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纵走私罪会被追究什么刑事责任2025,构成放纵走私罪怎么判刑?

刑事辩护 编辑:戴婉晨

一、放纵走私罪会被追究什么刑事责任2025,放纵走私罪会被追究什么刑事责任

放纵走私罪的刑事责任为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情节特别严重者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构成放纵走私罪怎么判刑?

法律分析:如果系海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放纵走私,情节严重在,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情节特别严重在,则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法律依据:《刑法》

第四百一十一条 【放纵走私罪】海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放纵走私,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三、如何认定放纵走私罪

法律分析:(一)区分本罪与非罪的界限 如果行为人主观上不是明知,而是由于其业务知识、经验不足,或者是调查研究不够充分,工作作风不够深入,思想方法简单等造成认识偏颇而发生的错误行为,即使造成一定危害后果的,一般也不构成犯罪,如果情节严重或者造成重大后果而构成其他犯罪的,应以其他相应犯罪论处。

(二)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且具有徇私目的 如果出于过失,玩忽职守而致走私行为得以放纵,或者没有徇私目的,而滥用职权放纵走私的,则只有给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损失时才能构成犯罪,但也不是本罪,而是构成玩忽职守罪、滥用职权罪等。

(三)共同犯罪 行为人如与走私犯罪分子相互勾结,利用职权为走私犯罪分子提供方便,构成犯罪的,则应以走私罪的共犯论处。

(四)区分本罪与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界限 存在以下明显的区别:

1、主体不同。本罪主体仅限于海关工作人员;而后者则为行政执法人员,包括前者在内但比前者广泛得多。

2、客观方面不同。本罪表现为徇私舞弊,放纵走私,情节严重的行为;而后者则表现为徇私舞弊,对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不移交,情节严重的行为。显然,本罪一般是纯正的不作为,即对走私行为完全不采取措施,予以放纵;后者则对走私行为作了处罚,只不过是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而未移交。

3、对象不同。本罪对象为走私分子,既可以是具有走私行为但不构成走私犯罪的一般违法分子,又可以是走私犯罪分子;而后者则必须是走私犯罪分子,否则,即不可能构成其罪。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四百一十一条 海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放纵走私,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四、放纵走私罪既遂一般判几年

法律分析:海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放纵走私,情节严重的,一般对其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是指放纵重大的走私犯罪分子;多次放纵走私、放纵走私给国家造成特别巨大的经济损失等。

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一十一条规定:海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放纵走私,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五、追诉放纵走私罪的标准多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一十一条规定了追诉放纵走私罪的标准,包括放纵走私犯罪、损失达10万元以上、3起以上放纵走私、具有索取或收受贿赂情节以及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放纵走私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客体要件、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逃汇罪与走私罪的区别在于客体对象、适用范围和客观表现。

法律分析

一、追诉放纵走私罪的标准多少

追诉放纵走私罪的标准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一十一条规定,放纵走私罪,是指海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违反法律规定,明知是走私行为而予以放纵,使之不受查究,情节严重的行为。

1.放纵走私犯罪的;

2.因放纵走私致使国家应收税额损失累计达10万元以上的;

3.放纵走私行为3起次以上的;

4.放纵走私行为,具有索取或者收受贿赂情节的;

5.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一十一条

海关工作人员询私舞弊,放纵走私,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放纵走私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海关监管制度。海关是国家的进出境监督管理机关。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海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放纵走私,情节严重的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即海关工作人员。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是出于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徇私舞弊行为是违反有关法律规定的,明知自己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而对这种后果的发生持希望或者放任的态度。过失不构成本罪。

三、逃汇罪和走私罪的区别

1.逃汇罪的客体是国家的外汇管理制度,其与进出口贸易及其关税无关;而走私罪的客体则是对外贸易管制。

2.逃汇罪对象仅限于外汇;走私罪的对象却比本罪广泛得多,它包括外汇在内的一切禁止或限制进出境的货物与物品或者应当缴纳关税的货物及物品。

3.客观表现也不同。

结语

放纵走私罪的标准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一十一条规定,包括放纵走私犯罪、损失累计达10万元以上、放纵走私行为3起次以上、具有索取或者收受贿赂情节以及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构成要件包括侵犯国家海关监管制度的客体、海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放纵走私的客观表现、海关工作人员作为特殊主体的主体要件以及故意的主观要件。与逃汇罪相比,放纵走私罪的客体是对外贸易管制,对象包括禁止或限制进出境的货物与物品或应缴纳关税的货物及物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二节 走私罪 第一百五十六条 与走私罪犯通谋,为其提供贷款、资金、帐号、发票、证明,或者为其提供运输、保管、邮寄或者其他方便的,以走私罪的共犯论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二节 走私罪 第一百五十五条 下列行为,以走私罪论处,依照本节的有关规定处罚:

(一)直接向走私人非法收购国家禁止进口物品的,或者直接向走私人非法收购走私进口的其他货物、物品,数额较大的;

(二)在内海、领海、界河、界湖运输、收购、贩卖国家禁止进出口物品的,或者运输、收购、贩卖国家限制进出口货物、物品,数额较大,没有合法证明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二节 走私罪 第一百五十七条 武装掩护走私的,依照本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私的,以走私罪和本法第二百七十七条规定的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罪,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六、如何认定放纵走私罪?

法律分析:

(一)区分本罪与非罪的界限 如果行为人主观上不是明知,而是由于其业务知识、经验不足,或者是调查研究不够充分,工作作风不够深入,思想方法简单等造成认识偏颇而发生的错误行为,即使造成一定危害后果的,一般也不构成犯罪,如果情节严重或者造成重大后果而构成其他犯罪的,应以其他相应犯罪论处。

(二)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且具有徇私目的 如果出于过失,玩忽职守而致走私行为得以放纵,或者没有徇私目的,而滥用职权放纵走私的,则只有给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损失时才能构成犯罪,但也不是本罪,而是构成玩忽职守罪、滥用职权罪等。

(三)共同犯罪 行为人如与走私犯罪分子相互勾结,利用职权为走私犯罪分子提供方便,构成犯罪的,则应以走私罪的共犯论处。

(四)区分本罪与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界限 存在以下明显的区别:

1、主体不同。本罪主体仅限于海关工作人员;而后者则为行政执法人员,包括前者在内但比前者广泛得多。

2、客观方面不同。本罪表现为徇私舞弊,放纵走私,情节严重的行为;而后者则表现为徇私舞弊,对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不移交,情节严重的行为。显然,本罪一般是纯正的不作为,即对走私行为完全不采取措施,予以放纵;后者则对走私行为作了处罚,只不过是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而未移交。

3、对象不同。本罪对象为走私分子,既可以是具有走私行为但不构成走私犯罪的一般违法分子,又可以是走私犯罪分子;而后者则必须是走私犯罪分子,否则,即不可能构成其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四百一十一条 海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放纵走私,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本站点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放纵私欲的原因在哪里?贪行种种污秽是指什么?

放纵私欲是什么意思

放走罪犯是什么罪

放纵违法犯罪行为的罪名

放纵他人犯罪

放纵的后果是什么

文章来源参考:【头条】2025放纵私欲是什么意思,放纵的后果是什么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我们的本网站以便快速找到!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