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毒品犯罪会什么打击
毒品犯罪会受到严厉打击。我国法律对毒品犯罪秉持零容忍态度,通过多种手段予以惩处。
在刑罚方面,根据毒品犯罪的具体情形和严重程度,可判处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直至死刑等不同刑罚。例如,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数量大的,可能面临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对于毒品犯罪,司法机关会综合运用证据规则,准确认定犯罪事实,确保有罪之人受到应有的制裁。同时,还会斩断毒品犯罪的上下游链条,对涉及的洗钱、包庇等关联犯罪一并打击。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打击跨国毒品犯罪活动,防止毒品的跨境流通。此外,还会大力开展禁毒宣传教育,增强公众对毒品危害的认识,从源头上遏制毒品犯罪的滋生土壤,通过多管齐下的方式,全方位、多层次打击毒品犯罪,维护社会的安全与稳定。
二、带上毒品多少克犯罪
携带毒品达到一定数量即构成犯罪。根据法律规定,非法持有鸦片二百克以上不满一千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十克以上不满五十克或者其他毒品数量较大的,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
具体而言,不同种类毒品的定罪数量标准不同。例如,鸦片二百克以上不满一千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十克以上不满五十克,或者含有可卡因、大麻、吗啡、咖啡因等其他毒品达到相应数量标准的,均会被认定为犯罪。
毒品犯罪严重危害社会安全和公众健康,法律对此予以严厉打击。任何涉及毒品的行为,无论数量多少,都存在法律风险。即使携带少量毒品,也可能面临刑事处罚。
需要强调的是,远离毒品是每个人应尽的社会责任,切勿触碰法律红线,以免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不可挽回的后果。一旦发现涉及毒品的违法犯罪行为,应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
三、毒品犯罪的证据标准
毒品犯罪证据需达到确实、充分的标准。
客观性方面,证据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如毒品实物、鉴定意见等,不能是主观臆想或猜测。关联性上,证据要与毒品犯罪事实有紧密联系,例如交易现场的监控录像、证人关于交易过程的证言等,能直接或间接证明犯罪行为。合法性要求证据的收集程序必须合法,通过刑讯逼供、非法搜查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证据不能作为定案依据。
具体而言,物证如毒品原物、包装、称量工具等,需保持其原始状态及真实性。书证如毒品交易账本、通讯记录等,要确保来源可靠。证人证言应反映真实感知且符合法定程序。犯罪嫌疑人供述和辩解需经合法讯问取得。鉴定意见要有专业资质的机构和人员作出。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要符合规范。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要保证其真实性和完整性。只有各项证据都符合上述标准,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才能有力证明毒品犯罪事实,准确打击毒品犯罪。
来源:头条-毒品犯罪的证据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