“雷公”雷武泽和妻子起诉人贩子王浩文、胡某雄的人格权纠纷一案将于4月24日一审开庭。此案由湖南长沙市芙蓉区法院开庭审理,开庭地点在四川南充市看守所。雷武泽表示,他将前往四川南充参加庭审,“向王浩文讨个公道”。
澎湃新闻此前报道,因左侧的眉毛有些特别,“是立起来的”,雷武泽在寻子圈被称为“雷公”。他的儿子小名川川,于1998年4月出生,于2001年被人拐走。2023年6月,雷武泽终于寻回了川川。随着川川被找到,人贩子王浩文再次进入公共视野。
2024年5月初,王浩文等人拐卖儿童案在南充中院开庭。在案证据显示,王浩文从2001年10月开始从事拐骗、贩卖儿童犯罪活动,2006年曾因拐骗儿童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刑满释放后不思悔改,继续从事拐卖儿童至2014年6月,在多地流窜作案14起,连续作案时间长达十余年,前罪和漏罪共计拐卖儿童14人。
2024年6月,南充中院对此案作出一审宣判:王浩文犯拐卖儿童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与前罪拐卖儿童罪所判处的有期徒刑十五年,并处罚金五万元并罚,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王某琼(王浩文的前女友)犯拐卖儿童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一万元;胡某雄(王浩文的妻子)犯拐卖儿童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六千元;追缴王浩文犯罪所得十九万九千元,上缴国库。
王浩文 来源:央视报道截图
在一审中,王浩文拒不认罪,不承认拐卖了川川等人。一审宣判后,王浩文、胡某雄不服,提起上诉。
2024年11月28日,此案二审由四川省高院开庭审理。据雷武泽透露,二审中,王浩文只承认拐卖了其中3人,拒不承认参与拐卖了川川等8名儿童。
2025年1月21日,四川省高院对王浩文拐卖儿童案二审宣判,维持了一审作出的死刑判决。
雷武泽向澎湃新闻表示,作为被拐儿童的家长,他一直想民事起诉王浩文。此前,由于案情特殊,法院建议他们等刑事案件宣判后再提出民事起诉。在刑事案件二审中,法官询问王浩文是否愿意进行民事赔偿,王浩文称,自己愿意赔偿其承认的三起案件,但自己没钱。这让被拐儿童的家长很气愤,无法接受,雷武泽遂考虑民事起诉王浩文。
2024年12月,雷武泽向自己的户籍地所在法院——长沙市芙蓉区法院递交了《民事起诉状》,向王浩文、胡某雄索赔6元,并要求二人公开赔礼道歉。2025年1月2日,长沙市芙蓉区法院正式受理此案。
在民事起诉状中,雷武泽夫妻请求法院判令王浩文、胡某雄分别赔偿寻亲交通费1元、误工费1元、精神损害费1元等共计6元。此外,请求判令王浩文、胡某雄向他们公开忏悔并赔礼道歉。
雷武泽表示,寻亲22年,他付出了很多时间和金钱。人贩子除了要承担刑事责任,还理应承担民事责任。他民事索赔共计6元,主要是为了伸张正义,给所有被拐儿童及其家长一个交代。他认为,此次民事起诉,不是浪费司法资源,有很大的公益价值。
作者:澎湃新闻记者 陈绪厚 实习生 孙慧慧
来源: 澎湃新闻
起诉流程和费用
“雷公”雷武泽和妻子起诉人贩子王浩文、胡某雄的人格权纠纷一案将于4月24日一审开庭。此案由湖南长沙市芙蓉区法院开庭审理,开庭地点在四川南充市看守所。雷武泽表示,他将前往四川南充参加庭审,“向王浩文讨个公道”。
澎湃新闻此前报道,因左侧的眉毛有些特别,“是立起来的”,雷武泽在寻子圈被称为“雷公”。他的儿子小名川川,于1998年4月出生,于2001年被人拐走。2023年6月,雷武泽终于寻回了川川。随着川川被找到,人贩子王浩文再次进入公共视野。
2024年5月初,王浩文等人拐卖儿童案在南充中院开庭。在案证据显示,王浩文从2001年10月开始从事拐骗、贩卖儿童犯罪活动,2006年曾因拐骗儿童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刑满释放后不思悔改,继续从事拐卖儿童至2014年6月,在多地流窜作案14起,连续作案时间长达十余年,前罪和漏罪共计拐卖儿童14人。
2024年6月,南充中院对此案作出一审宣判:王浩文犯拐卖儿童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与前罪拐卖儿童罪所判处的有期徒刑十五年,并处罚金五万元并罚,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王某琼(王浩文的前女友)犯拐卖儿童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一万元;胡某雄(王浩文的妻子)犯拐卖儿童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六千元;追缴王浩文犯罪所得十九万九千元,上缴国库。
王浩文 来源:央视报道截图
在一审中,王浩文拒不认罪,不承认拐卖了川川等人。一审宣判后,王浩文、胡某雄不服,提起上诉。
2024年11月28日,此案二审由四川省高院开庭审理。据雷武泽透露,二审中,王浩文只承认拐卖了其中3人,拒不承认参与拐卖了川川等8名儿童。
2025年1月21日,四川省高院对王浩文拐卖儿童案二审宣判,维持了一审作出的死刑判决。
雷武泽向澎湃新闻表示,作为被拐儿童的家长,他一直想民事起诉王浩文。此前,由于案情特殊,法院建议他们等刑事案件宣判后再提出民事起诉。在刑事案件二审中,法官询问王浩文是否愿意进行民事赔偿,王浩文称,自己愿意赔偿其承认的三起案件,但自己没钱。这让被拐儿童的家长很气愤,无法接受,雷武泽遂考虑民事起诉王浩文。
2024年12月,雷武泽向自己的户籍地所在法院——长沙市芙蓉区法院递交了《民事起诉状》,向王浩文、胡某雄索赔6元,并要求二人公开赔礼道歉。2025年1月2日,长沙市芙蓉区法院正式受理此案。
在民事起诉状中,雷武泽夫妻请求法院判令王浩文、胡某雄分别赔偿寻亲交通费1元、误工费1元、精神损害费1元等共计6元。此外,请求判令王浩文、胡某雄向他们公开忏悔并赔礼道歉。
雷武泽表示,寻亲22年,他付出了很多时间和金钱。人贩子除了要承担刑事责任,还理应承担民事责任。他民事索赔共计6元,主要是为了伸张正义,给所有被拐儿童及其家长一个交代。他认为,此次民事起诉,不是浪费司法资源,有很大的公益价值。
澎湃新闻记者 陈绪厚 实习生 孙慧慧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起诉欠钱不还的程序和费用
4月18日
男子#花21万追女生签自愿赠与
协议后起诉#
话题冲上热搜榜
引发广泛关注
4月17日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人民法院
公布一起案例
长沙的张先生
为追求生意伙伴李女士
出借10万元给她做生意资金周转
并先后赠送名牌包等多个礼物
合计11万余元
其间
李女士曾表示返还借款和礼品
但张先生明确表示
无需返还
还出具一份协议
载明与李女士无任何经济纠纷
借款和礼品均属于赠与
最终
李女士并未应允张先生的追求
张先生诉至法院
索还21万余元并支付利息
一审芙蓉区法院判决
驳回张先生的全部诉求
张先生不服
向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二审判决驳回上诉
维持原判
此案引发网友热烈讨论
许多网友认为
张先生自作自受
恭喜李女士没入套
也有网友认为既然不准备接受
就不该收人家那么多东西
那么
追爱期间
自愿签署《赠与协议》后
能因“追求未果”主张撤销赠与吗?
恋爱期间的“借贷”与“赠与”
如何区分?
恋爱期间的大额赠与是否
属于“附条件赠与”?
若未注明条件有何风险?
一起来看《法治日报》律师专家库成员、北京市律师协会婚姻与家事法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慧敏律师的专业解读!
1、追爱期间自愿签署《赠与协议》后,能因“追求未果”主张撤销赠与吗?
张慧敏:民法典第六百五十八条规定,“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
赠与是财产权利的无偿转移,民法典第六百五十八条规定了赠与人的任意撤销权,给赠与人留有一定回旋的余地,但撤销赠与仅限于赠与财产的权利尚未转移给受赠人之前。例如,一方承诺赠与另一方一定金额的款项、贵重礼物或房屋,但在款项和贵重礼物交付前、房屋登记过户前,赠与方都有权撤销赠与。
赠与行为完成后,除受赠人严重侵害赠与人或其近亲属合法权益、不履行扶养义务、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等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形外,原则上不可撤销。
本案中,张先生向李女士出具的协议是在赠与财产权利实际转移后作出,且不存在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形,张先生仅凭“追求未果”无权撤销赠与。
2、恋爱期间的“借贷”与“赠与”如何区分?
张慧敏:民法典第六百五十七条规定,“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第六百六十七条规定,“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
从法律上讲,借贷与赠与的区别主要在于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究竟是无偿给予对方,还是出借给对方未来需要偿还。
而恋爱期间借贷与赠与的区别是存在难度的,原因在于情侣恋爱期间的借款,一般基于感情较好,在借款手续方面并不完善,因此不能单纯以恋爱期间没有完善借款手续而否认双方借款事实的存在。认定借款或赠与应综合考虑,包括恋爱关系程度、转款附言、金额的特殊含义、花费的用途等,合理区分赠与和借款。
具体来讲:第一,对于合理范围内的较小金额,在不能证明系为结婚而特意赠送等情况下,应认定为一般的赠与,具体包括日常生活中价值较小的一部分赠与,比如购买衣服、箱包,请客吃饭等;特殊日期,如情人节、七夕节、生日、纪念日等给付的财物;特殊金额,如520、521、1314等金额以及其他小额赠与。以上均可以推定为双方表达爱意培养感情的赠与财产,赠与方一经交付,不能要求返还。
第二,对于一些银行转账金额较大的,双方在转账附言中或者聊天记录中有提及借款或还款性质的,一般应认定为借款,应当返还。
第三,很多情侣之间的转账缺乏借条、备注、微信聊天记录等能够直接证明借贷合意的相关证据。此种情况下,除直接适用举证责任分配、由原告在无法证明存在借款关系时承担败诉风险之外,法院会尝试探寻、还原当时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根据金额大小、资金用途等进行综合判断。
本案中,张先生向李女士出借了10万元,李女士本应返还借款,但结合张先生后续出具的协议内容,可以得知张先生明确向李女士作出了赠与的意思表示,李女士以行为接受了张先生的赠与,张先生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应当对其赠与行为所将产生的法律后果具有明确的认知。因此,李女士欠付张先生的10万元借款债务已基于张先生的赠与行为而免除,张先生也无权要求李女士返还其赠送的贵重礼品。
3、恋爱期间的大额赠与是否属于“附条件赠与”?若未注明条件,有何风险?
张慧敏: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附生效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附解除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失效”。
与恋爱相关的附条件大额赠与,一般是指以结婚等为目的之赠与,比如彩礼、三金、改口费等。
以彩礼为例:2024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条规定 ,“人民法院在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中,可以根据一方给付财物的目的,综合考虑双方当地习俗、给付的时间和方式、财物价值、给付人及接收人等事实,认定彩礼范围”。
实践中大额赠与是否属于彩礼,需要综合考虑双方当地习俗、给付的时间和方式、财物价值、给付人及接收人等事实。例如,给付方的钱款主要流向另一方的父母或其他家人,则可能被认定为彩礼。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五条规定,“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2024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六条规定 ,“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但已共同生活,一方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彩礼实际使用及嫁妆情况,综合考虑共同生活及孕育情况、双方过错等事实,结合当地习俗,确定是否返还以及返还的具体比例”。
因此,如大额赠与在性质上被认定为彩礼,在双方未登记结婚的情况下,应当予以返还;在双方未登记结婚但已共同生活的情况下,法院会根据彩礼实际使用及嫁妆情况,综合考虑共同生活及孕育情况、双方过错等事实,结合当地习俗,确定是否返还以及返还的具体比例。
综上,恋爱期间的大额赠与,如果无法证明是以结婚为目的的赠与,分手后则存在无法要求返还的风险。即使认定为“附条件赠与”的彩礼,在双方未登记结婚但已经共同生活的情况下,也可能无法要求全额返还。在此,提醒大家恋爱须冷静,恋爱期间的大额转账,尽量作出书面约定,明确给付行为的性质,不仅有助于保护恋爱双方的合法权益,也有助于维护恋爱关系的稳定和信任。
作者|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朱雨晨
来源: 法治日报
起诉离婚怎么申请
来源:法治日报微信
4月18日
男子#花21万追女生签自愿赠与
协议后起诉#
话题冲上热搜榜
引发广泛关注
4月17日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人民法院
公布一起案例
长沙的张先生
为追求生意伙伴李女士
出借10万元给她做生意资金周转
并先后赠送名牌包等多个礼物
合计11万余元
其间
李女士曾表示返还借款和礼品
但张先生明确表示
无需返还
还出具一份协议
载明与李女士无任何经济纠纷
借款和礼品均属于赠与
最终
李女士并未应允张先生的追求
张先生诉至法院
索还21万余元并支付利息
一审芙蓉区法院判决
驳回张先生的全部诉求
张先生不服
向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二审判决驳回上诉
维持原判
此案引发网友热烈讨论
许多网友认为
张先生自作自受
恭喜李女士没入套
也有网友认为既然不准备接受
就不该收人家那么多东西
那么
追爱期间
自愿签署《赠与协议》后
能因“追求未果”主张撤销赠与吗?
恋爱期间的“借贷”与“赠与”
如何区分?
恋爱期间的大额赠与是否
属于“附条件赠与”?
若未注明条件有何风险?
一起来看《法治日报》律师专家库成员、北京市律师协会婚姻与家事法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慧敏律师的专业解读!
1、追爱期间自愿签署《赠与协议》后,能因“追求未果”主张撤销赠与吗?
张慧敏:民法典第六百五十八条规定,“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
赠与是财产权利的无偿转移,民法典第六百五十八条规定了赠与人的任意撤销权,给赠与人留有一定回旋的余地,但撤销赠与仅限于赠与财产的权利尚未转移给受赠人之前。例如,一方承诺赠与另一方一定金额的款项、贵重礼物或房屋,但在款项和贵重礼物交付前、房屋登记过户前,赠与方都有权撤销赠与。
赠与行为完成后,除受赠人严重侵害赠与人或其近亲属合法权益、不履行扶养义务、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等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形外,原则上不可撤销。
本案中,张先生向李女士出具的协议是在赠与财产权利实际转移后作出,且不存在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形,张先生仅凭“追求未果”无权撤销赠与。
2、恋爱期间的“借贷”与“赠与”如何区分?
张慧敏:民法典第六百五十七条规定,“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第六百六十七条规定,“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
从法律上讲,借贷与赠与的区别主要在于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究竟是无偿给予对方,还是出借给对方未来需要偿还。
而恋爱期间借贷与赠与的区别是存在难度的,原因在于情侣恋爱期间的借款,一般基于感情较好,在借款手续方面并不完善,因此不能单纯以恋爱期间没有完善借款手续而否认双方借款事实的存在。认定借款或赠与应综合考虑,包括恋爱关系程度、转款附言、金额的特殊含义、花费的用途等,合理区分赠与和借款。
具体来讲:第一,对于合理范围内的较小金额,在不能证明系为结婚而特意赠送等情况下,应认定为一般的赠与,具体包括日常生活中价值较小的一部分赠与,比如购买衣服、箱包,请客吃饭等;特殊日期,如情人节、七夕节、生日、纪念日等给付的财物;特殊金额,如520、521、1314等金额以及其他小额赠与。以上均可以推定为双方表达爱意培养感情的赠与财产,赠与方一经交付,不能要求返还。
第二,对于一些银行转账金额较大的,双方在转账附言中或者聊天记录中有提及借款或还款性质的,一般应认定为借款,应当返还。
第三,很多情侣之间的转账缺乏借条、备注、微信聊天记录等能够直接证明借贷合意的相关证据。此种情况下,除直接适用举证责任分配、由原告在无法证明存在借款关系时承担败诉风险之外,法院会尝试探寻、还原当时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根据金额大小、资金用途等进行综合判断。
本案中,张先生向李女士出借了10万元,李女士本应返还借款,但结合张先生后续出具的协议内容,可以得知张先生明确向李女士作出了赠与的意思表示,李女士以行为接受了张先生的赠与,张先生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应当对其赠与行为所将产生的法律后果具有明确的认知。因此,李女士欠付张先生的10万元借款债务已基于张先生的赠与行为而免除,张先生也无权要求李女士返还其赠送的贵重礼品。
3、恋爱期间的大额赠与是否属于“附条件赠与”?若未注明条件,有何风险?
张慧敏: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附生效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附解除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失效”。
与恋爱相关的附条件大额赠与,一般是指以结婚等为目的之赠与,比如彩礼、三金、改口费等。
以彩礼为例:2024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条规定,“人民法院在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中,可以根据一方给付财物的目的,综合考虑双方当地习俗、给付的时间和方式、财物价值、给付人及接收人等事实,认定彩礼范围”。
实践中大额赠与是否属于彩礼,需要综合考虑双方当地习俗、给付的时间和方式、财物价值、给付人及接收人等事实。例如,给付方的钱款主要流向另一方的父母或其他家人,则可能被认定为彩礼。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五条规定,“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2024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六条规定,“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但已共同生活,一方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彩礼实际使用及嫁妆情况,综合考虑共同生活及孕育情况、双方过错等事实,结合当地习俗,确定是否返还以及返还的具体比例”。
因此,如大额赠与在性质上被认定为彩礼,在双方未登记结婚的情况下,应当予以返还;在双方未登记结婚但已共同生活的情况下,法院会根据彩礼实际使用及嫁妆情况,综合考虑共同生活及孕育情况、双方过错等事实,结合当地习俗,确定是否返还以及返还的具体比例。
综上,恋爱期间的大额赠与,如果无法证明是以结婚为目的的赠与,分手后则存在无法要求返还的风险。即使认定为“附条件赠与”的彩礼,在双方未登记结婚但已经共同生活的情况下,也可能无法要求全额返还。在此,提醒大家恋爱须冷静,恋爱期间的大额转账,尽量作出书面约定,明确给付行为的性质,不仅有助于保护恋爱双方的合法权益,也有助于维护恋爱关系的稳定和信任。
作者|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朱雨晨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起诉离婚需要哪些手续什么流程,起诉欠款人流程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