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无效合同可以立案诈骗吗
无效合同不一定能以诈骗立案,需结合具体情况判断。
若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一方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手段,骗取对方财物,数额达到诈骗罪标准,则可按诈骗立案。比如虚构合同标的、伪造产权证明等,使对方基于错误认识签订合同并交付财物,构成诈骗。
但合同无效的原因多样,并非都涉及诈骗。依据《民法典》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等情形会导致合同无效。在这些情况下,若不存在非法占有目的与诈骗行为,就不能以诈骗立案,而应按合同纠纷处理。
判断无效合同能否以诈骗立案,关键在于是否有诈骗的主客观要件,需综合全案证据和事实分析认定。
二、电信诈骗罪犯回国怎么判
电信诈骗罪犯回国后的判刑,需依据犯罪具体情形及相关法律规定。
若诈骗行为发生在中国境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诈骗数额认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
若犯罪行为发生在境外,但犯罪主体是中国公民,根据属人管辖原则,中国司法机关有权管辖。同时,若犯罪地法律也规定为犯罪,依照中国刑法应负刑事责任的,也适用中国刑法,但按中国刑法规定的最高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不予追究。
此外,量刑时会综合考虑犯罪嫌疑人在犯罪中的作用、是否有自首、立功、退赃退赔等情节。
三、借卡给别人判诈骗怎么判
借卡给别人若被认定构成诈骗,量刑需依据具体情况。
首先,判断借卡人主观是否明知对方用于诈骗。若明知他人实施诈骗活动仍借卡,以诈骗罪共犯论处。诈骗罪量刑与诈骗金额相关:诈骗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其次,若借卡人不知对方用于诈骗,但该卡被用于诈骗资金流转等,可能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此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单位犯该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规定处罚。
司法实践中,法院会综合考量借卡人的参与程度、获利情况、造成的损失等情节来量刑。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无效合同可以立案诈骗吗知乎
●无效合同可以立案诈骗吗怎么处理
●无效合同可以报警吗
●无效合同能否构成诈骗犯罪
●无效合同可以起诉吗
●无效合同可以追认吗
●无效合同可以作为起诉依据吗
●无效合同可以立案诈骗吗怎么处理
●无效合同还有法律效力吗
●无效合同可以要求赔偿吗
●电信诈骗罪犯回国怎么判刑
●电信诈骗 回国
●电信诈骗回国警察抓了是有什么证据
●电信诈骗遣返回国
●被骗去做电信诈骗回国后可以报警吗?
●电信诈骗引渡回国
●电信诈骗国外抓回来的判多久
●电信诈骗逃到国外归谁管
●电信诈骗6月30号回国
●电信诈骗限期回国
来源:中国法院网-借卡给别人判诈骗怎么判,借卡给诈骗团伙转帐怎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