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田泄洪被淹赔偿标准2025,农田泄洪被淹赔偿标准
农田泄洪被淹赔偿标准:庄稼种在水库要求高度以下不赔偿,当地政府补贴。
二、泄洪农田被淹法律规定
法律分析:泄洪区被淹是否可以得到赔偿要看具体情况,如被淹的土地是否在确定的泄洪范围内,泄洪范围如果在国家法定的行洪区域,不涉及到农民的基本农田,所以不会产生补偿。国家赔偿以支付赔偿金为主要方式,能够返还财产或者恢复原状的,予以返还财产或者恢复原状。
法律依据:《社会救助暂行办法》 第四十七条 国家对因火灾、交通事故等意外事件,家庭成员突发重大疾病等原因,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的家庭,或者因生活必需支出突然增加超出家庭承受能力,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以及遭遇其他特殊困难的家庭,给予临时救助。
律师分析:
1、农作物、专业养殖和经济林水毁损失;
2、住房水毁损失;
3、无法转移的家庭农业生产机械和役畜以及家庭主要耐用消费品水毁损失。
(一)农作物实行亩均定值补偿。按照蓄滞洪前三年(不含分洪年份,下同)同季主要农作物平均值的50%—70%,由省级人民政府确定。
(二)专业养殖实行分类定值补偿。按照蓄滞洪前三年相同生长期平均值的40%—50%,省级行业主管部门认定,省级人民政府确定。
(三)经济林实行亩均定值补偿。按照蓄滞洪前三年形同生长期平均值的40%—50%,省级行业主管部门认定,省级人民政府确定。
(四)居民住房补偿。补偿主体部分水毁损失,其他搭建的附属建筑物不予补偿,按照住房损失价格的70%,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其授权的部门确定。
(五)家庭农业生产机械和役畜以及家庭主要耐用消费品,按照水毁损失的50%补偿。主要包括:
1、家庭农业生产机械:电(动)机、柴油机等农用生产机械;
2、役畜:牛、马、骡、驴等从事农役的牲畜(不含幼畜);
3、家庭主要耐用消费品:空调、电视机、洗衣机等主要家用电器。
【法律依据】:
《蓄滞洪区运用补偿暂行办法》
第十条 蓄滞洪区运用后,对区内居民遭受的下列损失给予补偿:
(一)农作物、专业养殖和经济林水毁损失;
(二)住房水毁损失;
(三)无法转移的家庭农业生产机械和役畜以及家庭主要耐用消费品水毁损失。
第十二条 蓄滞洪区运用后,按照下列标准给予补偿:
(一)农作物、专业养殖和经济林,分别按照蓄滞洪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50—70%、40—50%、40—50%补偿,具体补偿标准由蓄滞洪区所在地的省级人民政府根据蓄滞洪后的实际水毁情况在上述规定的幅度内确定。
(二)住房,按照水毁损失的70%补偿。
(三)家庭农业生产机械和役畜以及家庭主要耐用消费品,按照水毁损失的50%补偿。但是,家庭农业生产机械和役畜以及家庭主要耐用消费品的登记总价值在2000元以下的,按照水毁损失的100%补偿;水毁损失超过2000元不足4000元的,按照2000元补偿。
四、水库泄洪淹农田怎么办
法律分析: 国家会发放救助和补贴。如果庄稼是种植在正常水位高度的,水库会进行赔偿。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第六条 国家鼓励单位和个人依法开发、利用水资源,并保护其合法权益。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单位和个人有依法保护水资源的义务。
第七条 国家对水资源依法实行取水许可制度和有偿使用制度。但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使用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水塘、水库中的水的除外。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取水许可制度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组织实施。
第八条 国家厉行节约用水,大力推行节约用水措施,推广节约用水新技术、新工艺,发展节水型工业、农业和服务业,建立节水型社会。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对节约用水的管理,建立节约用水技术开发推广体系,培育和发展节约用水产业。
单位和个人有节约用水的义务。
五、水库泄洪造成损失要赔偿不
法律分析:政府作为紧急避险人可不承担责任或仅给予适当补偿。在司法实践中,紧急避险人是不承担责任还是给予适当补偿,给予补偿的具体额度等,则需由法官结合案情自由裁量。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第三十七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防汛指挥部,应当按照国家统计部门批准的洪涝灾害统计报表的要求,核实和统计所管辖范围的洪涝灾情,报上级主管部门和同级统计部门,有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虚报,瞒报,伪造,篡改。根据该规定,相关防汛指挥部应当在灾后统计洪涝灾情。《蓄滞洪区运用补偿暂行办法》第十二条 蓄滞洪区运用后,按照下列标准给予补偿,农作物,专业养殖和经济林,分别按照蓄滞洪前三年平均年产值50—70%,40—50%,40—50%补偿,具体补偿标准由蓄滞洪区所在地的省级人民政府根据蓄滞洪后的实际水毁情况在上述规定的幅度内确定。
六、农田水淹赔偿标准
水淹农田补偿标准及水灾后的补救措施,包括排除积水、根系恢复、补充肥料、防治病虫害、及时补种等。水灾对蔬菜生长造成不利影响,如根系缺氧、病虫害爆发、土壤板结和肥料流失。
法律分析
一、水淹农田补偿标准
目前我国对水灾淹没农田是没有补贴政策的,但是一旦某地发生水灾,国家会下拨自然灾害救灾补助资金,用于救助受灾群众。
救灾资金包括应急救助、过渡期生活救助、旱灾救助、抚慰遇难人员家属、恢复重建倒损住房、解决受灾群众冬令春荒期间生活困难等。
二、水灾过后应采取哪些补救措施
水灾过后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尽量减少损失。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防止蔬菜长时间浸泡在水里导致根系坏死腐烂。在土壤墒情适宜时及时做好田间松土,增加土壤通透性,提高根系活力,对倒伏的蔬菜及时扶正。对已经成熟的蔬菜进行抢收。
2、对根系受灾严重的蔬菜可以采取减少地上部分蒸腾量的方式。具体做法包括:对于瓜菜类,减去部分黄、老、烂的菜叶,适当中耕培土,促进根系恢复生长。对于豆类、叶菜类可以用水冲洗留在叶面上的污泥,进行畦面培土,中耕松土预防烂根。
3、及时补充肥料。受水灾影响肥料流失严重,而且蔬菜根系受损对水肥的吸收能力下降,这个时期可以通过喷施叶面肥,如青枯立克100~200倍液加叶面肥沃丰素,或者速溶肥来补充肥力。苗龄较小的地块可不补或少补,避免烧苗。
4、及时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田间湿度大容易引起病虫害大爆发,因此水灾过后天气转晴的时候要及时喷洒防治腐烂病的农药,同时虫害也要一并防治。
5、及时补种、抢种。水灾过后刚定植的蔬菜缺苗严重,此时能够补苗的要及时补苗,受灾严重的可以在排水整地后及时补种速生蔬菜。如油麦菜、生菜、茼蒿等速生性叶菜。同时目前正值种植萝卜、白菜等秋季蔬菜的时候,要抓紧时间播种、育苗。
三、水灾会给蔬菜带来哪些影响
水灾过后田间积水严重,给蔬菜的生长带来许多不利影响。主要包括:
1、积水时间过长会使蔬菜根系活力下降,生长缓慢,同时,根系长时间浸泡在水里会导致根系缺氧发生沤根;
2、田间湿度加大不仅影响蔬菜生长还容易引起病虫害大爆发,如茎基腐病、软腐病等;
3、水灾过后土壤容易板结,导致蔬菜根系生长缓慢,对水肥吸收能力下降;
4、受涝渍影响,田间肥料流失严重。
结语
水灾对农田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尤其对蔬菜的生长带来了许多不利因素。然而,在灾后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及时排除田间积水、促进根系恢复生长、补充肥料、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以及及时补种抢种等措施都是重要的应对手段。尽管目前我国对水淹农田的补偿标准尚未建立,但国家会下拨自然灾害救灾补助资金用于救助受灾群众。在未来,我们应该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为农田水灾提供更多的支持和补偿,以保障农民的利益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2006修订):第十一章 法律责任 第一百三十条 管理人未依照本法规定勤勉尽责,忠实执行职务的,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处以罚款;给债权人、债务人或者第三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第三章 仲裁 第四节 开庭和裁决 第三十九条 仲裁庭对专门性问题认为需要鉴定的,可以交由当事人约定的鉴定机构鉴定;当事人没有约定的,由仲裁庭指定的鉴定机构鉴定。
根据当事人的请求或者仲裁庭的要求,鉴定机构应当派鉴定人参加开庭。当事人经仲裁庭许可,可以向鉴定人提问。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2012修正):第九章 农民权益保护 第七十七条 农民或者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为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有向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和提出合法要求的权利,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农民或者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提出的合理要求,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及时给予答复。
本站点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农田泄洪被淹赔偿标准是多少
●农田泄洪被淹赔偿标准最新
●泄洪农田被淹法律规定
●农田泄洪被淹赔偿标准文件
●泄洪农民土地被淹赔偿
●泄洪农田绝产怎么赔
●泄洪区农田补偿
●因泄洪淹了耕地如何赔偿
●泄洪区淹没耕地赔偿
●因为泄洪农作物被淹了,找谁来赔偿
文章来源参考:【头条】2025农田泄洪被淹赔偿标准最新,泄洪农田绝产怎么赔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我们的本网站以便快速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