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约定的制度,正在偷偷要你企业的“命“!,怎样的约定有法律效益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钱翔涛

规章制度作为企业内部“法律”,贯穿于整个用工过程,是企业在行使管理权、合同解除权时的重要依据。

  制定一份完善的规章制度,往往能有效降低企业用工风险,更好地保障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

  但在实务中,很多中小企业因为对规章制度认识不够,没有制订相应的规章制度,或者是规章制度不齐全,就有可能成为企业的法律风险源。

  因此,制订一份完善的规章制度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尤为重要。

  未制定规章制度,开除员工违法!

  没有制定规章制度,对于公司来说无异于“裸奔”,你永远不知道风险什么时候会找上你。但,偏偏总有公司“以身试法”!深圳的一家公司就因为没有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结果给自己惹了大麻烦。这是一家机电公司,前段时间接了一个大单,但因为人手不够,因此就从别的部门调派人手到车间帮忙。可这时候就出现矛盾了。公司研发部的一名员工认为自己的本职工作是产品研发,与车间作业无关,因此就拒绝了领导的安排。事后领导发现,这名员工上班多次迟到,还曾经无故旷工一天。公司没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和员工手册,但又想把这名员工辞退。于是公司就以该名员工多次迟到、旷工,且拒绝服从工作安排,严重违反劳动纪律为由,和他解除了劳动合同。但解除劳动关系后,员工就向法院提出了仲裁申请,要求公司向其支付经济赔偿金。事情的结果相信大家也都猜到了。公司因为缺乏规章制度,开除员工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需要向该员工支付赔偿金。所以,制定规章制度很重要!

  注意:以上案例仅供参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员工欺诈,公司开除也不行?

  即使公司制定了规章制度,但不完善,也依然存在着极高的法律风险。

  上海的一家金属制品公司,就因为规章制度不够完善,辞退员工还被索赔!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这家公司有名员工上夜班的时候,跟主管的报告说,自己在检查钢管时不小心受伤,公司没有多想,就准备为其申报工伤。

  但是在随后的调查过程中,公司发现该员工存在虚报受伤,企图骗取工伤保险的行为。

  这种行为属于恶意欺诈,严重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

  于是公司就按规章制度处理,与该员工解除了劳动关系,这在很多人看来,处理方式并没有任何问题。

  可该员工在被辞退后,提起了诉讼,要求公司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

  结果还胜诉了!

  对此,法院给出了解释:

  公司未能证明已向该员工公示经民主程序制定的公司规章制度,也未向该员工明确违反了具体的法律、法规规定或者公司规章制度相关条款的规定。

  除此之外,公司未能举证证明该员工的行为已达到违纪的程度,以及相应的处罚依据。

  因此,公司解除双方的劳动关系,缺乏相应的法律及规章制度依据,法院支持了员工的仲裁申请。

  注意:以上案例仅供参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实操建议

  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关键时刻能成为企业管理的杀手锏。

  从它起草到落地,需要有哪些步骤呢?

  No.1

  制定规章制度的初稿

  一般来说规章制度主要涵盖了公司员工入职管理、劳动纪律规范、考勤规则、休息休假、绩效考核、薪酬体系、出差管理、报销制度、离职管理等内容。

  在实践中,员工违反劳动纪律的情形是特别多的,因此公司应充分结合行业特点及经营情况,制定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劳动纪律。

  可以在列举完具体违纪情形时,再增加一项条款“针对其他未列举、未明确规定处罚条例的违纪行为,按照员工违纪程度给予相应处理,情节较为严重的,由公司管理层讨论决定处理方式,直至解除劳动合同”。

  No.2

  征求各部门的意见

  可以要求部门主管在限期内提出书面意见。例如可以通过下发《规章制度征求意见表》来达到收集意见的目的。

  No.3

  开会讨论

  如有工会,则与工会讨论;无工会可与职工代表大会讨论。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No.4

  分析、采纳、修订

  分析意见和建议,并采纳合理部分,形成规章制度的修改稿,就修订和完善的修改稿与工会或职工代表协商,最终形成定稿。

  No.5

  制定正式的规章制度

  No.6

  员工签收或公示

  ① 直接将规章制度作为劳动合同的附件,在劳动合同中专款约定“劳动者已经详细阅读,并愿遵守用人单位的《劳动规章制度》”,让劳动者在劳动合同上签字确认。② 将规章制度以手册形式发给员工,交由员工阅读,并且在阅读后签字确认。③ 保留规章制度的发放证据。将规章制度放在公司网站、OA系统、HR系统上由员工浏览,通过计算机技术手段记录员工浏览规章制度的情况。④ 在公司公共区域将规章内容全文公告,并将规章制度的公示现场以拍照、录像等方式记录备案。拍照一定要注意保存原始数据,复制数据到电脑后也不得删除原始数据。⑤ 将规章制度发到员工个人邮箱、工作邮箱里,其中邮箱地址最好是劳动合同或员工签字的入职登记表中载明的员工邮箱,保留发信记录。

  No.7

  存档

  将员工签收或公示的文件进行存档。一定要进行存档,以免发生争议时无据可循。

  No.8

  进行培训,将制度落到实处

  ① 召开全体职工大会或者组织全体职工对规章制度进行集中学习、培训,让员工在规章制度学习培训报到表上签名。② 可以进行相应规章制度的考试,并保留规章制度的试卷。③ 将员工对于企业规章制度的了解情况作为考核项目,定期或者不定期考核员工对规章制度的了解情况,记录规章制度考核结果并让员工签字确认。

文章摘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如何约定

约定的方式

约定如何有法律效力

约定应该怎么说

怎样的约定有法律效益

约定方式是什么意思

约定制设有什么流程

约定的方式有哪些

约定的方式

约定怎样写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