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期间个人研发专利属于谁,假冒专利怎么处罚

知识产权 编辑:平艺桐

一、在职期间个人研发专利属于谁

只要符合这几个条件就可以算是职务发明:第一种是发明人在上班时自己搞出来的东西;第二种是发明人在公司额外任务里研发出的新技术;还有一种就是发明人离职后一年内做的跟之前在公司呆的时候相关的发明创造。

如果发明人提交的专利在他还在公司做事的时候发明的,而且这个发明需要用到公司的东西或者设备才能实现的话,那这个专利就应该归公司所有。

但是,如果说这个发明跟公司没关系,只是发明人下班以后用自己的资源想出来的东西,又通过申请得到了专利,那这个专利当然就是发明人自己。

二、假冒专利怎么处罚

关于假冒专利行为的法律处罚标准如下:首先,除了应当依照相关法规承担起相应的民事责任之外,其情节严重者还将面临国家知识产权行政主管机关的处罚。

具体而言,管理专利工作的相关部门有权对违法者发出整改通知,要求其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并在官方媒体上进行公开声明。

同时,对于违法者所获得的非法收益,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有权予以没收;若无违法所得,则可处以最高不超过二十万元人民币的罚款。

更为严重的是,如果假冒专利行为构成了犯罪,那么当事人将会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专利产品和其他产品有类似的侵权行为吗

若两位专利权人均对同一件实用新型专利拥有合法权益,且这两份新型专利权彼此之间具有相似性或同等价值,那么后续申请的新型专利便存在重复授权之嫌。

在此情况下,任何人如果利用制造、销售等手段实际执行了这项后来申请的新型专利,就可能会被视为侵害了先申请的新型专利权。

面对此种局面,我们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将对方持有的技术与自我拥有的专利技术进行一番认真细致的对比研究,以便确认对方的技术特征是否真正包含于自身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从而进一步确定专利侵权行为是否属实。

鉴于专利权人常常会过高地评估他们所拥有的专利权,因此,我建议您聘请中国国内的资深专利律师协助您进行有关是否存在专利侵权的分析和判断工作,并提供相应的法律建议。

由于中国的专利律师熟悉本国的法律法规,并能始终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来进行相关分析,所以其给出的法律意见通常较为客观公正,可为您在做出重大决策时提供有力参考。

《专利法》第六十条

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即侵犯其专利权,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时,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可以责令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当事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处理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侵权人期满不起诉又不停止侵权行为的,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进行处理的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应当事人的请求,可以就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在职期间个人研发专利属于谁管理

在职期间个人研发专利属于谁所得

在职期间的发明专利归于公司吗

在职期间个人研发专利属于谁的责任

在职期间申请的个人专利

在职期间发明专利归属

在职发明专利

在职期间个人研发专利属于谁所得

在职期间的专利

在职人员发明专利所有权

假冒专利怎么处罚的

假冒专利处罚决定书

假冒专利处罚多少钱

假冒专利处罚依据

假冒专利处罚不予处罚但是违法所得要没收吗

假冒专利处罚案例

假冒专利处罚日期

假冒专利处罚 六十三条

假冒专利处罚标准

假冒专利处罚几倍

来源:头条-专利产品和其他产品有类似的侵权行为吗,产品与别人专利中有一些相同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