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竹山天气,十堰竹山绿松石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舒世

十堰竹山天气,十堰竹山绿松石

大家好,由投稿人舒世来为大家解答十堰竹山天气,十堰竹山绿松石这个热门资讯。十堰竹山天气,十堰竹山绿松石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十堰竹山怎么读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许海涛 李尚明)3月18日,在十堰市竹山县上庸鲜花小镇二期工程建设现场,工人们忙碌着栽植牡丹、月季等特色花卉,一个个立体花卉景观正在形成。鲜花小镇精心打造的7个特色板块,预计今年五一百花绽放,开园迎客。

鲜花小镇工程建设现场。通讯员 供图

竹山县鲜花小镇地处上庸镇,镇域内有圣水湖度假区、九女峰国家级森林公园和圣水湖国家级湿地公园。去年,上庸镇整合水利湖泊局小流域治理项目、林业局双重项目、移民局后扶项目及圣水湖湿地管理局生态修复等项目打造特色小镇。围绕一级路沿线环境整治、集镇美化、游步道及库区周边提档升级及千秀花海园区等四大板块进行建设。仅去年十一期间全镇累计接待游客达21万人次,就餐1.8万人次,住宿2083人次,直接消费总收入500万元,上庸鲜花小镇相关内容在抖音等互联网平台热度持续上升,节假日期间总播放量突破200万,实现全镇十一黄金周旅游的历史最高峰。

为持续推动乡村振兴、促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今年,上庸镇启动二期工程建设,围绕“一个园区示范先行,多点多线协同支撑”的发展主题,精心谋划7个特色板块,全力雕琢文旅融合新画卷。

新建成的花卉景观园区建设“千秀花海”,开发以“花卉”为特色的精深产业链,建设科普研学基地,打造“湖滨漫步、花海观光、户外露营、水上运动、芳香迷宫、亲子乐园”等休闲观光产品。将从八个方面全方位进行开发。即建设园区。对花海园区330亩土地进行整理、建设,完善门楼建设,增加3处旅游公厕;引进观光火车。购买观光火车2辆,并完善相关附属配套设施;发展花卉精深加工。建设花卉加工车间,为游客提供鲜花饼、鲜花茶、鲜花含片等产品,提高花卉附加值;建设民宿和研学基地。新建集餐饮、住宿于一体的乡村民宿,并完善研学基地配套设施;新建太空舱民宿。布局太空舱民宿26间;打造婚纱摄影基地。建设花海、森林景观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户外露营基地新建3万平方米露营基地,购置帐篷20套、天幕10套,并配套建设相关设施;增建创意景观小品。打造20个独具特色的景观小品,吸引游客打卡、游玩。

同时,该镇改造升级停车场及配套设施。新建智慧停车场8000平方米、建设车位400个,新建旅游公厕3座;建设路亚舟钓基地。采购路亚艇20艘、路亚设备50套,每年举办不少于4场路亚舟钓赛事;引进水上运动项目。采购水上摩托艇10艘、水上飞行器4套、小型观光直升机1架、观光游船1艘,促进旅游消费升级;开发智能花卉大棚。新建花卉智慧种植大棚1万平方米(含物流配送中心),建设苗木基地60亩及设施配套。提档升级金丝皇菊种植基地30亩;建设鳌鱼沟粉黛花海。利用一级路鳌鱼沟闲置场坪建设粉黛花海80亩;企民合作推动现有民宿、农家乐提档升级,开发伴手礼系列产品,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农特产品牌,扩大知名度。

十堰竹山机场

#我心中的灵秀湖北#​#细说十堰#​#十堰竹山头条#​#竹山头条#​

感恩遇见[祈祷],您可以点下“关注”,每天了解各地地理和人文。

地理概况

竹山县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十堰市西南,地处秦巴山区腹地,汉江最大支流堵河穿境而过。县域内山峦叠嶂、水系纵横,森林覆盖率超过60%,生态环境优越,素有“中国绿松石之乡”“秦巴山水画廊”之称。地形以山地为主,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历史沿革

竹山历史悠久,夏商时期即为绿松石开采地,被誉为“中国绿松石之乡”,其绿松石储量占全国70%以上,曾作为夏商“国玉”使用。近代以来,竹山依托绿松石资源形成完整产业链,2016年被纳入湖北省重点产业集群,年产值突破50亿元,成为县域经济支柱。此外,竹山还是女娲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女娲山风景区承载着中华创世神话的历史记忆。


人文特色

1. 绿松石文化:竹山绿松石开采与加工技艺传承千年,建有绿松石博物馆,展示原矿、开采工艺及精美饰品,融合了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

2. 女娲文化:女娲山景区以祭祀女娲为核心,每年举办祈福活动,弘扬中华创世文化。

3. 民俗艺术:省级非遗“堵河皮影”“官渡民歌”独具特色,春节期间的非遗打铁花、汉服巡游等活动吸引大量游客。


核心景点:

1. 女娲山风景区(宝丰镇):以女娲祭坛、补天台为核心,融合祈福文化与自然景观。

2. 九华山森林公园(田家坝镇):原始森林覆盖,适合徒步与生态旅游。

3. 上庸文化旅游度假区:以圣水湖为中心,开展非遗铁花秀、灯光秀等夜游项目。

4. 太和梅花谷:冬季万亩红梅盛开,配套亲子游乐与民俗表演。

5. 驴头峡(官渡镇):峡谷漂流与喀斯特地貌探险胜地。


路线推荐:

一日游:女娲山风景区(上午)→ 太和梅花谷(下午赏梅、体验民俗)→ 上庸镇夜游(非遗打铁花)。

两日游:首日九华山森林公园徒步→驴头峡漂流;次日绿松石博物馆参观→石佛寺访古→官渡民歌体验。


代表性特色文化

绿松石产业文化:从开采到加工的全产业链展示,博物馆与矿区游览结合,展现“玉石经济”的独特魅力。

非遗民俗:春节期间的“打铁花”技艺、端午龙舟赛、中秋汉服巡游等,彰显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饮食文化:以“竹山合碗席”为代表,融合腊肉、山珍等食材,体现秦巴山区的饮食特色;另有“竹溪蒸盆”(邻近竹溪县)等省级非遗美食。


名胜古迹

石佛寺:保存唐代佛教石刻艺术,兼具宗教与历史价值。

绿松石古矿遗址:见证千年开采历史,部分矿区开放参观。

明清古村落:如官渡镇的传统民居,保留明清建筑风格与农耕文化痕迹。


竹山县是集生态资源、历史文化与特色产业于一体的山区县。其绿松石产业与女娲文化构成核心标识,山水景观与民俗活动形成旅游吸引力。未来,随着“文旅融合”战略推进,竹山有望成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重要节点,为游客提供自然与人文兼具的深度体验。

谢谢您耐心阅读,谢谢您点赞、收藏,小编难免有疏漏,期待您的评论和补充,小编感恩[祈祷]

十堰竹山县很穷的原因

4月8日至10日,由区委书记常卫带队,石景山区党政代表团赴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对接对口协作工作,并赴武汉市围绕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调研。

4月8日至9日,代表团来到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对接对口协作工作,实地察看了绿松石产业发展情况和刘家山片区乡村振兴示范区项目。

在对口协作工作座谈会上,石景山区向竹山县捐赠对口协作资金。

十堰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永对石景山区多年来对十堰市及竹山县经济社会发展所给予的支持表示感谢,希望两地在加强人才交流互派、助力农产品进京销售等方面深化合作。竹山县委副书记、县长王丽媛表示竹山将坚决扛牢“一泓清水永续北上”政治责任,以保水护水、绿色发展的实际成效,当好忠诚“守井人”,守护好首都人民的“水缸”。

常卫对竹山县近年来在经济社会发展、民生事业保障、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的成效给予高度评价,为竹山人民支持南水北调作出的巨大贡献表示感谢。围绕下一步工作,常卫强调,要进一步强化做好对口协作工作的责任担当。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认真落实北京市关于南水北调对口协作工作要求,紧紧围绕“保水质、强民生、促转型”主线,推动竹山县生态保护修复和产业优化升级,提升公共服务能力,以更实举措、更大力度推动对口协作实现新发展、再上新台阶。要进一步做好对口协作各领域重点工作。围绕解决好基层水质保护“最后一公里”问题,继续集中力量支持提升乡镇污水处理能力,为确保水质稳定达标提供有力保障。聚焦竹产业持续深化协作,助力延长产业链条,把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继续用好服贸会这个国家级综合型展会平台,让更多优质文旅资源和特色产品在服贸会亮相,同时鼓励优质文旅企业在景区运营管理、旅游服务等方面加强交流合作,引导更多北京游客走进竹山。进一步深化结对校常态化交流机制,充分发挥我区教育信息化优势,依托互联网平台开展“同上一节课”、教学研讨等活动。接收骨干医生、教师及优秀学生到我区交流学习,不断提升教育教学和医疗服务水平。要进一步凝聚协作合力。完善工作机制,坚持项目化、清单化推进各项工作。严格资金项目管理,加快项目前期手续办理,加强调度,保障项目按计划实施。加强宣传引导,讲好对口协作故事,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4月9日至10日,代表团来到湖北省武汉市,围绕产业转型重点方向,推动开放合作,切实引进优质产业资源落地,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开展调研。代表团一行先后实地调研了武汉飞流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武汉新城展厅、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听取相关情况介绍,详细了解科技创新供应链平台成功案例、科技创新成果以及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成果及发展运营情况。

区领导王其志、李文化参加活动。

十堰竹山铌矿最新消息

极目新闻记者 关前裕

通讯员 党时轩 卢波 张成

好山好水出好物,魅力竹山藏臻宝。3月 29日,十堰市竹山县举行第三届“武当山茶”开采暨竹山硒茶新闻发布会,竹山县委副书记、县长王丽媛现场为竹山硒茶代言,诚邀各界游客走进竹山,品味一杯“富硒之珍”,赴一场“春茶之约”。

竹山县委副书记、县长王丽媛为竹山硒茶代言

王丽媛说,竹山县山水风光旖旎,茶文化多彩灿烂,茶历史悠久闻名,茶产业蓬勃发展。“竹山硒茶·品冠天下”的品牌加持和“茶香十里·竹山乡遇”的山水之旅,将为游客带来一场康养身心的全新体验 。

制茶技艺展示

物以稀为贵,茶因“硒”而名。竹山县地处北纬30度世界级优质茶叶“黄金”产业带,是南水北调重要的核心水源区,境内幽美的山水、富硒的土壤、适宜的气候,赋予了“竹山硒茶·品冠天下”的绝佳品质,被誉为中国高香型生态绿茶之乡、全国重点产茶大县。近年来,竹山县围绕生态茶园建设、科技赋能生产、文化提升价值、茶旅融合发展等方面,持续守正创新、多向发力,全力推动茶产业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灵动的采茶舞

竹山县建设了破30万亩生态茶园,年茶叶产量近1.56万吨,综合产值达60亿元,产业覆盖4万多农户、20万人增收致富。培育了链主企业1家、领军企业4家、骨干企业16家和茶叶经营主体300余家,产品涵盖绿茶、红茶、黑茶、花茶等干茶系列,相继开发出茶饮、茶醋、茶啤、茶零食、茶工艺品等延伸茶产品,有力的促进了产业端与消费端的双升级。近年来,该县大力挖掘“圣水贡茶”历史渊源,持续擦亮“武当山茶”共用品牌,不断拓展“竹山硒茶”知名度、美誉度,努力叫响“竹山硒茶·品冠天下”的金子招牌。精心打造以梅花谷、圣水湖、五福龙井、九女峰、刘家山等茶山为节点的精品乡村旅游线路10条,推动“茶旅+康养、茶旅+山水、茶旅+农业、茶旅+体育”等多产业融合发展,乡村旅游火热出圈。

采茶忙

在竹山硒茶新闻发布会上,湖北省富硒产业研究院竹山研究中心、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阮建云专家工作站揭牌成立。

竹山富硒产业研究站揭牌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原副所长、中国茶叶学会秘书长、十堰市茶叶产业链高级顾问阮建云介绍,竹山县土壤硒元素含量最高达35.87 mg/kg,平均值0.91 mg/kg,远超国家0.4 mg/kg的富硒土壤标准,为茶叶天然富硒提供了独特地质条件。竹山硒茶具有‘形美、香高、味醇、富硒’的显著特色,茶叶硒平均含量在0.73㎎/kg至2.97mg/kg/kg之间。长期饮用具有抗氧化、抗衰老、降脂降糖、增强机体免疫力等多种健康功效。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十堰竹山天气,十堰竹山绿松石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

喜欢的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