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时候父母可以终止支付抚养费
父母终止支付抚养费的情形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子女已成年且具有独立生活能力。一般来说,子女年满18周岁,在身体和心智上达到相对成熟,能够通过自身劳动或其他合法途径获取收入,满足自身生活、学习等方面的需求,父母可停止支付抚养费。
(二)子女虽未成年,但已满16周岁且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并能维持当地一般生活水平。这种情况下,视为其具有一定的独立生活能力,父母可不再支付抚养费。
(三)子女被他人依法收养。收养关系成立后,子女与亲生父母的权利义务关系消除,生父母也就无需再支付抚养费。
(四)父母丧失支付能力。例如父母因重大疾病、残疾等原因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且无其他经济来源,客观上无法继续支付抚养费,在这种特殊情况下,经法院等相关机构认定后,可终止支付。
二、孩子不是亲生的可以有没有抚养权
在法律层面,孩子非亲生的情况下,通常没有法定的抚养权,但存在一些特殊情形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
(一)若形成了事实上的收养关系。根据收养相关法律规定,收养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收养关系自登记之日起成立。若已办理合法收养手续,那么养父母对养子女享有抚养权,可依法履行抚养、教育等义务。
(二)若虽未形成收养关系,但长期对孩子进行抚养照顾,形成了稳定的抚养事实,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能基于保护儿童利益等原则,在法律上获得一定的抚养权益。比如,继父母长期抚养继子女,即使孩子非亲生,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争取到抚养权。
然而,若不存在上述特殊情况,从法律规定的亲生父母对子女的天然抚养权利来看,非亲生父母一般不具有抚养权。总之,具体情况需结合实际的法律事实和证据来综合判定。
三、在我国规定家暴者是否拥有抚养权
家暴者一般情况下较难拥有抚养权,但并非绝对。
一方面,在确定子女抚养权归属时,法院遵循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成长的原则。家暴行为严重危害家庭成员身心健康,若一方存在家暴行为,这表明其在情绪管理和家庭关系处理上存在严重问题,可能对子女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伤害。比如,子女可能因目睹家暴而产生心理创伤,影响其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所以,从保护子女利益角度出发,法院通常不会将抚养权判给有家暴行为的一方。
另一方面,若家暴者能够提供充分证据证明自身已彻底改正错误,如完成相关心理治疗、有相关机构出具的康复证明等,且其具备抚养子女的其他有利条件,如稳定的收入、良好的居住环境等,同时另一方存在不适合抚养子女的情形,如患有严重疾病、存在不良嗜好等,法院在综合权衡各种因素后,也可能会考虑将抚养权判予家暴者,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什么时候父母可以终止支付抚养费呢
●父母什么时候可以要求子女拿抚养费
●父母什么时候不需要履行抚养义务
●什么情况下可以终止抚养费
●父母什么时候可以不用抚养子女
●什么时候给父母抚养费
●抚养儿女的终止什么时候
●父母什么时候可以要求子女拿抚养费
●父母什么情况下可以放弃抚养权
●父母什么时候可以要求赡养
●孩子不是亲生的可以要抚养权吗
●孩子不是亲生可以抚养吗
●孩子不是亲生的有没有抚养义务
●孩子不是亲生的需要付抚养费吗
●孩子不是亲生可以要求对方赔偿吗
●孩子不是亲生的可以离婚吗
●孩子不是亲生的可以告坐牢吗
●孩子不是亲生的有抚养权吗
●孩子不是亲生的还要给抚养费吗
●孩子不是亲生能要回抚养费么
来源:中国法院网-在我国规定家暴者是否拥有抚养权,家暴受法律保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