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是正品吗还是假货,自主品牌是正品吗阿迪达斯
大家好,由投稿人葛诺来为大家解答自主品牌是正品吗还是假货,自主品牌是正品吗阿迪达斯这个热门资讯。自主品牌是正品吗还是假货,自主品牌是正品吗阿迪达斯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什么是自主品牌是正品吗
没有实力抢占流量入口的中小电商,选择加入南极人抱团取暖。(南方周末记者 罗欢欢/图)
全文共5116字,阅读大约需要12分钟
无论是纸尿裤、甩脂机,还是玻璃杯、汽车坐垫,南极人都有正品吊牌出售。如果愿意开辟新类目,吊牌价格还能再优惠。
由于南极人、北极绒、俞兆林都是自己组货,基本上不存在品控环节。品牌方会要求授权工厂提供产品的质检合格证,而这些质检合格证淘宝上花费100元就可以购买。
南极电商的家纺经销商大多集中在南通叠石桥市场,经销商们大多是在市场上采货,贴上南极人商标。北极绒、俞兆林、恒源祥也都是类似的操作方式。
本文首发于南方周末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文 | 南方周末记者 罗欢欢
责任编辑 | 顾策
大屏幕上,吊牌销售数据实时滚动。
在北极绒位于上海市同济科技大厦的办公室里,每一面墙上都挂着数块这样的屏幕。销售排行榜实时刷新,无形的压力扑面而来,销售员加快了语速,“我们家吊牌最便宜,一万起步,不看出厂价统统一块二”。
在上海市天目中路,俞兆林公司的办公楼也是热闹非凡。来自全国各地的电商们占满了所有的会议室。正值年底续签的关键时刻,第二年的包销任务量以及吊牌的单价是双方谈判的重点。
大约十年前,叱咤上海滩的四大保暖服装品牌不约而同地砍掉了生产线,低调转型卖起了吊牌。
位于上海市金陵东路的恒源祥最先砍掉生产线,成为品牌授权模式的首创者,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经销商群体。临近年底最忙的时候,其招商热线已经无人值守。亲自登门也遭遇闭门羹,“业务员不在”。
作为恒源祥的跟随者,南极人把吊牌生意做到了极致,开创了全品类授权的先河。无论是纸尿裤、甩脂机,还是玻璃杯、汽车坐垫,南极人都有正品吊牌出售。如果愿意开辟新类目,吊牌价格还能再优惠。
仅仅依靠“南极人”商标品牌服务费,2017年南极电商创造了5.3114亿利润。
品牌授权发端于美国,如今已经发展成为全球产业。迪士尼就是品牌授权的鼻祖。要成为迪士尼认证的工厂,需要经过严格的迪士尼FAMA(生产授权申请流程表)验厂流程,内容细致到需要提供过去12个月考勤记录、工资表、劳动合同、消防演习记录等。成为迪士尼的授权商,门槛也不低,除了高达几十万美元的授权保证金,迪士尼还要求其在制造、经销或零售方面有最少五年的经验,在相关专业产品方面具有五年以上行业经验。
不过,上述四大保暖服装品牌与之不太一样。
1杀死那些“白品牌”张家超在广东经营一家服装家族企业,他并不懂电商,所有的运营都由弟弟张家坤负责。经营了五年自主品牌的旗舰店,2018年双十一期间,他们的自主品牌也打入过同类目排行的前十五名。即便如此,他仍然选择加入南极人。
他们生产的牛仔裤,在自家的天猫旗舰店两件售价79元。但挂上南极人吊牌后,在南极人专卖店两条售价129元。除去8元标费,多了42元利润。
家纺行业也是如此。一款名为“晚安”的四件套,南通叠石桥市场拿货价是98元,没有吊牌零售156元,贴上恒源祥商标后就能涨到238元。
“南极人不怕冷”“北极绒,地球人都知道”“恒源祥,羊羊羊”。这些十年前疯狂传播的电视广告,成就了南极人、北极绒、恒源祥的品牌知名度。
广告做得最响的恒源祥,最先砍掉了生产端,提出了联合体模式。上游向厂家授权,下游向经销商授权,恒源祥不生产产品,只运营品牌。
早在1991年,恒源祥就开始探索联合体模式。位于无锡藕塘的绒线厂最先拿到恒源祥的授权,它生产的绒线使用恒源祥的标志,利润分恒源祥一半。
到2007年,恒源祥已经发展了近百家上游工厂和两万多个下游经销网点,当年营业额3亿,其中收取的商标使用费就高达2.66亿,占到了公司收入的80%以上。
恒源祥不办工厂,不入股工厂,通过品牌授权的方式与加盟工厂共享利益,至今下游加盟工厂的数量稳定在100家左右。
河北保定市的浩阳毛巾公司就是恒源祥联合体中毛巾类目的一家加盟工厂,包佳欢是这家工厂的销售经理。她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原则上是一个类目只有一家工厂”。
2008年,南极人也转型为“品牌授权”模式,砍掉生产端和销售端,推出了“NGTT”南极人共同体商业模式。创始人张玉祥坦言是受到恒源祥启发,“基本参照恒源祥模式,与社会联盟结合体,在生产、销售、品牌上共同合作,搞现有一条龙服装企业”。
2012年,淘宝商城更名为天猫商城,大量线下品牌涌入线上。南极人和恒源祥也在此时发力电商,恒源祥入驻天猫,而南极人砍掉了所有线下渠道,专注于线上。
“品牌授权”与“电商”发生了化学反应。淘宝流量逐渐向品牌电商倾斜,缺少自主品牌的网店最省力的方式就是租品牌。
需求真正爆发是在2013年之后,天猫店铺采用邀请制,申请渠道收窄。没有品牌资源的电商只能求助于品牌方的授权。
同样是内衣品牌,猫人、三枪等品牌不对外授权,联合体模式的恒源祥、南极人、北极绒、俞兆林,公开对外招商。
2013年,为了入驻天猫,李浩楠承包了恒源祥联合体家纺工厂的天猫专卖店。这家位于南通市的工厂是恒源祥最早的一批联合体工厂。承包之后,李浩楠去恒源祥总部开过几次会议,明显感觉与南极人激进的风格不同,恒源祥并没有扩张的激情,仍保留着原有的国企作风。不到半年时间,不少南通叠石桥的中小商家就被南极人一一兼并,而他的恒源祥专卖店却始终不温不火。
与此同时,中小淘品牌、无品牌商品的空间不断遭到挤占。2013年保暖内衣掀起线上价格战。 经营过南极人专卖店的尹华华记得,2013年价格战期间,正常情况下工厂出厂价50元的保暖内衣,南极人经销商不得不以19.9元包邮的价格出售。依靠低价,南极人迅速抢占了市场并把守住了流量入口。
淘宝搜索保暖内衣,前面几页都是他们的产品,除非付费买广告位,否则其他商家很难出现在淘宝搜索页的前几页。
2015年,南极人发力家纺市场,几乎采用了同样的路数。李浩楠观察到,家纺市场也形成了类似保暖内衣的局面,品牌方把守了各个流量入口后,再逐步升价。
淘宝以销量为导向,月销量越高的店铺就有越好的搜索排名。品牌要跑得快,意味着开更多的店,增加更多营收。四大品牌转化率和客单价都更高,月销售数据也强于白品牌(依托淘宝起家的还未形成气候的自主品牌)。
四大品牌中,南极人扩张速度最快。2015年12月,其借壳上市更名为南极电商后,三年利润保持增长,其在2017年主营的电商品牌综合服务收入毛利约为96.46%,成为A股电商的毛利之王。
北极绒男装销售总监魏银海发现,店铺的数量是他们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以男装为例,我们才开了24家店铺,而南极人差不多有80家店铺。南极人女装也有40多家,北极绒才12家”。
按照天猫的政策,由于店铺数量已经达到饱和,2015年3月31日之后,北极绒、恒源祥、南极人等品牌的天猫店不再接受新店申请,只能去置换,关一家旧店才能开一家新店。
在此之前,南极人就已囤积了一大批天猫店铺,等到有客户上门了,再卖标送店铺。魏银海也曾建议公司自己开一批店铺,但老板不愿意投入人力财力去经营店铺,没有采纳。
南极人负责招商的工作人员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早期,一旦承诺购买多少量级以上的标费,就能够免费转让店铺,“开店的投入从标费中就可以得到回报”。
天猫店铺已经成为稀缺资源,再想入局唯一的办法是从别的经销商手中收购,目前一家普通的南极人男装专卖店价格已经涨到了150万元到200万元之间。
无所不在的屏幕,时时刻刻提醒着销售员,还有多少吊牌仍没有卖出去。(南方周末记者 罗欢欢/图)
打开任何一家上述四大品牌的天猫店,正品两字出现在每一个产品的介绍页面上,暗示它的品牌背书。绝大多数消费者并不知情的是,这些所谓的正品吊牌,都是商家买来的。
大量认证正品,为南极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利润。南极人2017年的财报显示,综合服务费收入为6.22亿元,同比增长35.28%,其中南极人品牌为5.3114亿。更早的时候,2015年是2.7亿,占总营收的70.29%,2016年是4.6亿,占总营收的88.22%。
南极人的销售员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他们的合作客户主要是两种,一种就是经销商即合作经销商,另一种是供应商,自己开工厂。前者为合作经销商,后者为授权经销商。
经销商只需要同工厂签订名义上的合同,就可以以工厂的名义去自主进货,购买南极人商标再销售。
亿统公司是南极电商的一家经销商,它和南极电商纠纷案的裁判文书显示,南极电商放权给亿统“自行寻找工厂生产南极人品牌女装,在天猫商城开设南极人女装旗舰店、在唯品会销售南极人品牌女装”。
目前,南极电商旗下全品牌授权生产商有846家,授权经销商3427家、授权店铺4442家。其中,南极人的家纺类目三年时间做到了行业第一。
南极电商的家纺经销商大多集中在南通叠石桥市场,经销商们大多是在市场上采货,贴上南极人商标。北极绒、俞兆林、恒源祥也都是类似的操作方式。
家住叠石桥市场的李浩楠,经常能看到这些品牌的经销商们推着三轮车去市场采货,在仓库贴牌再直接发货。
宁好家纺是叠石桥一家著名的网销厂家,一位销售员至今还记得,2017年双十一期间,南极人某家专卖店的经销商一口气下了几千套的四件套订单,都由他们贴牌代发,“通宵才打包好,每一个四件套中放一个吊牌,吊牌和包装袋都是经销商直接拿过来的”。
叠石桥多位商家都表示接到过这几家经销商的订单,采购量大的经销商会自己雇人贴牌,而采购量小的都是由商家代为贴牌代发。
标着官方直营的旗舰店也是如此,天猫旗舰店、京东旗舰店,甚至唯品会都是由合作经销商代为运营。
从无品牌的货认证为正品,经销商需要缴纳一笔商标使用费,标费的价格与品牌方的转化率成正比,买的人越多,价格越高。
南极人的男装转化率较高,标费大约就是产品出厂价的15%左右,例如50元出厂价的基础款,标费在8元左右。北极绒的品牌比较弱势,商标是1.2元一个,“买得多还可以优惠”。
四大品牌的授权门槛稍有不同。以天猫为例,恒源祥工厂需要缴纳100万元的保证金,南极人需要缴纳10万元保证金,俞兆林的保证金是5万,北极绒则不需要缴纳保证金。
另外就是包销额度。例如2018年一家南极人男装专卖店的销售目标就高达600万元,一旦获得授权就需要完成销量,并缴纳相应数额的标费,否则就算违约。北极绒门槛最低,一万元起步。各个类目根据销售情况,标费和保证金都会有所调整。
得到品牌方的授权后,品牌方会给经销商免费提供一些服务资源。南极人销售员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南极人总盘子大,能从阿里方面获得的资源也更多。免费的广告位和活动报名,这一切都是南极人免费向经销商开放。
聚划算商家倚天会是由行业最TOP的核心商家组成的核心联盟圈子。倚天会的成员享受阿里全系资源支持以及专属团队服务。成为倚天会会员的条件包括单期活动成交金额超过千万、淘系年销售额达到1亿元或主品牌为国际、国内知名品牌等。以单个经销商的实力几乎没有进入倚天会的可能,加入南极人之后,就有可能享受相应的服务。
南极人把吊牌生意做到了极致,开创了全品类授权的先河。(南方周末记者 罗欢欢/图)
3品控在哪里?2017年,南极人财报中排名第一的大客户,浙江尚纬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尚纬股份)承包了南极人的居家、小电器和个护类目。
作为南极人的经销商,尚纬股份因此摇身一变成了南极人吊牌的分销商。
尚纬股份负责招商的经理马泽峰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每年他们会从南极人拿到数千万的吊牌,再通过招商的方式把吊牌销售出去,“一般一家网店承诺拿货500万元,就可以拿到我们的授权”。吊牌的价格则需要看具体的产品,如果是他们希望打造的产品,吊牌价格可能还会低于南极人的进货价,而已经饱和的产品,价格也会相应提高。
他坦言尚纬股份实际上也是做经销,没有自己的工厂。与工厂的玩法不同,“我们不是为了跑多少量,而是要把利润做出来。不像工厂开的电商,那店可以不赚钱,但工厂能赚钱也可以。但是我们不一样,我们必须得赚钱,不赚钱明年就做不动了”。
加盟的经销商需要向尚纬股份支付一笔保证金,一年是15.3万元,完成了销售额就退还保证金,没有完成则会扣除。
尹华华是南极人最早一批经销商之一,她很惊讶南极人现在才开始做玻璃杯。多年前拿着现金去工厂门口等货的场面仍记忆犹新,“那个时候南极人的质量是真的不错”。
梁少峰是广东虎门一家中档保暖内衣厂的老板。经常有南极人的经销商找到他,合作生产一些廉价保暖内衣,都被他一口拒绝,“利润太薄了”。
看到南极人许多保暖内衣打出了49.9元的低价,他觉得不可思议,“运费、衣服车工、包装材料、工人费用,正常面料不可能做到这个价格,批发市场都做不到这个价格”。
据南方周末记者统计,2018年截至目前,南极人已经上了14次国家质监部门及地方消费者协会的不合格产品黑名单,从蚕丝被、内衣、棉服、童装、冲锋衣到电推剪、卷发器、按摩棒,其均有产品上质检黑榜。
其中有五次是原国家质检总局、现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进行的国检。实际上,国检抽检范围十分有限,进入过黑名单的产品,再进抽检的比例和频次更高。
与南极人类似,俞兆林、恒源祥、北极绒上黑榜的新闻并不鲜见。裁判文书网显示,恒源祥引发消费者维权的产品责任纠纷案件有14起。
质量问题缘于这些品牌的品控环节缺失。承包一家恒源祥天猫店的李浩楠,曾经对比过几家品牌的品控,由于南极人、北极绒、俞兆林都是自己组货,基本上不存在品控环节。品牌方会要求授权工厂提供产品的质检合格证,而这些质检合格证淘宝上花费100元就可以购买。
北极绒的销售人员甚至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如果经销商因为产品质量被查处,他们也会尽力配合经销商,该出具的证明都会帮忙出具,更不会处罚经销商。
李浩楠说,恒源祥的情况稍有不同,它仍旧保留了大量线下经销商,线下经销商基本上都是通过订货会订货,订货会上的产品有恒源祥进行质量把关。线上经销商则默许它从市场组货,前提是与工厂达成合作,以工厂的名义领取吊牌。
(应受访者要求,包佳欢、李浩楠、尹华华为化名)
自主品牌是正品吗还是高仿
近日,上海市青浦区检察院以涉嫌假冒注册商标罪、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非法制造注册商标标识罪对30余名被告人提起公诉。
这一犯罪团伙涉及勾结正品专柜柜员利用正品非法拆解制版、原材料生产制造、成品包袋生产加工、伪造正品销售单据、跨境分销“一条龙产业链”,涉案金额达1亿余元。
为达到以假乱真的目的,他们甚至在假冒包袋里植入芯片,通过扫描就可访问官网的正品链接,以此蒙骗消费者。
“产品链”齐全,从新款包具到五金配件一应俱全
2019年12月,公安机关在工作中发现,有人通过朋友圈常年对外销售疑似假冒LV品牌包袋。
深入侦查发现,该账号还对外销售LV包袋的五金配件,而且销量巨大。
顺藤摸瓜后,一个庞大的制假售假网络逐渐浮出水面。
在其四十多个窝点中,数量最多的就是包袋与五金制作的作坊。
经调查,杨其伟、杨其轩、杨其正、杨其慧兄妹四人被抓捕到案,他们均是假LV包袋皮料与五金的提供者。
从2015年开始,杨其伟兄弟三人合伙在广东省广州市一家五金皮料城租下一间档口,取名“长发皮业”,寓意“长长久久,生意兴隆”,专门从事鹿皮绒布、棉布等个体经营。
兄弟几人的生意做得很顺利,慢慢发展壮大,后因人手不足,又雇佣了四名员工从事销售。
到了2018年,陆续有客户上门询问能否制作带“LV”logo或棋盘格花样的PVC皮料,问的人多了,杨其伟有些心动,但杨其轩与杨其正心生胆怯,两人劝说大哥不要做这行。
杨其伟起初还听从两个弟弟的劝告,但家中妻子刚生下三胎,最大的孩子也上了初中,他心想自己也年将四十,不如借此机会大赚一笔,也算有所“作为”。
因此,杨其伟率先开始承接制作LV箱包皮料的生意,起初他从市场上买了PVC的底料,找人打印LV的老花或者棋盘格子,一共做了100多卷(每卷30米左右,宽度1米3左右),卖了十多卷后市场反响不好,存在掉色、花型不对的问题,这些料都烂在他的手上了。
之后他找到了自己亲戚杨春尚,2020年3月至同年7月14日,杨其伟将LV品牌标识的图案以及自有皮料提供给杨春尚进行加工,让杨春尚按照其提供的LV标识的图案喷涂在皮料上,共计打印蓝色、粉色等带有LV品牌标识的渐变色图案2300余码(每码可制作3个包袋)。
未料,这批假LV皮料销路异常火爆,杨其轩、杨其正兄弟最终也经不住诱惑,认为行事隐秘不会被发现,随即陆续“下场”,共同经营这一行当。
他们甚至将自己的小妹杨其慧也招揽过来,让其帮忙负责送货等相关事宜,而“长发皮业”内的几名员工也未能抵挡高工资与可观提成的诱惑,纷纷加入。
据“长发皮业”一名员工招供:“我是在‘LV’生意发展起来后被招进来的,从2019年5月起负责档口皮料的销售业务,原先就另有两名员工负责在档口开具皮料进、销货清单,一名负责档口裁剪皮料、布料和搬运工作,还有一名最资深的负责开具包袋布料的进、销货清单,同时根据几位老板的要求将制作假冒LV品牌包袋所需的皮料、布料对应型号绘制成图表以便客户挑选使用。”
这名名叫黄柏的年轻员工在2005年因贩毒被刑事拘留,后由深圳市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4年,刚刚出狱不久,就又跌入了这起特大制假售假案的深渊。
杨氏兄妹最大的客户之一是一名叫许忠义的包袋工厂老板,他在2018年5月至2019年7月共支付了49万余元货款用于采购仿制假冒LV品牌包袋的皮料,案发后,公安机关从许忠义处查获使用“长发皮业”提供的原材料所制作的计价值人民币1200万余元的假冒LV成品包袋。
据许忠义交代,他的包袋最远能卖到中东地区。
而此时的几位“杨老板”,在皮料的压印和激光打印之余又发展出了五金的精细加工和筛选生意,大量的皮料和五金堆放在他们档口与仓库内,他们特地与皮料城商议租仓库不签合同。
杨其伟交代说:“我也知道卖印有LV标识的皮料肯定是违法犯罪的,不签合同的话,如果仓库被警察查到,那警察应该也不会找到我。”自以为聪明的他们最终仍难逃法网。
里应外合,专柜柜员提供新款包袋内部资料
同在广东的林氏姐弟林学敏、林学达、林学纳三人也是这条制假售假链上的重要一环。
他们所负责的,就是在微信朋友圈内进行“推广”,与此同时,熟知消费者喜好与需求的他们也担负起了“选品”的“重责”。
为了提高销量,杨氏兄妹、许忠义与林氏姐弟打通了销售链,林学敏会先了解的最新的LV产品的信息,比如最新和最热门的款式,然后发给许忠义工厂,许忠义找杨氏兄妹定制所需的五金和皮料,杨其伟就去找商场内专柜的柜员将真包买回进行拆解,将仿制样板和全套原材料提供给许忠义,在工厂仿制生产完之后就会给林学敏等销售人员去销售。
然而从了解到新款,到拿到正品,再拆解制版,这其中耗时良久,该团伙考虑到假包要与真包一同上市,才能迎合那些试图赶在潮流第一线的“客户群”,遂着手将LV内部员工“拉下水”。
杨其伟瞄准了自己一直购买包袋的某商场柜员施云琴,为了制假,他已在施云琴处购买了十几个包袋。
几次接触后,施云琴最终同意加入,而后,杨其伟总能从施云琴处得到第一手的LV内部员工培训保密资料,这些资料中有尚未发售的新品款式,以及详细的图解,待拿到这些资料以后,他们再进行仿制,甚至能做到比正品更早上市。
在他们的皮具档口内,共搜查出了三十余个正品LV包袋,大小不一,从经典款到最新款一应俱全。
最终在他们的皮具档口内,共搜查出了三十余个正品LV包袋,大小不一,从经典款到最新款一应俱全。
自2018年4月起林学敏以房租冲抵工资的方式雇佣其22岁的侄女谢小丽为其售卖的仿冒LV包袋拍摄宣传照片、管理账目。
又将其日常用于卖货的微信号交予侄女黄筠筠管理使用,以帮助自己客户维护和代付调货款项,林学敏允许其使用该号在不影响原有客户的情况下自行揽客销售,所得获利充当工资。
又以每月4500元的工资雇佣另一侄女黄钰钰,为其打理两个微信小号,用以销售假冒LY 品牌包袋和售后修理的接待工作。
这一违法犯罪行为俨然被他们干成了一个“家族企业”。
林学敏等人除了自行售卖,也发展了众多“下家”,他们将成本仅100至200元的仿制包袋以每只300至500元价格大批量出售给一级经销商,一级经销商在加价40%后,以远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大肆批发、分销至全国多地,甚至销往境外。
自2018年至2020年,林学敏售假团伙向许忠义制假工厂购买仿冒LV包袋货款共计人民币71万元。
在林学敏位于广东省的住处,共当场查获没来得及卖出去的各式假冒LV包袋310个,市场正品价格高达1100万余元。
“自主研发”,假冒包袋植入NFC芯片
这一犯罪团伙在贯通“产业链”后,竟还开始思考如何“留住客户,提高竞争力”的问题,为了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以迷惑广大消费者,他们搞起“自主研发”。
据杨其正说:“这两年我看到市场上芯片包开始流行起来,我就看到网上有NFC门禁卡刷标签的教程,就自己试着把LV官网上的信息刷到NFC芯片里。”
经植入芯片的包袋,只要用手机对其扫描,就会跳转至LV品牌官网对该款包袋介绍的页面上去,众多没有深入研究了解的“小白”买家就被此效果所迷惑,从而确信这是正品。
杨氏兄妹研发成功后与许忠义、林学敏等人建立了“芯片群”,共同商议此项技术的运用。
他们以0.1元每个的价格购入一大批NFC芯片,将其植入包袋中,多余的就以0.2元每个的价格售卖给其他制假工厂。
杨其正将资料导入芯片的任务交给了自己的亲妹妹杨其慧,杨其正交给妹妹一部事先准备好的手机,并将需要导入到芯片的LV包袋型号发给她,型号有的是阿拉伯数字,还有的是字母加数字。
由杨其慧在淘宝上自己搜索相应的包袋款式图片,再登录手机上事先下载好的一个图标,找到相对应的型号链接网址,将手机的背面靠近芯片,过了大概十几秒的样子,手机会发出“滴”的声响,也标志着整个导入过程顺利完成。
这一流程,杨其正手把手地教会了杨其慧。
被问起完成一个“LV”包袋的芯片需要多长时间,杨其慧交代:“需要十几秒、二十几秒的样子,有快有慢的。”
仅仅一个小时,她一个人就能完成近150个包袋的芯片导入。
然而,令人诧异的是,据品牌权利人介绍,LV正品包袋没有此类NFC感应芯片,但凡能够使用手机NFC感应功能感应识别的包袋均为假冒仿制品。
一位不愿具名的奢侈品鉴定行业资深从业者坦言道:“这个团伙在包里装芯片,说实话,我不懂这是为什么,因为真的包袋是没有芯片的。”
细节“到位”,防尘袋、保养书等成套制作
制作、销售的链条已然打通,这个犯罪团伙依然没有停下“完善”的脚步,包袋已经“完美无缺”,他们就考虑起了辅料配件等细节部分。
家住广东省汕头市的被告人吴光在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后也交代了自己的罪行:“我负责的是辅料的加工,也就是防尘袋。2005年左右,我就开始经营皮具的防尘袋生意,这些防尘袋都是我从布料市场里面买了布料以后自己加工的。到2018年底,开始有人就通过微信及各种渠道问我做不做LV的东西,因为考虑到目前市场上的客户都会选择购买有国际大品牌的包袋,这样的生意也比较好做,所以我就开始慢慢接触有LV字样的辅料了。”
不久,吴光就发现制作假冒LV品牌的防尘袋确实有利可图,遂勾结同在广东省的张雄为固定“合作伙伴”,由吴光负责提供布料和涂刷LV字样的模版,张雄则负责制作加工,加工完成后,张雄会根据吴光提供的客户信息将防尘袋直接打包快递至客户处,其中最大的客户自然就是杨氏等人的团伙。
张雄以每个防尘袋0.5至0.6元的价格向吴光收取加工费,而吴光则以2至6元的价格售出。
截至案发,单单是吴光向张雄提供的布料价值就已达10万余元,数百万只“LV”防尘袋从这家面积仅15平方米的小作坊里源源不断流向市场。
不久之后,吴光发现真包往往配套齐全,他交代:“我经人介绍,微信添加了一个‘说明书’的男子,姓赵,具体印刷厂在哪里我不知道。”
这名赵姓男子就是专门制作包袋印刷品的,与该男子谈好价格后,吴光在他这里定制印有LV字样的质量保证书、保养书、名片等等,每套价格为0.4元,而他转头就以0.7至0.8元一套的价格随防尘袋一同卖出,利润可观,自此,整个LV包袋制版链全部完成,无数假冒包袋以包装精美、配套完整,甚至自带“防伪”芯片的姿态流入千万名世界各地的不知情的消费者手中。
2020年7月14日,警方在吴光住处查获假冒LV品牌名片1200张、信封3170个、感谢信800封、证书62400张、标签36000个、品牌标识数123690个;从张雄住处查获700个假冒LV防尘袋和1600个假冒LV防尘袋半成品、印染模板25个。
历经数月审查,检察机关认定该制假售假产业链中30余名被告人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而予以销售,数额巨大,其行为均已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应当以涉嫌假冒注册商标罪、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非法制造注册商标标识罪追究其刑事责任,遂批准逮捕。(文中涉案人员均为化名)
转自:方圆杂志
鞋子自主品牌是正品吗
来源:【青岛信网】
信网2月20日讯(记者 李鑫邦)“没想到鞋子还有‘三无’产品。”近日,家在青岛的郑先生就遇到了这一问题,自己在天猫商城“万沃旗舰店”购买了一双休闲鞋,但是在收到货后却发现,该鞋子与商品信息页面所展示的照片不符,并且包装盒内还没有合格证等相关信息,郑先生怀疑该鞋子为“三无”产品。针对该情况,淘宝的工作人员表示,针对消费者提出的“三无”一事,平台肯定会进行核实,同时消费者可以发起退货退款,平台也会予以支持,具体的解决方案也会反馈给消费者。
去年过年,郑先生在天猫商城“万沃旗舰店”看好了一双鞋子,“价格也不贵,标价299元,但是通过一系列活动后,实际只要付款69元就能买,这个价格也没有什么可犹豫的,就直接拍下了。”郑先生表示,让自己没想到的是,到货后实际上的鞋子与商品信息页面所展示的完全不符。
“首先包装盒都不一样,并且盒子里都没有任何的厂家信息,更别说厂名厂址、联系方式、合格证一类,一般来说,万沃的包装盒上都是有品牌商标的,我这个却没有。”他表示,自己收到的绿色鞋盒上只有“FASHION”字样,但是在商品详情页中,是一个粉色鞋盒,并且含有万沃的商标以及形象代言人,这种“一眼假”的情况,实在是让郑先生无法接受,随即便将问题反映给了“万沃旗舰店”客服,其工作人员却告诉郑先生,万沃是自主品牌,有注册商标,另外,如果商品存在问题,可以为其作出退货退款处理。
对于客服的回答,郑先生并不满意,“既然有注册商标,也不是‘三无’产品,那么为何实际收到会与商品详情中的不符?鞋盒中为什么也没有相关信息的展示?”郑先生表示,希望客服对此做出正面解释,也希望有关部门可以加大对“三无”产品的监督,以此来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为了解情况,信网联系了万沃旗舰店客服,就该问题客服好似机器人一般,只表示售卖的保证为正品,完全可以放心购买。
随后,信网又联系了淘宝官方客服,其工作人员称,有关消费者提出的“三无”问题,平台肯定会进行核实,此前也给出消费者“退款不退货”及邮寄一双新鞋的处理办法,但是该消费者拒绝了,所以之后也会协商具体的解决方案,重新反馈至消费者。
针对上述问题,山东雅君律师事务所的郭铁钧律师认为,如果商家存在隐瞒产品来源或故意不提供产品来源的情况,以此提供不符合约定的产品,那么就有消费欺诈的嫌疑,消费者可以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相关规定,要求商家进行退一赔三,若赔偿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
青岛市消费者协会的工作人员表示,若产品不具备生产日期、生产厂家、质量合格证,那么就是俗称的三无产品,是不符合《产品质量法》的,消费者若遇到此类情况,可以尽快反馈至12315,或者向当地的市场监督管理局进行举报处理。
本文来自【青岛信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自主品牌是正品吗知乎
视频加载中...
网购“蓝月亮”收到“蓝月壳”?这些“擦边球”真的算自主品牌吗?
近日,河北廊坊一女生花10元网购洗衣液到货后发现是“蓝月壳”。据李同学称,室友怎么才花10元网购了一瓶洗衣液,另外一个室友自己买的一小瓶都15元了,到货后细看才发现商家遮挡了商标。
在网上流传的截图中,商家表示,蓝月壳是正品,质量非常好,不好用包退换。
记者亲测:“蓝月亮”相关模仿品牌鱼龙混杂
记者在一家售卖“篮目竞”洗衣液的店铺中咨询,也得到了“篮目竞”是自主品牌、正品并“支持七天无理由退货”的答复。
“篮目竞”商家称其为自主品牌
随后,该商家还告诉记者,厂家在河北,生产符合标准,但是记者在详情页并未看到任何品牌信息和生产信息。
记者又询问了一家商品图片显示为“蓝净亮”的店铺,商家则表示,发货发的是“蓝月亭”,厂家是在山东,记者进一步询问是哪家工厂生产时,对方则不予回复。
“蓝净亮”的店铺称只有“蓝月亭”
在一个包装酷似蓝月亮的商品下,记者咨询时,对方则理直气壮地表示,“这哪里像蓝月亮啊?浣伊人品牌蓝月星光系列”。
然而,在该商品的详情页,都未提及“浣伊人品牌”。
评论:模仿其他品牌诱导消费应及时制止
自主品牌是指由企业自主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
很显然,不管是“蓝月壳”“篮目竞”还是“蓝净亮”,在名称和包装上都与蓝月亮有着较高的相似度,明显并非商家所宣称的“自主品牌”。
商家表示,不是只有大品牌才好用。然而,不少网友认为,产品好不好用、便不便宜是一回事,商家在经营、宣传过程中,有没有将产品信息完整无误地传达给消费者,这是另一回事。
查看网友言论,“康帅傅”“雷碧”“粤利粤”等商标名频频出现,大部分消费者都见过这些山寨货。常见并不意味着正确,这种商家诱导消费者消费的行为应及时制止。
商家用标语遮挡住了“壳”字的下半部分,是典型蹭品牌“蓝月亮”知名度与流量的行为,以迷惑性字眼误导消费者购买;“篮目竞”“蓝净亮”等尽管未遮挡品牌标志,宣传自己是自主品牌、正品,外包装却与蓝月亮极度相似,也是一种“打擦边球”、涉嫌违法的行为。
广东伟伦律师事务所主任、省人大常委会监督司法咨询专家曾学智表示,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六条及第十八条有明确规定,“经营者不得实施下列混淆行为,引人误认为是他人商品或者与他人存在特定联系:(一)擅自使用与他人有一定影响的商品名称、包装、装潢等相同或者近似的标识……经营者违反本法第六条规定实施混淆行为的,由监督检查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商品。违法经营额五万元以上的,可以并处违法经营额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经营额或者违法经营额不足五万元的,可以并处二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
傍名牌固然可以提升销量,但一旦被查处,就会面临相应的法律责任。
【记者】王越莹
【实习生】李松瑾
【作者】 王越莹
南方探针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自主品牌是正品吗还是假货,自主品牌是正品吗阿迪达斯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