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判刑以后什么条件可以假释
以下四大要素必须符合,方能申请假释:首先是主体条件,假释的适用范围仅限于被判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其中包括那些曾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并随后被减为无期徒刑或者有期徒刑的罪犯;其次是刑期条件,被判有期徒刑及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唯有在服完特定期限的刑罚之后,才有资格申请假释;第三点则是实质要件,即犯罪分子需要严格遵守监狱规章制度,积极接受劳动教养与教育改造,并且要确实展现出自我悔过之意,假释后也不会对公众再次造成威胁;最后一个限制条件指出,假释的申请人不得曾是累犯,且其所犯罪行必须非暴力性质,例如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同时,其刑期还需达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与无期徒刑。
二、假释到期了还需什么流程
假释考验期届满后之主要环节包括如下几项:首先是公开宣告,即在假释期终结之际,必须正式公之于众的向犯罪者本人及其居住地的群众团体、组织社团或所属单位宣示假释期已完结,同时表明其刑罚亦已圆满执行。
其次便是社区矫治的结束阶段。
伴随着假释期的终结,社区矫治也应顺理成章地告终,司法机关更应对此进行具有象征意义的解除社区矫治宣告仪式。
接下来是办理释放手续。
当假释期结束之后,犯罪者需亲自前往监狱办理释放手续,领取释放证书。
最后便是获取解除社区矫治证明书,这是社区矫治机构对矫正期满或获赦免的社区矫治对象所颁发的一份重要文件,它不仅标志着社区矫治工作的圆满完成,还将通知相关部门。
三、假释保证人还是保证金
假释无需缴纳保证金或提供保证人。
假释作为一种针对被判处有期徒刑及无期徒刑等较重刑罚的罪犯的司法制度,旨在通过罪犯在服刑期间遵守相关监规并积极接受改造和教育,展现出明显的悔过自新态度,确保其不再对社会造成威胁,从而有条件地将他们提前释放回归社会。
假释制度中已经包含了相应的监督机制,并不需要额外缴纳保证金或者提供保证人进行担保。
《刑法》第八十一条
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
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对犯罪分子决定假释时,应当考虑其假释后对所居住社区的影响。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判刑以后什么条件可以假释出狱
●判刑后什么情况下可以假释
●判了刑以后可以假释出来吗
●判刑后怎么可以假释
●被判刑了要怎么才能假释
●判刑后办理假释容易吗
●判刑假释的条件
●判刑后什么情况下可以假释
●判刑后可以假释要多少钱
●判刑之后假释的要求条件
●假释到期了还需什么流程审理
●假释到期了还需什么流程才能开庭
●假释到期需办理什么手续
●假释期满后怎么处理
●假释期满了需要什么手续
●假释到期需要拿释放证吗
●假释到期需要拿释放证吗
●假释期满之日什么意思
●假释期满之日什么意思
●假释期满后还执行管制吗
来源:头条-假释保证人还是保证金,假释保证金可以退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