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交通事故不能调解,轻微交通事故如何申诉理赔

交通事故 编辑:施语佳

一、哪些交通事故不能调解

交通事故发生后,原则上可以进行调解处理,然而也存在着无法进行调解的特定情况:首先,如果当事人无法提供由于现场变动或证据灭失而导致交警无法查证交通事故真实情况的相关证明;其次,若当事人明确表示拒绝在事故认定书上签字确认;再者,当当事人对交通事故认定结果持有异议时;最后,若当事人明确表示不愿意接受由交通警察进行调解的处理方式等等。

二、轻微交通事故如何申诉理赔

如果发生了交通事故之后,所有者便可将受损车辆送往投保公司所指定的维修服务中心进行修复,该地通常享有对于车辆修理费用作出判定与评估的权利,使得维修机构能够协助进行索赔程序。

在此过程中,一般需要经历以下四个步骤以完成车辆的定损与理赔工作。

首先,需要检验相关证件,包括本车的行驶证、驾驶员的驾驶证、被保险人的身份证以及保户的保险单;其次,对损坏车辆进行详细检查,初步确定车辆受损部位,填写案件审批表,同时复印所有相关证件等;第三,进行拍照定损,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最后,按照案件审批表中的内容进行报案。

待修理完毕后,携带齐全的证件以及修车发票前往维修服务中心领取车辆,并委托维修服务中心代为办理索赔手续。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若当事人对于交通事故的事实及其原因没有异议,应在记录交通事故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对方当事人的姓名和联系方式、机动车牌号、驾驶证号码、保险凭证号码、碰撞部位等信息,并由各方共同签署确认后,方可撤离现场,自行协商解决损害赔偿问题。

若当事人对于交通事故的事实及其原因存在争议,则应立即向警方报案。

三、交通事故当事人责任确定标准

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进行详细深入的调查研究之后,将会对事件中的当事人的行为对于引起此次交通事故的影响以及他们自身的过错过错程度,来确定他们各自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

具体而言:如果是由于其中一方当事人的行为失当引发了交通事故,那么该方当事人就必须承担全部的法律责任;若当事人在事故发生后选择逃离现场,从而导致现场状况发生改变,证据丢失或湮灭,进而使得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无法准确地查明交通事故的真实情况,那么这些选择逃避的当事人也将承担全部的法律责任;而那些故意破坏、伪造现场,甚至毁灭证据的当事人,同样需要承担全部的法律责任。

如果是由双方或者多方当事人的行为不当共同引发了交通事故,那么根据他们各自行为对于事故发生的影响以及过错过错程度的大小,分别判定他们应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

最后,如果各方当事人都没有明显的行为不当,那么这就是一起纯粹的交通意外事故,各方当事人都无需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但是,如果有一方当事人故意制造了交通事故,那么另一方当事人则不需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一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来源:临律-交通事故当事人责任确定标准,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