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遗弃婴儿致死算不算故意杀人2025,丢弃死婴会犯法吗

刑事辩护 编辑:魏光明

一、父母遗弃婴儿致死算不算故意杀人2025,父母遗弃婴儿致死算不算故意杀人

父母遗弃婴儿致死可能构成故意杀人罪或遗弃罪,应受相应刑事处罚。《刑法》规定对无独立生活能力者拒绝扶养者最高可处五年有期徒刑。

二、丢弃死婴会犯法吗

一、丢弃死婴会犯法吗1、丢弃死婴是否会犯法,视情况而定:(1)如果确实是因为死婴而抛弃,一般不构成犯罪;(2)但是如果抛弃时,婴儿还有生命体征,则涉嫌故意杀人罪。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一条 【遗弃罪】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第二百六十条之一【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患病的人、残疾人等负有监护、看护职责的人虐待被监护、看护的人,情节恶劣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有第一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二、遗弃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1、侵犯的客体是被害人在家庭成员中的平等权利;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对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应当扶养而拒不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3、主体为特殊主体,必须是对被遗弃者负有法律上的扶养义务而且具有抚养能力的人;4、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三、遗弃婴儿致死是什么罪

法律分析:遗弃致使被害人死亡的,涉嫌构成遗弃罪或者故意杀人罪,遗弃罪是指“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是一种纯正的不作为犯罪,其与故意杀人罪的区别在于主观方面的不同,生命所面临的的危险是否紧迫,生命对作为义务的依赖程度,以及行为人履行义务的难易程度。遗弃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当主观故意已经超出了仅仅是遗弃小孩的范畴,是一种明显的故意杀人,且造成了小孩死亡的严重后果,因此这种行为超出了遗弃罪的范畴,而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 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 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四、把孩子给遗弃致死了,遗弃致人死亡构成故意杀人吗?

遗弃致人死亡不一定算故意杀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的规定: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遗弃罪与故意杀人罪是有区别的:

1、犯罪主观方面不同。从主观故意上讲,遗弃罪是履行扶养义务的行为人企图通过遗弃达到逃避或向他人转嫁由自己承担的扶养义务的目的;故意杀人罪的主观故意则是剥夺他人的生命。因此,如果行为人企图通过遗弃达到向他人转嫁本由自己承担的扶养义务的目的,则其行为构成遗弃罪;如果行为人企图以不履行扶养义务的行为方式达到杀害婴儿或神智不清、行动不便的老人的目的,则其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

2、客观要件不同。遗弃罪在客观方面一般是将被害人遗弃于能够获得救助的场所,如他人家门口、车站、码头、街口等。故意杀人罪在客观方面则是将婴儿或行动困难的老人放置于不能获得救助的地方,例如,将婴儿遗弃在深山沟内;将神志不清、行动困难的老人遗弃在野兽出没、人迹罕至的荒野,等等。

故意杀人的故意如何认定

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他人死亡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即为故意。故意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直接故意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以及明知必然发生危害结果而放任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又可分为两种情况,即明知可能和明知必然。

间接故意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所谓放任,是指行为人对于危害结果的发生,虽然没有希望、积极地追求,但也没有阻止、反对,而是放任自流,听之任之,任凭、同意它的发生。

间接故意包括三种情况:

(1)为了追求一个合法的目的而放任一个危害社会的结果发生;

(2)为了追求一个非法的目的而放任另一个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发生;

(3)在突发性案件中不计后果,动辄捅刀子的情形。

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区别

(1)认识因素有所不同,直接故意包括明知可能和明知必然两种情况,间接故意只有明知可能一种情形;

(2)对危害结果发生的意志因素明显不同。间接故意是放任结果发生,即听之任之、满不在乎,容认、同意危害结果的发生;直接故意的意志因素是希望结果发生或明知道必然发生的情况下放任结果发生。

(3)特定危害结果发生与否,对两种故意及其支配之下的行为定罪的意义也不同;

(4)直接故意的主观恶性大于间接故意。故意杀人的动机是多种多样和错综复杂的。常见的如报复、图财、奸情、拒捕、义愤、气愤、失恋、流氓动机等。动机可以反映杀人者主观恶性的不同程度,对正确量刑有重要意义。

五、父母遗弃婴儿算不算故意杀人

父母遗弃婴儿导致其死亡的行为是可能构成故意杀人罪的,也可能构成遗弃罪,应当受到相应的刑事处罚。《刑法》规定,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违反赡养义务责任的法律规定

违反赡养义务责任的法律规定: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构成遗弃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遗弃罪是指对因年老、年幼、患病或其他原因而没有生活来源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应当扶养而拒绝扶养的行为。

二、什么情况下才构成遗弃罪

构成遗弃罪要符合下列条件:

1、客体侵犯了被害人在家庭成员中的平等权利;

2、客观方面,对于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应当予以扶养,拒绝扶养,情节恶劣;

3、主体是对被遗弃者有法律扶养义务且有抚养能力的人;

4、主观上知道自己应该履行扶养义务,拒绝扶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条

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第五条

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第二百六十一条

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六、遗弃致人死亡怎么定罪

法律分析:1、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2、遗弃致人死亡属于情节恶劣的行为,应当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护法》 第四十七条 暴力干涉老年人婚姻自由或者对老年人负有赡养义务、扶养义务而拒绝赡养、扶养,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五十二条 第四款对未成年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依照刑法第一百八十三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本站点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父母遗弃婴儿判几年

父母遗弃婴儿犯法吗

遗弃导致婴儿死亡

父母遗弃婴儿警察会管吗

父母遗弃子女罪案例

父母遗弃孩子,孩子有义务赡养吗

父母丢弃婴儿是什么罪名

父母弃婴违法吗

遗弃婴儿致死是什么罪

父母遗弃婴儿会判刑吗

文章来源参考:【头条】2025父母遗弃婴儿犯法吗,父母遗弃孩子,孩子有义务赡养吗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我们的本网站以便快速找到!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