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情诈骗会坐牢吗,诈骗介绍人是诈骗吗

刑事辩护 编辑:熊子

一、不知情诈骗会坐牢吗

不知情参与诈骗通常不会坐牢。认定诈骗罪,要求行为人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和诈骗故意。若确实不知情,不符合诈骗罪主观要件,不构成犯罪。

司法实践中,判断是否“不知情”需结合具体情况。比如行为人的认知能力、行为方式、交易习惯等。若有证据证明行为人根据正常认知能力和当时情况不可能知晓行为性质,即使客观上参与诈骗行为,也不构成犯罪。

但如果本应意识到行为可能是诈骗,却因疏忽大意没有意识到,有可能构成过失犯罪。不过我国刑法中诈骗罪属于故意犯罪,不存在过失诈骗。

若有证据表明开始不知情,后来知晓却继续参与,就可能构成诈骗罪。一旦认定构成犯罪,会依据诈骗金额、情节严重程度等量刑,可能面临坐牢处罚。总之,不知情诈骗一般不坐牢,关键看主观是否存在故意。

二、诈骗介绍人是诈骗吗

诈骗介绍人是否构成诈骗,需依据具体情形判断。

若介绍人主观上明知实施诈骗行为,还从中协助、参与策划,或积极促使诈骗行为达成,即便未直接实施诈骗行为,也可能构成诈骗罪共犯。比如,介绍人清楚某项目是诈骗骗局,却向他人介绍并夸大收益,吸引他人参与受骗,就应承担相应刑事责任。

若介绍人不知对方实施诈骗,仅出于好意或正常社交进行介绍,未参与诈骗的谋划与实施,主观上无诈骗故意,则通常不构成诈骗罪。但介绍人可能因未尽到合理审查义务,在民事方面承担一定责任,如赔偿部分损失。

判断诈骗介绍人是否构成诈骗,关键在于其主观是否存在故意,以及是否参与诈骗行为。一旦有证据证明介绍人有诈骗故意且参与其中,就会按诈骗罪共犯处理。

三、诈骗820元怎么判

一般来说,诈骗820元未达到诈骗罪的立案标准,通常不会以诈骗罪进行刑事处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诈骗罪的入罪标准通常在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各地区会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规定的数额幅度内,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

不过,诈骗820元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依据该法第四十九条,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具体的处罚会结合实际的案情,如诈骗的手段、是否存在多次诈骗等情节,由公安机关依法进行裁量。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不知情诈骗会坐牢吗知乎

不知情诈骗会坐牢吗判几年

不知情诈骗怎么处罚

不知情诈骗会坐牢吗怎么判

不知情诈骗罪的立案标准

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诈骗会判刑吗?

不知情诈骗罪拘留多少天

不知情诈骗会坐牢吗判几年

不知情诈骗罪判刑

不知情的情况下犯了诈骗罪

诈骗介绍人是诈骗吗

诈骗介绍人是诈骗吗怎么判

诈骗介绍人是诈骗吗知乎

诈骗介绍人有罪吗

诈骗介绍人的严重性

诈骗罪介绍人如何定罪

诈骗案中的介绍人怎么处理

诈骗案介绍人需要赔钱吗

诈骗案介绍人会刑拘吗

诈骗罪介绍人算从犯吗

来源:临律-诈骗820元怎么判,诈骗800元怎么定罪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