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用新型专利侵权的判断标准
判断实用新型专利侵权,主要有以下标准:
其一,确定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的内容为准,说明书及附图可用于解释权利要求。通过对权利要求书中各项技术特征的分析,明确专利所保护的技术方案边界。
其二,进行技术特征对比。将涉嫌侵权产品或方法的技术特征与专利权利要求中的技术特征逐一比对。若涉嫌侵权产品包含了专利权利要求中记载的全部必要技术特征,则可能构成侵权。
其三,考虑等同原则。即使涉嫌侵权产品或方法的某些技术特征与专利权利要求中的技术特征在表述上不完全相同,但如果它们在功能、效果上基本相同,且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侵权行为发生时无需经过创造性劳动就能联想到这种替换,也可能被认定为侵权。
其四,审查是否存在不侵权抗辩事由。例如,先用权抗辩,即侵权人在专利申请日前已经制造相同产品、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经作好制造、使用的必要准备,并且仅在原有范围内继续制造、使用的,不构成侵权。
二、实用新型专利侵权的等同判断标准
实用新型专利侵权的等同判断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方式等同。若被控侵权产品或方法中某一技术特征与专利技术特征以基本相同的手段实现了基本相同的功能,达到基本相同的效果,且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无需经过创造性劳动就能联想到,可认定为等同特征。例如,专利中采用螺杆传动,被控侵权产品采用链条传动,但二者在实现功能、达到效果上相似,普通技术人员容易联想到,就可能构成等同。
二是部件等同。对于专利中的部件,被控侵权产品用其他部件替换,但该替换部件与专利部件在功能、作用上基本相同,同样可能构成等同侵权。比如,专利中用金属材质的某个部件,被控侵权产品用塑料材质但功能相同的部件替代。
三是步骤等同。在方法专利中,被控侵权方法的某些步骤与专利方法步骤虽不完全相同,但实现的功能、达到的效果类似,且普通技术人员能联想到,也可认定等同。
在判断等同侵权时,需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严格遵循相关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标准。
三、实用新型专利侵权的认定标准
实用新型专利侵权的认定需从多方面考量。
一是确定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的内容为准,说明书及附图可用于解释权利要求。只有落入该保护范围的行为,才可能构成侵权。
二是判断被控侵权产品或方法是否包含专利权利要求中的全部必要技术特征。若全部包含,一般可认定构成侵权;若缺少其中一个或多个必要技术特征,则不构成侵权。这里的包含是指在实质上相同,并非简单的字面相同,即等同特征也可认定为侵权。等同特征是指与所记载的技术特征以基本相同的手段,实现基本相同的功能,达到基本相同的效果,并且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被诉侵权行为发生时无需经过创造性劳动就能够联想到的特征。
三是考虑现有技术抗辩。若被控侵权人能证明其实施的技术属于现有技术,则不构成侵权。在认定实用新型专利侵权时,需综合分析上述因素,以准确判断是否存在侵权行为。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外观专利为何很难打赢官司
●实用新型专利侵权的判断标准是
●实用新型专利侵权判定
●实用新型专利侵权的判断标准有哪些
●实用新型专利侵权几个典型问题的认定
●实用新型专利侵权如何赔偿
●实用新型专利侵权案
●实用新型专利侵权的判断标准是
●实用新型专利侵权比对
●实用新型专利侵权赔偿数额的确定
●实用新型专利侵权判定
●实用新型专利侵权比对
●实用新型专利侵权几个典型问题的认定
●实用新型专利侵权案
●实用新型专利侵权如何取证
●实用新型专利侵权赔偿标准
●实用新型专利如何确认侵权
●实用新型专利侵权怎么办
●实用新型专利侵权处罚
●实用新型专利怎样算侵权
来源:临律-实用新型专利侵权的认定标准,实用新型专利侵权如何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