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时自伤罪的刑事责任是什么?2025,战时自伤罪的刑事责任是什么
自伤罪的刑事责任为犯本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者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包括军官自伤、在紧要关头或重要岗位上自伤、以及造成严重后果等情况。
二、战时自伤罪犯适用的刑法量刑标准
按照法律规定战时自伤罪刑法的量刑标准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战时自伤罪是指军职人员在战争情况下或者在部队接受作战任务进行战斗动员后,由于畏惧战斗,贪生怕死,用自伤身体的手段逃避军事义务的行为。
一、构成战时造谣惑众罪既遂怎么判刑?
构成战时造谣惑众罪既遂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一般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战时造谣惑众罪是指军职人员在战争的情况下或者在部队接受作战任务进行战斗动员后,由于贪生怕死或者其他个人目的,故意制造谣言,在部队中散布怯战、厌战思想或恐怖情绪,动谣军心的行为。
二、战时临阵脱逃怎么处罚?
战时临阵脱处罚如下:
1、战时临阵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致使战斗、战役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战时临阵脱逃罪只要行为人在战场上、战斗中或临战状求下,实施逃离战斗岗位的行为,即构成犯罪;逃离部队罪的一般是在行为人逃离部队的事实发生以后,且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才构成犯罪。
三、中国对战时自伤罪的量刑标准?
中国对战时自伤罪的量刑标准是:一般犯罪情节的,会判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会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军官自伤的,在紧要关头或在重要岗位上自伤的,以及因自伤身体造成严重后果的等,是本罪的加重处罚事由。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刑法》第十四条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四百三十四条
战时自伤身体,逃避军事义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三、战时自伤罪认定定罪量刑分析
一、什么是战时自伤罪?
战时自伤罪(刑法第434条),是指军职人员在战时为了逃避履行军事义务而伤害自己身体的行为。
二、战时自伤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有哪些?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部队的作战利益和军人战时履行军事义务的秩序。我军担负着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和平劳动的光荣使命。在战时切实履行自己的军事义务,是每一名军人的神圣职责,也是对全体军人的共同要求。战时自伤身体的行为不仅使行为人丧失了履行军事义务的条件,逃避了军事义务;而且侵害了全体军人战时履行军事义务的秩序,影响部队的士气,削弱部队的战斗力,直接危及军队的作战利益。
(二)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战时自伤身体的行为。自伤身体指有意识地伤害自己的身体。伤害的部位、程度和方法,法律没有限制规定,因此,对自伤行为应作广义的理解。不论是伤害身体的哪一个部位,是造成轻伤还是重伤,是利用枪击、刀砍还是其他力法,是行为人自行伤害自己的身体,还是利用他人的故意或过失行为伤害自己的身体,均属自伤身体的行为。自伤身体的行为必须发生在战时。对于全局性战争,战时自国家发布战争动员起,至宣布战争结束止;对于局部性战争,战时自部队接受作战任务进行战斗动员起,至部队完成作战任务撤离战区战争结束止。
(三)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本法第450条所称的军人。
(四)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并具有逃避军事义务的目的。军事义务的范围很广,凡要求行为人实施的同战争有关的行动,均属军事义务。如临战准备、作战行动、战场勤务和其他各种作战保障活动等。履行军事义务是军人职责的具体体现,逃避军事义务则违背了军人的职责。
逃避军事义务,具有特定的范围。一般都是指逃避作战或者作战保障行为等,既包括作战义务,也包括战前应急训练、战场救护、火线运输保障等。逃避军事义务一词的限制,使本罪有了明确的犯意表示,不致于同因走火而过失误使自己身体的行为相混淆。
因此,如果行为人的自伤行为不是为了逃避军事义务,而是为了骗取荣誉或者其他目的,则不构成战时自伤罪。
三、司法实践中如何正确认定战时自伤罪?
(一)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
一是切实查明行为人是自伤还是误伤。误伤是行为人因过失而伤害自己的身体,这与战时自伤罪是故意伤害自己身体的主观特征不符,因此不能以战时自伤罪追究刑事责任。但在司法实践中,实施自伤的行为人为了逃避法律制裁,往往都把自己的行为说成误伤。对此,应认真分析行为人致伤前的表现,致伤的时间和环境,致伤的工具、部位和伤情,致伤后的言行等全案事实和情节,准确认定其性质。二是行为人是否具有逃避军事义务的目的。如果行为人自伤身体的目的不是为了逃避军事义务,而是为了骗取荣誉或掩盖失误,则不构成战时自伤罪。如有一名哨兵在站岗时睡觉,致使由其警卫的雷达被敌人破坏。该哨兵为了掩盖过错,减轻责任,向自己腿上连开两抢,谎称自己也被敌人打伤。这个士兵虽然实施了自伤行为,但因其不是为了逃避军事义务,而是为了掩盖过错,所以不能以战时自伤罪论处。
(二)本罪与军人违反职责罪中其他犯罪的竞合
行为人在实施投降、战时违抗命令、战时临阵脱逃、违令作战消极等犯罪时,可能会采取自伤身体的方法来达到犯罪目的,如行为人在被敌人包围的情况下自伤身体,以此来放弃抵抗,向敌人投降,或者行为人在部队向敌人发起冲击时自伤身体,以此来逃避随部队进攻敌人等。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人的自伤行为与其欲实施的其他犯罪行为发生竞合。对此应按照处理想象竞合犯的原则,以较重的罪名论处,不再定战时自伤罪,但应将自伤行为作为其他犯罪从重处罚的情节。
四、战时自伤罪如何处罚?
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情节严重,一般是指军官自伤的,在紧要关头或在重要岗位上自伤的,以及因自伤身体造成严重后果的等。
五、相关法条及司法解释
[刑法条文]
第四百三十四条战时自伤身体,逃避军事义务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四、战时自伤罪刑事责任应该怎么承担?
战时自伤罪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是:一般犯罪情节,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战时自伤罪在客观上表现为战士在战时自伤身体,逃避军事义务的情形。【法律依据】《刑法》第十四条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第四百三十四条战时自伤身体,逃避军事义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五、战时自伤罪可以追究什么刑事责任
根据刑法规定战时自伤身体,逃避军事义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聚众冲击军事禁区罪量刑标准是什么
聚众冲击军事禁区罪量刑标准:聚众冲击军事禁区,严重扰乱军事禁区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与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聚众扰乱军事管理区秩序,情节严重,导致军事管理区工作失败,造成严重损失的,对主要分子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与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二、严重玩忽军事职守罪既遂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平时犯擅离、玩忽军事职守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战时犯本罪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所谓造成特别严重后果,司法实践中,主要是指贻误重要战机,严重影响部队完成重要任务,造成部队人员重大伤亡,武器装备、军事设施、军用物资或者其他财产严重毁损,发生其他重要损害。
三、拒绝军事订货罪一般判几年
战时拒绝军事订货罪既遂一般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条的规定,战时拒绝或者故意延误军事订货,情节严重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刑法》第四百三十四条,战时自伤身体,逃避军事义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六、战时自伤罪解释
法律分析:有些士兵为了不参加战争,会进行自残。我国刑法对战时自伤罪的司法解释作出了明确的规定。通常情况下,触犯战时自伤罪的犯罪嫌疑人,自伤身体,逃避军事义务的,一般会被法院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如果犯罪情节严重的,那么犯罪嫌疑人通常会被法院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四百三十四条 战时自伤身体,逃避军事义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本站点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战时自伤罪的刑事责任是什么意思
●战时自伤罪的犯罪对象
●战场上自残犯什么罪
●可能构成战时自伤罪
●战时罪名有哪些
●军人在战时自伤身体
●战时创伤
●军人战时自伤罪
●可能构成战时自伤罪的情况是
●可能构成战时自伤罪的情况是
文章来源参考:【头条】2025战时自伤罪的犯罪对象,军人在战时自伤身体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我们的本网站以便快速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