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申报记录,未申报个人所得税怎么处罚
大家好,由投稿人姜夏璇来为大家解答未申报记录,未申报个人所得税怎么处罚这个热门资讯。未申报记录,未申报个人所得税怎么处罚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未申报怎么补申报
每年的3月1日至6月30日是办理年度个人所得税的时间。作为纳税人,如果没有按时汇算清缴,会产生滞纳金吗?
用人单位为员工预扣预缴了个人所得税税款,就等于免除员工个人办理汇算清缴及补缴税款的义务吗?
……
近日,记者从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获悉一起案例,因未及时申报个税产生8000多元滞纳金,北京一男子起诉税务局,请求撤销滞纳金征收决定。法院经审理判决驳回了他的全部诉讼请求。
案情介绍
2023年4月23日,孙先生通过个人所得税APP办理2019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发现自己除了应补税额15790.3元外,还有8189.96元的滞纳金。孙先生在垫付应补税额和滞纳金后,将税务所、税务局诉至法院,请求撤销滞纳金征收决定。
孙先生称,他并非主观故意拖欠税款,2019年他受雇于一家科技公司,个税由扣缴义务人按月扣缴,因此他认为无需办理年度汇算。税务所没有依照法律规定提醒其“责令限期缴纳”,反而从2020年7月1日开始一直征收滞纳金,程序违法。孙先生认为不应加收滞纳金。而且即使加收滞纳金,计算起始日也应为自己知晓应补缴税款之日即2023年4月23日。
税务所表示,孙先生在2019年度取得工资、奖金等收入,应当按照个人所得税法及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等相关规定,于2020年6月30日前办理2019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事项。虽然孙先生的任职单位在2019年度为其预扣预缴了个人所得税税款,但并不能因此免除其办理汇算清缴及补缴税款的义务。按照相关法律规定,还应对孙先生加收滞纳金。
庭审过程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根据税收征管法第四条、个人所得税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纳税人应当在国家规定的期限内主动履行办理纳税申报、进行汇算清缴的纳税义务。该纳税义务为法定义务,是否确已发生,不以纳税人的意志为转移。
孙先生作为取得综合所得需要办理汇算清缴的纳税人,应当在2020年3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办理2019年的汇算清缴,其没有按期办理,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其次,税收征管法第三十二条规定,纳税人未按照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的,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期限解缴税款的,税务机关除责令限期缴纳外,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该条规定中“责令限期缴纳”与“按日加收滞纳金”属于并列关系,而非前后关系,即责令限期缴纳并非加收滞纳金的前置程序。同时,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第七十五条规定,税收征管法第三十二条规定的加收滞纳金的起止时间,为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确定的税款缴纳期限届满次日起至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实际缴纳或者解缴税款之日止。由此可见,加收滞纳金的起始时间为税款缴纳期限届满次日,而非纳税义务人知晓应补缴税款之日。
孙先生于2023年方办理2019年的汇算清缴,已超过法律规定的缴纳税款期限,构成滞纳税款行为,税务所从汇算清缴期满次日即2020年7月1日起加收滞纳金,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程序合法,并无不当。
孙先生关于其并非主观故意拖欠税款,且积极补税,税务所未履职,程序违法,不应加收滞纳金,即使加收滞纳金,计算起始日也应为自己知晓应补缴税款之日等辩解主张,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法院不予支持。
审判结果
法院判决驳回孙先生的诉讼请求。宣判后,孙先生提起上诉,二审法院维持原判,该判决现已生效。
法官说法
依法纳税是法定义务。根据法律规定,纳税人应当在国家规定的期限内主动办理纳税申报、进行汇算清缴。
办理汇算清缴的时间为次年3月1日-6月30日,如果未按期办理,存在应补缴税款的情形,会从次年7月1日起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即使上一年度通过扣缴义务人申报,也有可能产生应补缴税款的情形。
该案中,孙先生自认为通过扣缴义务人申报无需补税,时隔三年都未办理个人所得税年度汇算清缴,在第四年通过个人所得税APP报税时才发现产生了8000多元滞纳金,实属个人疏忽大意。
在此提醒,2024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将于2025年6月30日截止,预缴税款与年度应纳税额可能存在差异,请您依法通过个人所得税APP或自然人电子税务局完成申报,如实填报信息,及时办理可申请退税或补缴税款,依法履行纳税义务,保障自身权益。
来源: 工人日报
未申报纳税的行政处罚
近日,一则旅客携带大量球星卡盲盒入境被查扣的消息,引发网络热议。不少网友表达对相关海关规定的疑惑,询问“明星卡盲盒不能带吗?”“是否申报了就能运回来?”“这算是走私吗?”等。
还有网友解释称,携带物品入境不需要报海关的前提是“合理自用”,认为报道中提到的情况可能是“数量太多”“没有申报关税”。那么,最近发生的“球星卡盲盒入境被查扣”到底是怎么回事?
旅客携带价值11万元盲盒入境
未申报被查扣
视频加载中...
3月17日,在江苏无锡硕放机场入境口岸,海关关员在对无申报旅客随身行李进行X光机机检和通道巡查时发现,一名旅客的行李出现异常。
无锡海关驻机场办事处旅检三科科长 倪崇洵:入境口岸的海关查验区域,分为无申报通道和申报通道。港澳地区免税额为12000元,其他国家和地区免税额为5000元。目前,我们通过新一代智慧旅检系统,对旅客的行李进行检查。当系统识别异常影像,例如大量重复的物品,我们将进行布控,实施精准拦截。这名旅客行李箱的机检图像显示有大量同一类型的物品,不符合一般旅客的特征。
经现场询问,这名旅客从东南亚回国,这次入境,因感觉自己并未带大量贵重物品,因此未向海关申报。
无锡海关驻机场办事处旅检三科科长 倪崇洵:我们在现场随即对这名旅客的托运行李实施开箱查验。开箱检查发现,他的行李内,有大量同规格的明星卡盲盒共93盒,内含卡片9000多张。
明星卡是一种以明星、运动员或者其他知名人物为主题的收藏卡片,每张明星卡,根据不同的角色和稀有度,价格在十几元到几千元不等,在海外市场有些珍稀的明星卡甚至被炒到上万元一张。
曾有一张勒布朗·詹姆斯的球星卡在海外拍出过240万美元的天价。明星卡盲盒是将明星卡与盲盒概念结合的产物,消费者打开盲盒后可能获得普通卡,也可能获得稀有卡甚至隐藏卡。像这样一个明星卡盲盒,国内价格在数百到数万之间。
这名旅客携带的盲盒,有60多盒价格在1000元左右,其中有3盒较为珍贵,价格在1万元左右,全部估价大概11万元。
无锡海关驻机场办事处旅检三科科长 倪崇洵:这名旅客称这批盲盒为他人赠送,价值不清楚,因不了解海关的申报政策,所以没有主动申报。这批盲盒数量较多、品种单一,且价值较高,有牟利嫌疑,为了避免走私和非法交易行为的发生,我们依法对这批盲盒进行暂扣。后续,将联合缉私部门,结合物品的性质、用途来做最终判定,如果涉及走私,就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注意区分限制或禁止物品
涉嫌走私将受罚
视频加载中...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等文件规定,由于该批盲盒数量多,涉及价值大,已经超出“合理自用”范畴,即使旅客正常申报,也难以通过“个人携带物品”方式入境,应当按照货物性质报关入境。
目前,这名携带盲盒入境的旅客,经过口头教育已予放行。后续,海关还将当事人的主观状态、行为具体表现形式以及物品的性质、用途等来进行综合研判,确定下一步处置方式。
此外,除了可以携带但需要注意不能超过免税额度的物品外,还要注意区分哪些是限制或禁止进出境的物品。
无锡海关驻机场办事处旅检三科科长 倪崇洵:携带了动植物及其产品、货币、金银、文物等限制或禁止进出境的物品,以及药品、保健品等特殊物品,这些是需要主动申报的。旅客如果不如实申报携带的物品,可能会面临物品扣留或没收、行政处罚甚至刑事处罚。
如果被认定为走私,将面临没收走私货物、物品并可以处罚款的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按照刑法规定,对“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最高可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带货”呈现新趋势
超出“合理自用”应申报
近年来,海关查获的违规携带物品种类呈现出“年轻化”趋势,除了传统的烟酒现金外,盲盒、手办、限定潮玩、动漫周边等新兴文化商品已经成为入境监管的重点对象。
视频加载中...
根据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进境物品关税、增值税、消费税征收办法》,进境居民旅客携带在境外获取的个人自用进境物品,总值在5000元人民币以内(含5000元)的,海关予以免税放行;超过规定免税数额的行李物品,仅对超过部分征税,但对不可分割的单件物品应当全额征税。
无锡海关综合业务处副处长 肖春:海关监管过程中有一个“合理自用数量”的概念。根据有关法律规定,是指旅客或者收件人本人自用、馈赠亲友而非为出售或者出租,同时,海关根据旅客或者收件人的情况、旅行目的和居留时间所确定的正常数量。
近年来,随着年轻群体潮流消费升温,口岸一线时常发生携带超额卡片盲盒等文化产品入境等行为,一方面是部分旅客对申报规则缺乏了解,存在认知盲区;另一方面,也存在一些不法代购、水客通过违规带货入境来牟利。针对不同情况,相应的处置也有很大区别。
无锡海关综合业务处副处长 肖春:对于正常旅客携带的超额或超量物品,在合理自用数量范畴内但超出5000元的部分,可以缴纳税款放行;对于那些主动申报的旅客,并且物品不涉及像象牙、肉制品、种子这样的禁限类物品,我们允许退运出境;对于不法代购、水客等涉嫌走私的,涉案物品可能会被没收,同时情节严重的也会面临刑事处罚。
海关提醒广大进出境旅客,在进出境时,应该主动了解海关相关法律法规,携带高价值或超量物品时,即使自用也需如实申报;同时,切勿贪图蝇头小利参与带货走私,否则可能承担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陈卓然
未申报是什么意思
近日,一则旅客携带大量球星卡盲盒入境被查扣的消息,引发网络热议。不少网友表达对相关海关规定的疑惑,询问“明星卡盲盒不能带吗?”“是否申报了就能运回来?”“这算是走私吗?”等。
还有网友解释称,携带物品入境不需要报海关的前提是“合理自用”,认为报道中提到的情况可能是“数量太多”“没有申报关税”。那么,最近发生的“球星卡盲盒入境被查扣”到底是怎么回事?
旅客携带价值11万元盲盒入境
未申报被查扣
3月17日,在江苏无锡硕放机场入境口岸,海关关员在对无申报旅客随身行李进行X光机机检和通道巡查时发现,一名旅客的行李出现异常。
无锡海关驻机场办事处旅检三科科长倪崇洵:入境口岸的海关查验区域,分为无申报通道和申报通道。港澳地区免税额为12000元,其他国家和地区免税额为5000元。目前,我们通过新一代智慧旅检系统,对旅客的行李进行检查。当系统识别异常影像,例如大量重复的物品,我们将进行布控,实施精准拦截。这名旅客行李箱的机检图像显示有大量同一类型的物品,不符合一般旅客的特征。
经现场询问,这名旅客从东南亚回国,这次入境,因感觉自己并未带大量贵重物品,因此未向海关申报。
倪崇洵:我们在现场随即对这名旅客的托运行李实施开箱查验。开箱检查发现,他的行李内,有大量同规格的明星卡盲盒共93盒,内含卡片9000多张。
明星卡是一种以明星、运动员或者其他知名人物为主题的收藏卡片,每张明星卡,根据不同的角色和稀有度,价格在十几元到几千元不等,在海外市场有些珍稀的明星卡甚至被炒到上万元一张。
曾有一张勒布朗·詹姆斯的球星卡在海外拍出过240万美元的天价。
明星卡盲盒是将明星卡与盲盒概念结合的产物,消费者打开盲盒后可能获得普通卡,也可能获得稀有卡甚至隐藏卡。像这样一个明星卡盲盒,国内价格在数百到数万之间。
这名旅客携带的盲盒,有60多盒价格在1000元左右,其中有3盒较为珍贵,价格在1万元左右,全部估价大概11万元。
倪崇洵:这名旅客称这批盲盒为他人赠送,价值不清楚,因不了解海关的申报政策,所以没有主动申报。这批盲盒数量较多、品种单一,且价值较高,有牟利嫌疑,为了避免走私和非法交易行为的发生,我们依法对这批盲盒进行暂扣。后续,将联合缉私部门,结合物品的性质、用途来做最终判定,如果涉及走私,就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注意区分限制或禁止物品
涉嫌走私将受罚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等文件规定,由于该批盲盒数量多,涉及价值大,已经超出“合理自用”范畴,即使旅客正常申报,也难以通过“个人携带物品”方式入境,应当按照货物性质报关入境。
目前,这名携带盲盒入境的旅客,经过口头教育已予放行。后续,海关还将当事人的主观状态、行为具体表现形式以及物品的性质、用途等来进行综合研判,确定下一步处置方式。
此外,除了可以携带但需要注意不能超过免税额度的物品外,还要注意区分哪些是限制或禁止进出境的物品。
倪崇洵:携带了动植物及其产品、货币、金银、文物等限制或禁止进出境的物品,以及药品、保健品等特殊物品,这些是需要主动申报的。旅客如果不如实申报携带的物品,可能会面临物品扣留或没收、行政处罚甚至刑事处罚。
如果被认定为走私,将面临没收走私货物、物品并可以处罚款的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按照刑法规定,对“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最高可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带货”呈现新趋势
超出“合理自用”应申报
近年来,海关查获的违规携带物品种类呈现出“年轻化”趋势,除了传统的烟酒现金外,盲盒、手办、限定潮玩、动漫周边等新兴文化商品已经成为入境监管的重点对象。
根据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进境物品关税、增值税、消费税征收办法》,进境居民旅客携带在境外获取的个人自用进境物品,总值在5000元人民币以内(含5000元)的,海关予以免税放行;超过规定免税数额的行李物品,仅对超过部分征税,但对不可分割的单件物品应当全额征税。
无锡海关综合业务处副处长肖春:海关监管过程中有一个“合理自用数量”的概念。根据有关法律规定,是指旅客或者收件人本人自用、馈赠亲友而非为出售或者出租,同时,海关根据旅客或者收件人的情况、旅行目的和居留时间所确定的正常数量。
近年来,随着年轻群体潮流消费升温,口岸一线时常发生携带超额卡片盲盒等文化产品入境等行为,一方面是部分旅客对申报规则缺乏了解,存在认知盲区;另一方面,也存在一些不法代购、水客通过违规带货入境来牟利。针对不同情况,相应的处置也有很大区别。
肖春:对于正常旅客携带的超额或超量物品,在合理自用数量范畴内但超出5000元的部分,可以缴纳税款放行;对于那些主动申报的旅客,并且物品不涉及像象牙、肉制品、种子这样的禁限类物品,我们允许退运出境;对于不法代购、水客等涉嫌走私的,涉案物品可能会被没收,同时情节严重的也会面临刑事处罚。
海关提醒广大进出境旅客,在进出境时,应该主动了解海关相关法律法规,携带高价值或超量物品时,即使自用也需如实申报;同时,切勿贪图蝇头小利参与带货走私,否则可能承担法律责任。
来源: 央视网
未申报税务罚款多少
收到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意味着您出现了税收违法行为,需特别注意:若未在责令限期改正期间通过系统签收处理并完成整改,将视为“未整改”自动触发后续处理程序,可能会面临罚款或纳税信用扣分等不良后果。另外,自通过新电子税局送达责令限改通知书之日起,税务机关将不再通过电话、短信等其他途径另行通知,请您务必高度重视。
若是因为逾期未申报收到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该怎么处理呢?不着急,已在新电子税局签定《税务文书电子送达确认书》的纳税人可以登录新电子税局进行操作。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步:
查看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
1.登录新电子税局后,点击首页【我的待办】-【待签收文书】,找到《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点击【签收】。
2.进入“文书送达信息查询”界面,点击【《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查看通知书具体内容,确定逾期未申报的税种信息。
第二步:
进行逾期申报
根据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的内容,如有逾期未申报的税种,应进入对应申报表进行补申报缴款。
1.新电子税局没有单独的“逾期申报”入口,企业办理逾期申报的路径与平时申报的路径一致。
2.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逾期申报通过自然人电子税务局办理。
第三步:
接受简易程序处罚
当责令限改事项在限期内改正后,系统会自动判断纳税人的违法行为情况是否符合首违不罚。
情况一:
符合首违不罚的,系统自动推送《首违不罚承诺书》、《不予行政处罚决定书》。
在【我的待办】-【待签收文书】,找到《首违不罚承诺书》和《不予行政处罚决定书》,点击【办理】查阅文书即可。
情况二:
若不符合首违不罚的,系统自动推送《简易行政处罚事项告知书》。
1.在【我的待办】-【其他】-【简易行政处罚事项告知书】处点击【办理】即可跳转处理。纳税人如果对简易行政处罚事项告知书无异议,点击【接受处罚】。
如果对于处罚决定有异议需要在陈述申辩期内发起陈述申辩,选择“有异议”并录入陈述申辨理由,上传异议申辨资料。点击【异议申辩】后即可提交给税务人员审核。
2.接受处罚之后系统自动生成发送《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简易)》,点击弹窗中的【去缴款】跳转“税费缴纳”进行罚款缴纳。
1.责令限期改正到期后,系统将该条责令限期改正数据进行自动销号处理,并发送到期提醒给纳税人。
2.纳税人在收到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后,如对通知书内容有不同意见,可通过征纳互动与税务部门联系。
原标题:《【合规税事说】逾期未申报收到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该如何处理?》
阅读原文
来源:重庆税务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未申报记录,未申报个人所得税怎么处罚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