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意毁坏财物罪的犯罪构成有哪些
故意毁坏财物罪主要看四点:
第一,这个罪侵犯的就是公共财产和私人财产的所有权;
第二,毁坏财物数量多、性质严重就可能被判刑;
第三,犯罪嫌疑人必须年满18岁并具有承担刑事责任的能力;
最后,这个罪名肯定是出于故意。
二、犯罪构成四要件与三阶层区别举例说明
该罪行的刑事法律意义上为三大层级:
1.构成要件的实然性或适格性:行为者的行径须完全满足盗窃罪的所有构成要件要求;
2.兼具特定法律规范上的违法性:即这种做法无疑构成对金融机构安全的威胁与破坏;
3.究责意义下的有责性:即此行为足以匹配盗窃罪的法定义务及相应处罚。
主要涉及到以下四个关键要素的确认:
1.犯罪行为实施者:即盗窃罪的行为主体;
2.犯罪行为的主观意图:即行为者在主观上具有明确的盗窃意图;
3.犯罪行为的客观表现形式:即行为者的行为在客观上完全符合盗窃罪的既定结果;
4.犯罪行为所侵犯的客体:即行为者的行为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盗窃后果。
在大陆法系的刑法理论中,犯罪构成体系被划分为三个递进式的层次,包括构成要件的适格性、违法性以及有责性。
一个行为若欲被认定为犯罪,除了其行为本身需完全符合相关罪名的构成要件外,行为者还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这一理论在判断某个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时,首先需要确定该行为是否符合某一罪名的构成要件(也称为构成要件的适格性)。
三、犯罪构成四要件与三阶层的区别在于
1、四个主要元素构成了犯罪!这就是犯罪构成要件。
它包含:
(1)犯罪分子,就是能承担刑事责任、做出危害行为的人或单位;
(2)犯罪对象,就是我们的刑法保护着却被坏事伤害的社会关系;
(3)犯罪心理,是做坏事的人对他自己的行为和后果的想法,包括目的和过错之类的;
(4)犯罪事实,就是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情,比如行为、结果、因果关系等等。
2、三个元素同样能构成犯罪哦!除了行为符合构成要件且违法外,行为人还要负责。
也就是说,犯罪需要满足三个条件:
(1)犯罪构成该当性,也就是行为要跟刑法里说的相符;
(2)违法性,就是说这个行为不仅要符合构成要件,还要是法律不允许的;
(3)有责性,就是能对满足前两个条件的行为人进行指责和惩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三条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故意毁坏财物罪的犯罪构成有哪些类型
●故意毁坏财物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如何处罚?
●故意毁坏财物罪严重吗
●故意毁坏财物罪是什么犯罪类型
●故意毁坏财物罪定罪量刑
●故意毁坏财物罪的立案标准
●故意毁坏财物罪的入罪标准
●故意毁坏财物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如何处罚?
●故意毁坏财物罪的量刑起点
●故意毁坏财物罪的犯罪构成有哪些
●犯罪构成四要件与三阶层区别举例说明
●犯罪构成四要件和三阶层的区别和意义
●犯罪四要件和三阶层的共性和差别
●犯罪构成四要素与三阶层理论
●犯罪构成要件三阶层四要素
●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和三阶层犯罪构成理论
●三阶层和四要件犯罪论体系对比分析
●犯罪构成四要件与两阶层
●犯罪构成三阶层的缺点
●论述犯罪构成阶层犯罪论体系和四要件体系相比的优越性
来源:中国法院网-犯罪构成四要件与三阶层的区别在于,犯罪构成四要素与三阶层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