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软件专利侵权的认定
软件专利侵权认定需从多方面考量。
首先是专利权有效性审查。要确认该软件专利是否合法有效,是否符合专利法规定的授权条件,比如是否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若专利本身不符合授权要求,那么所谓的侵权认定便失去基础。
其次是全面覆盖原则判断。将被控侵权软件的技术特征与专利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特征进行逐一比对。若被控侵权软件的技术方案包含了专利权利要求的全部技术特征,就可能构成侵权。即便被控侵权软件有额外技术特征,只要涵盖了专利的必要技术特征,仍满足侵权条件。
再者是等同原则考量。当被控侵权软件的某些技术特征与专利权利要求的对应技术特征并非完全相同,但以基本相同的手段,实现基本相同的功能,达到基本相同的效果,且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无需经过创造性劳动就能联想到这种替代,也可认定构成侵权。
最后还要考虑抗辩事由。如被控侵权方以合理使用、专利耗尽、先用权等作为抗辩理由,若理由成立,则不构成侵权。只有综合各方面因素,全面审查判断,才能准确认定软件专利侵权。
二、侵犯了专利权应承担什么责任
侵犯专利权需承担民事、行政和刑事三类责任。
民事责任方面,侵权人应承担停止侵权的责任,即立即停止正在实施的侵犯专利权的行为。同时,要赔偿专利权人的损失,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此外,还可能需消除影响,在侵权行为造成不良影响时,以适当方式消除对专利权人名誉的不利影响。
行政责任上,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有权责令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可处以罚款。罚款数额根据违法情节轻重而定。
刑事责任方面,若侵犯专利权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的相关规定,会被追究刑事责任。例如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可能会面临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三、侵犯专利权的判断标准
侵犯专利权的判断需遵循一定标准,主要有以下方面:
-全面覆盖原则:被控侵权技术方案包含了与权利要求记载的全部技术特征相同或等同的技术特征,即落入专利权保护范围。等同特征是指与所记载的技术特征以基本相同的手段,实现基本相同的功能,达到基本相同的效果,并且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无需经过创造性劳动就能够联想到的特征。
-禁止反悔原则:专利权人在专利申请、审查过程中,为获取专利权而对权利要求范围进行了限缩性修改或陈述,在侵权判断时不得再将已放弃的内容重新纳入保护范围。
-捐献原则:对于仅在说明书或者附图中描述而在权利要求中未记载的技术方案,应视为专利权人将该技术方案捐献给社会,不得在专利侵权诉讼中主张该技术方案属于专利权保护范围。
判断是否侵犯专利权需综合考虑上述标准,以确定被控侵权产品或方法是否落入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软件专利侵权的认定标准
●软件专利侵权的认定依据
●软件专利 侵权
●软件专利侵权的认定条件
●软件专利侵权案例
●软件专利法
●软件专利权可以保持多少年
●软件专利侵权的认定依据
●软件专利权保护
●软件专利范例
●侵犯了专利权应承担什么责任呢
●侵犯了专利权应承担什么责任和义务
●侵犯专利权需要负什么责任
●侵犯专利权应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侵犯专利权的后果有哪些
●侵犯专利权如何处理
●侵犯专利权的法律责任,侵权后果
●侵犯专利权是否构成犯罪
●侵犯专利权如何定罪
●侵犯专利的法律责任
来源:中国法院网-侵犯专利权的判断标准,侵犯专利权的判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