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体火化需要多久,遗体火化前为什么要腹部划一刀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贺玲一

遗体火化需要多久,遗体火化前为什么要腹部划一刀

大家好,由投稿人贺玲一来为大家解答遗体火化需要多久,遗体火化前为什么要腹部划一刀这个热门资讯。遗体火化需要多久,遗体火化前为什么要腹部划一刀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遗体火化预约

闻听死亡,是一阵唏嘘。围观死亡,是一声叹息。直面死亡,是一次观念的重塑……

面对生命的到来,我们欣喜若狂;而面对生命的落幕,我们却无能为力。在死亡来临之际,如何从容、完善地送别逝者?也许是每个人都将面临的人生课题。

对很多人来说,“殡葬”是一个陌生、传统甚至神秘的行业,在郑州市殡仪馆,这里提供遗体运输、化妆、冷藏、装殓、火化等各种服务。在所有工种中,火化工是最后一个告别遗体的人。当炉膛火光升起的那一刻,他们便守护着逝者前往人生的最后一次远行。

王同辉(左)和王立创(右)

“刚入行躲在屋里不敢出去,师父硬逼着我去干”

搬运遗体、核实身份,在家属对逝者作完最后告别后,王立创鞠躬礼送遗体至火化炉,然后点火,实时观察遗体火化情况,并对风力、火力、炉压进行调控。大约一小时后,遗体化为一堆灰烬。一个生命,从灵魂到躯壳,至此从这个世界完全消失,唯留下生者对他的追思与回忆。

在郑州市殡仪馆工作了12年的火化师王立创,如今面对着形形色色的遗体,已经可以泰然处之,做好生命最后一站的“摆渡人”。

12年前,王立创进入殡仪馆工作,起初他主要是负责火化炉的维修工作,两年后正式成为一名火化师。“一开始的时候特别害怕,刚来的第一个星期我就坐屋里边,老师傅进来说‘干活!走’,拉着我硬干,一个半月就锻炼出来了。”王立创告诉记者,后来慢慢地经过领导的安抚以及老员工的开导,从害怕变成了敬畏,知道了这个工作的使命和意义。

王同辉刚接触到这个行业时,“遗体从地下室到火化间要经过一段很长的传送带,传送的过程中风比较大,遗体上盖着的被子和身上穿的衣物会被风吹动,每次看到后都感觉是遗体在动,心里还是很怵的。”王同辉告诉记者:“第一次接触这份工作,心里多少还是很害怕。”

后来王同辉就去找老员工谈心,老同志说不要总是往那方面想,放松心情,不要自己吓自己。现在这份工作干了两个月多一点,王同辉也已经习惯了。

一天最多火化60多具遗体,火化时会听到“刺啦刺啦”的声音

“每一个遗体的高矮胖瘦不一样,所需要的风油配比也不一样,火化师的工作容不得一丝疏忽,因为这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我们的工作直接决定了逝者能否体面干净地离开这个世界。”王立创说,人的躯体虽然最终都化作一堆灰烬,然后归为泥土,但那依然是圣洁的,是永远值得被尊重的。

火化完成后,家属捡拾起逝者的骨灰,泣不成声中,他们向火化师表达最深的谢意。每当这个时候,一种感动就会涌上王立创的心头,他给予逝者最大的尊重,而逝者家属也给予了他最深的尊重。

火化前,是遗体最后保留完整样的时候,因此在家属确认遗体时,情绪会非常激动。“经常会突然听到有人号啕大哭,那种哭声特别有穿透力,隔很远你都能听见,听见了就想跟着哭。”王立创告诉记者,“遇到家属情绪激动、拉着拽着遗体不撒手的时候,我们自然不能强行分开,只能找他们的家属进行劝抚。”

郑州市殡仪馆骨灰领取处

“最多时候一天要火化大概60多具遗体。早上上班时间固定,下班时间不固定,最晚要到晚上7点左右。把炉子烧完,要进行当天的收尾工作和第二天早上的准备工作,包括炉台清扫、工具摆放、垃圾清理等,不影响第二天正常开工。”王立创说道,“遗体火化时会有油脂燃烧发出的‘刺啦刺啦’的声音,从小的观测孔可以观察火化情况,进入火化间的遗体大部分经过冷冻冷藏,受热之后会慢慢收缩,产生轻微变形,这种是正常情况。”不会出现网上流传的“遗体突然坐起来”或者“猛地动一下”的现象。

他们介绍,正常成年人的遗体火化后,骨灰大约有500克,如果彻底粉碎的话估计连一斤都不到。主要看遗体情况,高矮胖瘦、遗体存放条件和存放时间等都会产生影响。遗体存放时间长,成灰率就低,损耗就大。

此外,炉子高温焚烧过后的气味很难闻,像肉烧糊的味道,还有油脂、柴油味混杂在一块儿,即便是工作了12年的王立创,至今仍闻不惯这个气味。

“至今没告诉父母做这份工作,担心他们不能接受”

“每当别人问我是干什么工作的,我就说在民政局,往下就不再说了。”

年前的时候,王同辉想给家里装一款净水机,销售人员提出想要做一个问卷调查。写工作单位时,王同辉只简单地写了“民政局”三个字,销售人员强调要写得准确一点,王同辉告知对方再往下写怕有影响,对方满口说着没事。“当我写到殡葬行业时,他当时没有什么反应,其实等我走了之后,我写的那张纸就被撕掉了。”王同辉无奈地说,“社会上还是有很多人对我们这个行业有所忌讳的,一般亲友家有喜事时,也只是打个电话恭喜一下,礼金送到,人就不去了。”

“一般人都接受不了殡葬行业从业者。”王立创告诉记者,“我干了十多年,平时跟朋友也很少联系。也很少告知别人自己的职业,不想因为自己的职业让家人也承受异样的眼光。”

王同辉也提到,至今还没有告诉父母自己从事这个行业,担心他们不能接受。

火化师的工作很多都是家属看不到,也不被家属理解的。王立创坦言:“外界对我们的工作不了解,只能靠猜想,不过即使他们有偏见,该做的还得做,不会因此而对逝者不尊重。”

每具遗体火化前,王立创和王同辉都会对遗体深深地鞠一躬。“我们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心存敬畏,我们送每一位逝者最后一程,说是工作,也是我们殡葬人对逝者的一种尊敬。”王同辉说。

来源:潇湘晨报 编辑:任华飞

遗体火化全过程

闻听死亡,是一阵唏嘘。围观死亡,是一声叹息。直面死亡,是一次观念的重塑……

面对生命的到来,我们欣喜若狂;而面对生命的落幕,我们却无能为力。在死亡来临之际,如何从容、完善地送别逝者?也许是每个人都将面临的人生课题。

对很多人来说,“殡葬”是一个陌生、传统甚至神秘的行业,在郑州市殡仪馆,这里提供遗体运输、化妆、冷藏、装殓、火化等各种服务。在所有工种中,火化工是最后一个告别遗体的人。当炉膛火光升起的那一刻,他们便守护着逝者前往人生的最后一次远行。

王同辉(左)和王立创(右)

“刚入行躲在屋里不敢出去,师父硬逼着我去干”

搬运遗体、核实身份,在家属对逝者作完最后告别后,王立创鞠躬礼送遗体至火化炉,然后点火,实时观察遗体火化情况,并对风力、火力、炉压进行调控。大约一小时后,遗体化为一堆灰烬。一个生命,从灵魂到躯壳,至此从这个世界完全消失,唯留下生者对他的追思与回忆。

在郑州市殡仪馆工作了12年的火化师王立创,如今面对着形形色色的遗体,已经可以泰然处之,做好生命最后一站的“摆渡人”。

12年前,王立创进入殡仪馆工作,起初他主要是负责火化炉的维修工作,两年后正式成为一名火化师。“一开始的时候特别害怕,刚来的第一个星期我就坐屋里边,老师傅进来说‘干活!走’,拉着我硬干,一个半月就锻炼出来了。”王立创告诉记者,后来慢慢地经过领导的安抚以及老员工的开导,从害怕变成了敬畏,知道了这个工作的使命和意义。

王同辉刚接触到这个行业时,“遗体从地下室到火化间要经过一段很长的传送带,传送的过程中风比较大,遗体上盖着的被子和身上穿的衣物会被风吹动,每次看到后都感觉是遗体在动,心里还是很怵的。”王同辉告诉记者:“第一次接触这份工作,心里多少还是很害怕。”

后来王同辉就去找老员工谈心,老同志说不要总是往那方面想,放松心情,不要自己吓自己。现在这份工作干了两个月多一点,王同辉也已经习惯了。

一天最多火化60多具遗体,火化时会听到“刺啦刺啦”的声音

“每一个遗体的高矮胖瘦不一样,所需要的风油配比也不一样,火化师的工作容不得一丝疏忽,因为这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我们的工作直接决定了逝者能否体面干净地离开这个世界。”王立创说,人的躯体虽然最终都化作一堆灰烬,然后归为泥土,但那依然是圣洁的,是永远值得被尊重的。

火化完成后,家属捡拾起逝者的骨灰,泣不成声中,他们向火化师表达最深的谢意。每当这个时候,一种感动就会涌上王立创的心头,他给予逝者最大的尊重,而逝者家属也给予了他最深的尊重。

火化前,是遗体最后保留完整样的时候,因此在家属确认遗体时,情绪会非常激动。“经常会突然听到有人号啕大哭,那种哭声特别有穿透力,隔很远你都能听见,听见了就想跟着哭。”王立创告诉记者,“遇到家属情绪激动、拉着拽着遗体不撒手的时候,我们自然不能强行分开,只能找他们的家属进行劝抚。”

郑州市殡仪馆骨灰领取处

“最多时候一天要火化大概60多具遗体。早上上班时间固定,下班时间不固定,最晚要到晚上7点左右。把炉子烧完,要进行当天的收尾工作和第二天早上的准备工作,包括炉台清扫、工具摆放、垃圾清理等,不影响第二天正常开工。”王立创说道,“遗体火化时会有油脂燃烧发出的‘刺啦刺啦’的声音,从小的观测孔可以观察火化情况,进入火化间的遗体大部分经过冷冻冷藏,受热之后会慢慢收缩,产生轻微变形,这种是正常情况。”不会出现网上流传的“遗体突然坐起来”或者“猛地动一下”的现象。

他们介绍,正常成年人的遗体火化后,骨灰大约有500克,如果彻底粉碎的话估计连一斤都不到。主要看遗体情况,高矮胖瘦、遗体存放条件和存放时间等都会产生影响。遗体存放时间长,成灰率就低,损耗就大。

此外,炉子高温焚烧过后的气味很难闻,像肉烧糊的味道,还有油脂、柴油味混杂在一块儿,即便是工作了12年的王立创,至今仍闻不惯这个气味。

“至今没告诉父母做这份工作,担心他们不能接受”

“每当别人问我是干什么工作的,我就说在民政局,往下就不再说了。”

年前的时候,王同辉想给家里装一款净水机,销售人员提出想要做一个问卷调查。写工作单位时,王同辉只简单地写了“民政局”三个字,销售人员强调要写得准确一点,王同辉告知对方再往下写怕有影响,对方满口说着没事。“当我写到殡葬行业时,他当时没有什么反应,其实等我走了之后,我写的那张纸就被撕掉了。”王同辉无奈地说,“社会上还是有很多人对我们这个行业有所忌讳的,一般亲友家有喜事时,也只是打个电话恭喜一下,礼金送到,人就不去了。”

“一般人都接受不了殡葬行业从业者。”王立创告诉记者,“我干了十多年,平时跟朋友也很少联系。也很少告知别人自己的职业,不想因为自己的职业让家人也承受异样的眼光。”

王同辉也提到,至今还没有告诉父母自己从事这个行业,担心他们不能接受。

火化师的工作很多都是家属看不到,也不被家属理解的。王立创坦言:“外界对我们的工作不了解,只能靠猜想,不过即使他们有偏见,该做的还得做,不会因此而对逝者不尊重。”

每具遗体火化前,王立创和王同辉都会对遗体深深地鞠一躬。“我们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心存敬畏,我们送每一位逝者最后一程,说是工作,也是我们殡葬人对逝者的一种尊敬。”王同辉说。

来源:大河报

报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搜索“报料”一键直达;或微信添加报料客服:xxcbcsp;或拨打热线0731-85571188。如需内容合作,请拨打政企服务专席19176699651。

遗体火化师

#头条创作挑战赛#

突然有一天

我恍然大悟

像参破了人生真谛般

惊呼:“我是会死的啊”


对,我是会死的

每个人都会死

那一刻,所有的纠结,苦恼

都幻化成风,迎刃而解


但还是有一个问题,

死后,你的尸体究竟会发生什么?


死后,我们的尸体都会被运去殡仪馆

我们将从那里离开世间

就像我们都从医院来到人世一样。

确认死亡


由你的家人向医院申请死亡证明书

医院会通过脑死亡*标准

来判定你是否死亡

随后,你的家人拿着死亡证明书

联系殡仪馆预约火化时间

正常人死亡后都会在家等待三天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守灵”

到殡仪馆时已经是三天后

此时尸体已经出现尸斑*

等你到殡仪馆后

还会再进行一次检查

反复确认你是否真的死亡

所以大可不必担心医院误判

化妆整容


此时,你将最后“再美一次”

整容师会为你换好“寿衣”

刷上粉底,打好腮红,描眉,画唇

*图为《入殓师》剧照

如果你死于某种意外

出现了肢体残缺或面容破碎

整容师会为你缝合,修复,重塑等

确保你走的体面

开追悼会


你的亲属将被安排在一个追悼厅

围绕你的遗体走一圈

以瞻仰你最后的遗容


你与他人的恩怨情仇

到这里,就此了结

追悼会一散

你与这世间再无瓜葛

取物装袋


工作人员进行最后一次核查

取下你身上携带的易爆物品

以及橡胶、塑料等焚烧后难清理的物品


如果你生前进行过隆胸,整容等填充型手术

那么此时你体内的填充物将被取出

并且会用医用刀片划破你尸体的内脏

防止焚烧时的内外温度差

导致尸身在炉内爆炸

至于装袋

是会由你的家人帮你选择

是选择一次性的包装盒

还是纸质木制棺材

*图为《入殓师》剧照

除此以外,火化炉也有豪华和普通之分

虽然对于你来说

没有太大的区别

但豪华炉烧出来的骨灰

确实更加细密,更有质感


普通的火化炉烧出来的骨灰

相比更粗糙,而且可能还夹杂着杂质

而且烧完后,灰炉不能拉出

只能手动扒拉出骨灰

搞不好还会漏掉一两块骨头

正式火化


第一步:喷上柴油


每具尸体规定用油量

不能超过8公斤

据工作人员说,他们更“喜欢”胖子

因为胖子更省油


至于为什么要喷油

如果你今晚不吃烧烤的话

可以想一下烧烤的原理

第二步:进炉加热

遗体在火化炉中会经历什么?


30秒

火化炉从200度开始升温到400-500度

这个温度只需要30秒

你身上的衣服和毛发就都烧干净了

你一丝不挂的来,最终也将一丝不挂的离开


10分钟

火化炉温度升至600度左右

你的皮肤开始起皱,出现水泡、红斑,

不要害怕,这是因为人的皮肤在高温环境下,

表皮的毛细血管扩张,导致血液渗出。


20分钟

火化炉中发出声响

不必紧张,绝无诈尸的可能性

只是脂肪燃烧发出的滋滋声

骨头断裂发出的劈里啪啦声

肺部胸腔的气体排出体外时

牵扯声带的“叹气声”

如果你是溺水而亡,体内含有大量的水

尸体遇到高温,你体内的水分沸腾

会发出的鸣叫声。


除了声响外,可能还会看到尸体“在动”

这种情况也不是什么尸体想逃

而是肌肉收缩导致的一种物理现象


你的胳膊、腿会弯曲起来,握紧拳头

这种姿势在法医那叫“斗拳姿势”

很多火灾现场的尸体都会呈现这种姿势


包括焚烧过程中坐起来的现象

也是同样的原理

不过一般是坐不起来的


身体组织的燃烧过程

会持续50分钟—2小时不等

烧到只剩下一堆骷髅为止。

*图为《入殓师》剧照

分拣装盒


火化后的遗体并不是全部成为骨灰

人的骨头密度大、骨质硬,

不可能完全烧成灰烬,


工作人员需要用抽风机进行降温

避免分拣时被烫伤

然后将硬骨头分拣出来

火化师还得将这些骨头

用粉碎机磨成骨灰

装进家属事先准备好的骨灰盒中

无论这剧身体死前多重

死后都大概只有3公斤左右

最终你的家属将根据你生前的意愿

将你的骨灰埋入墓地或洒向大海

至此,你的生命完成轮回的使命

愿看完这篇文章的你

能够更坦然的,不留遗憾的

走完余生!

注释:

1.脑死亡*:1968年哈佛医学院特设委员会把死亡定义为不可逆的昏迷或脑死亡:全脑功能不可逆性的永久性停止,称为脑死亡。包括:(一)大脑功能的停止,意识也都永久性丧失。脑电波消失。如果脑干功能尚存,有自发呼吸,则不能称为脑死亡,只能说是处于“植物状态”。(二)脑干功能停止:对光反射、角膜反射、眼球反射、前庭反射、咽反射、咳嗽反射的消失;延髓功能停止,则自发呼吸停止,血压急剧下降,直至脑死亡。

2.尸斑*:人死后在尸体低下部位皮肤出现的紫红色斑块。由于人死后血液循环停止,心血管内的血液缺乏动力而沿着血管网坠积于尸体低下部位,尸体高位血管空虚、尸体低下位血管充血的结果,尸体低下部位的毛细血管及小静脉内充满血液,透过皮肤呈现出来的暗红色到暗紫红色斑痕,这些斑痕开始是云雾状、条块状,最后逐渐形成片状,即为尸斑。

博士一分钟,姿势涨不停

- 本期完 -

遗体火化证明

近日,甘肃兰州市殡仪馆推出“遗体火化家属可观看”业务,引发关注。

>>官网消息

逝者家属自愿申请观看遗体火化

“揭开殡仪服务神秘面纱”

根据8月15日兰州民政局发布的新闻通稿显示,为进一步提升业务工作公开化、透明化,满足治丧群众多元化的丧葬需求,8月15日上午,经过兰州市殡仪馆各部门通力协作,首个送别遗体观看火化过程业务顺利开展。

通稿称,首位逝者家属自愿提出申请,签订免责声明,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进入火化车间,目送自己的亲人远行。火化部工作人员严格按照流程规范操作,圆满完成了此次任务。家属在看到工作人员对亲人遗体轻抬轻放、鞠躬行礼后让遗体有尊严地缓缓入炉,感动地流下了热泪,对市殡仪馆开展的此项业务表示满意。

通过此项业务的开展,让治丧群众“零距离”了解殡葬工作者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流程,揭开了殡仪服务的“神秘”面纱,展示了殡葬行业为民、阳光、开放的新形象。

下一步,兰州市殡仪馆将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坚持规范化、精细化的服务理念,紧紧围绕“强省会优服务打造全省殡葬行业标杆”工作目标,坚持以服务为导向,以治丧群众满意为宗旨,主动作为、共同研究破解问题的办法和推进措施,不断提升殡葬服务水平和保障能力,为群众提供一个更加整洁温馨、庄严肃穆的治丧环境。

>>殡仪馆回应

推出该业务主要是为让家属安心

遗体火化全程都可观看,会有工作人员讲解

8月23日,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就“家属观看逝者遗体火化”流程向兰州市殡仪馆进行咨询,工作人员表示,“亲属观看逝者遗体火化”的业务是近期推出的,已经确定为长期开展的业务,“家属在排队签字火化后,可以在窗口签免责协议,之后就可以观看。”

“家属只能有一个人进入,不能携带电子设备,在工作人员陪同下,做好防护后进入。”工作人员说,“观看逝者火化是一件特殊的事,有些家属很难接受。”

为什么很多家属不愿意观看,殡仪馆还要推出该业务呢?工作人员表示:“允许家属观看逝者遗体火化,主要是为让家属安心。”“我们的政策在一点点改进,家属对遗体火化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就不会因为这种新闻,对遗体火化产生误解。”

关于整个遗体火化时间,工作人员说:“火化的时间无法预估,时间与逝者的身体有关。”她表示,从遗体进火化炉到遗体被火化的过程都可以观看,全程可能会持续数个小时,具体要根据逝者家属的心理接受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工作人员会向家属讲解,逝者遗体会怎样火化,怎样审核,怎样推入火化炉等。”

>>网友热议

2000余人投票,半数称“不忍心看”

网友:将选择权交给家属,能消除顾虑

此事引发网友热议。有网友疑惑:以前不是一直都能看吗?并称自己曾看过亲人的遗体火化。还有网友认为,兰州市殡仪馆的举措,显然让殡葬仪式更加公开透明。

对于是否观看逝者遗体火化过程,网友们观点不一。有网友表示,将选择权交给家属,此举不仅推动了殡仪业务的公开透明,也打消了家属的顾虑。也有网友持不同观点,认为看到火化逝者遗体,家属显然会产生不适感,对于部分心理承受能力弱的人,可能会留下阴影。还有网友认为逝者遗体火化充满神秘,“我听说在火化过程中,遗体还会叫……”

8月23日,新浪官方针对“兰州遗体火化过程可观看”一事发起了投票,2000余名网友参与。其中,有近4成网友认为“挺好的,应该全国推广”;还有超5成的网友表示“感觉不忍心看”;另有1成左右网友称“说不好”。根据投票的数据信息显示,参与投票的80后、90后为主体,占比超过80%。

>>专家观点

殡仪馆将火化间敞开

有助于消除神秘感,减少家属猜疑

王夫子是中国现代殡葬职业教育创始人,1995年秋季在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率先创办了现代殡仪技术与管理专业。

他对记者表示,允许家属观看逝者遗体火化过程是殡葬开放的环节之一。殡仪馆将火化间敞开,能让家属放心,也证明殡葬服务规范。

他补充说,其他地方,如长沙殡仪馆,遗体火化时家属可以透过玻璃看到里面的工作情况。

据深圳市民政局消息,深圳在全国率先开展“殡葬服务网络问政”“殡仪馆公众开放日”“殡葬服务体验日”等主题活动。今年3月,广州市5家殡仪馆也组织开展了“殡仪馆公众开放日”活动。

记者注意到,自2017年以来,兰州市殡仪馆已举行多届“公众开放日”活动,邀请公众、媒体到场参观,了解殡葬工作的内容及服务流程。

对于“公众开放日”,王夫子解释,一般殡仪馆会在清明期间开放几天,市民报名参加,可观看包括遗体收殓、洗衣、沐浴、化妆、火化的全过程。此举有助于消除殡仪行业的神秘感,减少家属的猜疑。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张鹏康综合自九派新闻

来源: 华商报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遗体火化需要多久,遗体火化前为什么要腹部划一刀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