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被篡改可以告诈骗吗
被篡改某些内容是否能告诈骗,需依据具体情况判断。
诈骗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公私财物的行为。若内容被篡改者利用篡改内容实施欺骗行为,使受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并基于该错误认识处分财产,且达到当地诈骗罪的数额标准,就可告诈骗。比如合同关键条款被篡改,篡改者借此骗取对方钱财,受害人能以诈骗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然而,若内容被篡改但未用于骗取财物,或未造成财产损失,通常不构成诈骗罪。像个人简历被他人篡改,但未借此获取财物,一般不构成诈骗,不过可能涉及侵犯名誉权、隐私权等其他民事侵权行为,可通过民事诉讼要求对方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偿损失等责任。
所以,被篡改内容后是否能告诈骗,关键看有无诈骗行为及造成财产损失,要综合具体情节和证据判断。
二、诈骗他人钱能坐牢吗
诈骗他人钱财可能会坐牢,这取决于诈骗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以及犯罪情节的严重程度。
依据我国刑法,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诈骗罪。对于诈骗数额的认定,不同地区根据经济发展水平有一定差异,但一般而言,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就属于数额较大。若诈骗行为达到数额较大标准,通常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若诈骗数额巨大(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五十万元以上)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不过,并非所有诈骗行为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如果诈骗数额未达到当地规定的定罪标准,或者存在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等情形,可能不构成犯罪,而是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处罚,通常是处以拘留、罚款。
三、诈骗犯坐牢后假释吗
诈骗犯坐牢后有可能获得假释,但需满足法定条件。
根据法律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的诈骗犯,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不过,对累犯以及因诈骗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在判断是否“没有再犯罪的危险”时,会综合考虑犯罪的具体情节、原判刑罚情况、在刑罚执行中的一贯表现、罪犯的年龄、身体状况、性格特征、假释后生活来源以及监管条件等因素。
此外,即使符合假释条件,也需经过法定程序。由执行机关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出假释建议书,人民法院会组织合议庭进行审理,经审理认为犯罪分子确有悔改或者立功事实的,裁定予以假释。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被篡改可以告诈骗吗知乎
●被篡改可以告诈骗吗法院
●篡改了是什么意思
●被篡改可以告诈骗吗怎么处理
●篡改他人资料是什么罪
●篡改结果
●篡改法律违法吗
●被篡改可以告诈骗吗法院
●篡改 修改
●篡改法律什么罪
●诈骗他人钱能坐牢吗知乎
●诈骗他人钱能坐牢吗判几年
●诈骗他人钱能坐牢吗怎么判
●诈骗他人钱财会坐牢吗
●诈骗别人的钱会坐牢嘛
●诈骗他人钱财判几年
●诈骗别人钱财触犯了哪条法律
●诈骗别人钱犯了什么法
●诈骗他人钱财罪的立案标准
●诈骗别人的钱
来源:临律-诈骗犯坐牢后假释吗,诈骗坐牢的人对后代有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