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是否必须结案,交通事故致死怎样判刑

交通事故 编辑:方轩诺

一、交通事故是否必须结案

交通事故不一定必须结案。一般来说,交通事故处理有一定的流程和期限。在事故责任认定明确后,若双方对赔偿等事宜达成一致,且履行完毕,可视为结案。然而,如果双方在赔偿等方面存在争议,无法达成一致,可能需要通过诉讼等法律途径来解决,这种情况下案件就不会立即结案,直到诉讼程序结束并得到最终裁决。此外,若涉及到一些特殊情况,如肇事方逃逸后被抓获,也需要等相关法律程序完成后才能正式结案。所以,交通事故是否结案取决于事故的具体情况以及双方的处理方式。

二、交通事故致死怎样判刑

交通事故致死的判刑情况较为复杂,需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1. 一般情况下,如果是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2. 若属于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情形,致人死亡的,按照危险驾驶罪定罪处罚,处拘役,并处罚金。

3. 此外,如果交通事故是因不可抗力、意外事件等原因导致的,行为人不承担刑事责任。但在这种情况下,仍需对民事赔偿等问题进行处理。

三、交通事故证据怎么判定

交通事故证据的判定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现场勘查证据:包括事故现场的位置、车辆停放状态、碰撞痕迹等。这些证据能直观反映事故发生的过程和细节,如车辆碰撞部位的损坏情况,可推断出碰撞的角度和力量。

2. 证人证言:证人对事故发生经过的描述和观察到的情况。证人应尽可能客观、准确地提供信息,其证言需与其他证据相互印证,否则可能影响其证明力。

3. 书证:如交通事故认定书、医疗记录、车辆检验报告等。交通事故认定书是对事故责任的认定依据,医疗记录可证明伤者的伤情及治疗情况,车辆检验报告能确定车辆的技术状况等。

4. 电子数据:如监控视频、行车记录仪等。这些数据能清晰记录事故发生的瞬间及前后过程,具有较高的证明力,但需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总之,交通事故证据的判定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确保证据的客观性、真实性和合法性,从而为交通事故的处理提供可靠依据。

来源:临律-交通事故证据怎么判定,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