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行为能力是指民事主体能以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简言之,民事行为能力为民事主体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提供了现实性。
民事行为能力听起来很遥远,其实与我们日常生活其实息息相关,举一个例子你就明白了:7岁的小王在家长不知道的情况下到珠宝店里购买了价值1万元的项链;小王9岁时,趁着父母不在家,偷偷往游戏里充了5000元人民币;小王在17岁的时候自己出门打工,并且能够通过打工养活自己,他给女朋友买一个价值8000的手机,这三个阶段行为的效力如何?
首先需知道自然人以其年龄和精神状态为标准,可以划分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一、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1、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
2、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
法条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 总则》第十七条至第二十四条的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包括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及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因为没有行为能力,不能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否则无效。
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1、已满8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
2、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
法条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 总则》第十七条至第二十四条的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包括8 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行为能力范围内,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例如纯获利益的、与年龄、智力相适应的行为;超出其能力范围的行为,则效力待定。
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1、已满18周岁的成年人
2、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法条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 总则》规定: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因行为能力健全,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符合法律规定的有效。
本文中举的例子里小王在7岁时购买价值一万元项链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无效的,因为7岁的小王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因为没有行为能力,不能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小王9岁往游戏里充5000元的行为属于效力待定,需要等小王的法定监护人追认其效力,因为此时他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行为能力范围内,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例如纯获利益的、与年龄、智力相适应的行为;超出其能力范围的行为,则效力待定。充5000元的行为明显超过了其能力范围,需要等法定监护人追认。
小王17岁买手机的行为是有效的,此时他属于已经满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所以他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有效的。
这下弄清楚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和对我们的影响了吧?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民事行为能力对我们日常生活有哪些影响呢
●民事行为能力对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有何影响
●民事行为能力与什么有关
●对民事行为能力的理解
●民事行为能力举例子
●民事行为能力分为哪几种,对民事法律行为有什么影响
●论述民事行为能力
●民事行为能力的特征
●民事行为能力对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有何影响
●民事行为能力的具体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