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违法无效就是诈骗吗
合同违法无效并不等同于诈骗。
合同违法无效,指合同因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等法定情形,自始不具有法律效力。比如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或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合同,均会被认定无效。其核心在于合同本身不符合法律规定的生效要件。
而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公私财物的行为。在合同领域,合同诈骗表现为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从而与之签订并履行合同。
二者存在本质区别。合同违法无效可能是多种客观因素导致合同不符合法律规定,当事人不一定具有非法占有的主观故意;而诈骗强调的是主观上的故意欺诈和非法占有目的。所以,不能简单将合同违法无效认定为诈骗,需根据具体案件事实和证据,判断是否符合诈骗的构成要件。
二、电信诈骗行政财务怎么判
电信诈骗中行政财务人员的判刑,需依据其在犯罪中的具体情况判断。
若行政财务人员对诈骗行为完全不知情,只是履行正常财务行政职责,通常不构成犯罪,无需承担刑事责任。
若其明知是电信诈骗活动,仍为犯罪提供帮助,如管理诈骗所得资金、处理财务账目以掩盖犯罪行为等,可能构成诈骗罪的共犯。根据刑法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法院量刑时,会综合考虑行政财务人员在犯罪中的作用大小、参与程度、获利情况等因素。如果其在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属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三、被诈骗获利犯法吗怎么判
被诈骗获利是否犯法及如何判,需分情况来看。
若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因诈骗行为获利,本身并无主观故意参与诈骗,通常不构成犯罪。但应将获利返还,避免不当得利。
若明知获利源于诈骗行为,仍予以接受、使用或参与分赃等,可能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根据法律规定,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如果不仅参与分赃,还与诈骗分子事前通谋,为其提供帮助、出谋划策等,则会以诈骗罪的共犯论处。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合同违法无效的后果
●违法的合同无效
●违法行为导致合同无效
●合同因违法无效,取得的财产返还吗?
●合同违法但有效
●合同约定违法属无效
●合同违法无效的认定
●违法的合同无效
●违法的合同一律无效
●合同违反法律法规无效的认定
●电信诈骗行政财务怎么判的
●电信诈骗财务负什么责任
●电信诈骗财务人员怎么判刑
●电信诈骗财务最多赔偿
●电信诈骗行政案件标准
●电信诈骗企业
●电信诈骗涉案资金
●电信诈骗行政处罚
●电信诈骗会计
●电信诈骗会计有责任吗
来源:中国法院网-被诈骗获利犯法吗怎么判,被诈骗了犯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