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退休年龄演变,中国退休年龄是多少岁2023年
大家好,由投稿人傅雪乐来为大家解答中国退休年龄演变,中国退休年龄是多少岁2023年这个热门资讯。中国退休年龄演变,中国退休年龄是多少岁2023年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退休年龄规定
2025年起,法定退休年龄到底是多少岁呢?新版法定退休年龄一览表,一起来看看。
01
男职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一览表
根据《国务院关于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办法》规定:
从2025年1月1日起,男职工法定退休年龄每四个月延迟一个月,逐步延迟至六十三周岁。
具体的男职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对照表如下图所示⬇️
02
女职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一览表
一、原法定退休年龄为五十五周岁的女职工
根据《国务院关于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办法》规定:
从2025年1月1日起,原法定退休年龄为五十五周岁的女职工法定退休年龄每四个月延迟一个月,逐步延迟五十八周岁。
二、原法定退休年龄为五十周岁的女职工
根据《国务院关于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办法》规定:
从2025年1月1日起,原法定退休年龄为五十周岁的女职工,法定退休年龄每二个月延迟一个月,逐步延迟至五十五周岁。
03
如何区分女工人与女干部?
其实,这个问题的核心在于如何区分女职工是管理岗还是非管理岗。
根据各地的规定来看,女职工退休时是管理岗位还是非管理岗位主要由企业确定:
江苏省:
根据江苏省2022年执行的《江苏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施办法》,其中就规定,企业应当按照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和本单位的岗位目录,确定女职工所从事岗位的性质。
女职工从事的岗位性质发生变动时,应及时通过签订岗位变动协议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等合法有效形式确定,并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报变更岗位性质信息。
四川省:
根据《四川省劳动厅印发〈四川省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川劳办〔1996〕19号)第五条47项规定,工人岗位、干部岗位的划分由用人单位确定。
劳动合同岗位界定模糊或劳动合同丢失的,可采取证明事项告知承诺,承诺其工作岗位情况。若承诺单位或参保人作出不实承诺的,将承担不实承诺法律责任。
在司法实践中,法院对女职工退休年龄认定标准,可能与人社部门存在差异。由于此类争议涉及的女职工往往在本单位工龄较长、工资水平较高,一旦被认定违法终止,单位需要支付的赔偿金数额颇为可观。
所以,在实务中,企业可以通过以下4种方式,明确女职工岗位性质和退休年龄,提前避免劳动纠纷。
一、确定员工退休时间
2025年起,延迟退休政策按照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的原则正式执行,根据员工年龄的不同,延迟退休年龄时间有所不同。
企业每年年初统计当年已达到或将要达到最低缴费年限且达到原法定退休年龄的职工,并初步确定达到法定退休年龄、需要通过延迟退休留用的职工,提前与该部分职工书面确认是否申请提前或同意延迟退休,以统筹确定当年的招聘计划、岗位与工作安排计划。
二、明确岗位性质
劳动合同是人社部门以及法院认定员工岗位性质的重要依据。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中明确约定员工岗位性质是否属于管理人员。
在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员工的岗位性质发生变化的,建议用人单位还需要以书面形式明确变更后的岗位及岗位性质,例如劳动合同变更书、岗位协议等。
用人单位还可以岗位管理办法等制度作为认定岗位性质的依据,但此类制度涉及员工切身利益,需要经过民主程序制定并向员工公示。
三、核查员工异议
用人单位在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为由终止与女职工的劳动合同前,需要审慎确定女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不能仅依据自身用工管理角度判断员工岗位是否属于管理岗,还需要听取员工的异议。
如女职工对此提出异议,认为自己属于管理岗位延迟退休年龄应为58周岁,则单位需要对此进行核实。
单位需要向人社部门咨询、核实员工情况是否属于年满55周岁退休的情形。
如女职工对此未提出异议,则单位应当要求女职工向单位提交书面退休申请,一方面作为女职工对延迟退休年龄为55周岁认可的证据;另一方面在为女职工办理退休手续时,对于“非管理岗”女职工年满55周岁退休的,人社部门也要求提交其本人的退休申请。
四、通过退休预审进一步降低风险
有的地区已经实行退休预审,比如北京地区,预审最长可以提前一年进行。
单位可以通过向人社部门沟通办理退休预审,取得人社部门对退休年龄、条件确认的材料后,再终止劳动合同,进一步规避违法终止的风险。
来源:人社部网站、51社保网等
(内蒙古晨报)
中国退休年龄变化了几次
2025年起,法定退休年龄到底是多少岁呢?新版法定退休年龄一览表,一起来看看。
01
男职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一览表
根据《国务院关于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办法》规定:
从2025年1月1日起,男职工法定退休年龄每四个月延迟一个月,逐步延迟至六十三周岁。
具体的男职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对照表如下图所示⬇️
02
女职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一览表
一、原法定退休年龄为五十五周岁的女职工
根据《国务院关于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办法》规定:
从2025年1月1日起,原法定退休年龄为五十五周岁的女职工法定退休年龄每四个月延迟一个月,逐步延迟五十八周岁。
二、原法定退休年龄为五十周岁的女职工
根据《国务院关于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办法》规定:
从2025年1月1日起,原法定退休年龄为五十周岁的女职工,法定退休年龄每二个月延迟一个月,逐步延迟至五十五周岁。
03
如何区分女工人与女干部?
其实,这个问题的核心在于如何区分女职工是管理岗还是非管理岗。
根据各地的规定来看,女职工退休时是管理岗位还是非管理岗位主要由企业确定:
江苏省:
根据江苏省2022年执行的《江苏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施办法》,其中就规定,企业应当按照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和本单位的岗位目录,确定女职工所从事岗位的性质。
女职工从事的岗位性质发生变动时,应及时通过签订岗位变动协议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等合法有效形式确定,并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报变更岗位性质信息。
四川省:
根据《四川省劳动厅印发〈四川省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川劳办〔1996〕19号)第五条47项规定,工人岗位、干部岗位的划分由用人单位确定。
劳动合同岗位界定模糊或劳动合同丢失的,可采取证明事项告知承诺,承诺其工作岗位情况。若承诺单位或参保人作出不实承诺的,将承担不实承诺法律责任。
在司法实践中,法院对女职工退休年龄认定标准,可能与人社部门存在差异。由于此类争议涉及的女职工往往在本单位工龄较长、工资水平较高,一旦被认定违法终止,单位需要支付的赔偿金数额颇为可观。
所以,在实务中,企业可以通过以下4种方式,明确女职工岗位性质和退休年龄,提前避免劳动纠纷。
一、确定员工退休时间
2025年起,延迟退休政策按照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的原则正式执行,根据员工年龄的不同,延迟退休年龄时间有所不同。
企业每年年初统计当年已达到或将要达到最低缴费年限且达到原法定退休年龄的职工,并初步确定达到法定退休年龄、需要通过延迟退休留用的职工,提前与该部分职工书面确认是否申请提前或同意延迟退休,以统筹确定当年的招聘计划、岗位与工作安排计划。
二、明确岗位性质
劳动合同是人社部门以及法院认定员工岗位性质的重要依据。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中明确约定员工岗位性质是否属于管理人员。
在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员工的岗位性质发生变化的,建议用人单位还需要以书面形式明确变更后的岗位及岗位性质,例如劳动合同变更书、岗位协议等。
用人单位还可以岗位管理办法等制度作为认定岗位性质的依据,但此类制度涉及员工切身利益,需要经过民主程序制定并向员工公示。
三、核查员工异议
用人单位在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为由终止与女职工的劳动合同前,需要审慎确定女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不能仅依据自身用工管理角度判断员工岗位是否属于管理岗,还需要听取员工的异议。
如女职工对此提出异议,认为自己属于管理岗位延迟退休年龄应为58周岁,则单位需要对此进行核实。
单位需要向人社部门咨询、核实员工情况是否属于年满55周岁退休的情形。
如女职工对此未提出异议,则单位应当要求女职工向单位提交书面退休申请,一方面作为女职工对延迟退休年龄为55周岁认可的证据;另一方面在为女职工办理退休手续时,对于“非管理岗”女职工年满55周岁退休的,人社部门也要求提交其本人的退休申请。
四、通过退休预审进一步降低风险
有的地区已经实行退休预审,比如北京地区,预审最长可以提前一年进行。
单位可以通过向人社部门沟通办理退休预审,取得人社部门对退休年龄、条件确认的材料后,再终止劳动合同,进一步规避违法终止的风险。
来源:人社部网站、51社保网等
中国退休年龄多少岁拿社保
#发优质内容享分成#
各位辛苦打拼的朋友们,注意啦!2025 年,社保政策迎来了一波对咱们养老生活影响深远的调整,这可是关系到每个人 “钱袋子” 和退休生活的大事,咱得好好唠唠。人社部发布的政策明确了一系列变化,从今年 1 月 1 日起,全新的退休年龄标准正式启动,渐进式退休方案不再是纸上谈兵,实实在在地走进了我们的生活。
先来说说男同胞们。一直以来,男性法定退休年龄是 60 周岁,这个规定在 2025 年依旧保留,但退休时间的调整方式有了新花样。从今年开始,每四个月退休时间就往后延迟一个月。这么一步步来,最终男职工的退休年龄会逐步攀升到 63 周岁。比如说,1980 年出生的男性朋友,按照老黄历,2040 年就能光荣退休,开启悠闲生活了。但新规一落地,不好意思,还得再多奋斗三年,2043 年才能正式告别工作岗位。这背后可不是随便拍脑袋决定的,随着社会发展,人均寿命不断延长,老年人口占比越来越高,养老金的支出压力与日俱增。为了让养老金 “蓄水池” 能够长期稳定供水,保障大家退休后都有安稳的养老钱拿,渐进式延迟退休就成了必然选择。
再把目光转向女职工。情况相对复杂些,有两种不同的调整路径。原本法定退休年龄为 50 周岁的女职工,从 2025 年 1 月 1 日起,每两个月退休时间延迟一个月,最终会延迟到 55 周岁退休。而那些原本 55 周岁退休的女职工,每四个月延迟一个月,最终要工作到 58 周岁才能退休。以 1981 年出生、原法定退休年龄 50 周岁的女职工为例,原本 2031 年就能开启退休生活,如今却要多干五年,到 2036 年才能如愿。这也是综合考虑女性平均寿命、劳动力市场等多种因素后的结果,目的同样是维持养老金体系的可持续性。
除了退休年龄,养老保险最低缴费年限也在调整计划之中。2025 年伊始,最低缴费年限暂时维持 15 年的现状。但到了 2030 年 1 月 1 日,情况就不一样了。从这一年起,每年最低缴费年限会增加 6 个月,逐渐从 15 年过渡到 20 年。简单来讲,2030 年最低缴费年限变为 15.5 年,2031 年就是 16 年,就这样逐年递增,直到统一为 20 年。不仅如此,从 2025 年 3 月 1 日起,部分地区出台新规,如果年满 60 周岁但养老保险缴费不足 15 年,不能像以前那样一次性补足 15 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了。得先办理延后缴费,一直到年满 65 周岁,才有资格办理一次性趸缴,之后才能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这么做是为了鼓励大家在工作期间持续缴纳养老保险,积累足够的养老金储备,保障退休后的基本生活,同时维护整个养老金制度的公平性,避免有人 “钻空子”。
面对这些变化,我们该怎么应对呢?对于年轻的朋友们,要赶紧重视起养老规划这件事。日常多关注社保政策的风吹草动,按照新规定按时足额缴纳社保,千万别出现中断缴费的情况。要知道,社保缴费年限和缴费金额直接决定了未来养老金的领取水平,一旦中断,很可能让自己的养老金 “缩水”。要是经济条件允许,不妨考虑购置一份商业养老保险,给自己的养老生活加一层 “保险”,退休后能有更多资金用于享受生活。
对于临近退休年龄的朋友,得仔细算算自己的养老保险缴费年限。要是发现年限不够,得提前做打算。赶紧去了解当地政策,看看有没有其他合法途径能满足最低缴费年限要求,有些地方或许允许补缴一定费用来增加年限。要是只能选择延后缴费,那也得提前规划好这几年的生活,合理安排收支,确保生活质量不受太大影响。
总的来说,2025 年社保政策在退休年龄和缴费年限方面的调整,短期内可能会给大家带来一些挑战,比如工作时间延长、缴费压力增加。但从长远来看,这是为了构建一个更加稳固、可持续的养老保障体系,让我们在退休后能过上有尊严、有质量的生活。大家一定要主动去了解这些政策,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合理规划自己的养老生活。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对这些社保调整的看法和疑问,咱们一起交流交流。
信源网站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官网(http://www.mohrss.gov.cn/ )
目前中国退休年龄
关于退休,还有这些问题要清楚
退休就能领到养老金吗?
如果你只缴了10年的社保,退休后能领取养老金吗?
不能领取。根据社保法相关规定,要想退休后按月领取养老金,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养老保险累计缴满15年,二是达到法定的退休年龄。
不管你是参加的职工养老保险,还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都要累计缴满15年才能领取养老金,这是硬性条件。
提前退休能足额领到养老金吗?
特殊工种提前退休,能足额领到养老金。因病提前退休,养老金会相应减发。
提前退休相较于正常退休,一是少交了几年的养老保险,养老金自然比正常缴纳的人少。
二是因病提前退休会减少基础养老金。
三是每年退休金调整的时候,有一部分是根据缴费年限来调整的,所以年限越长每年涨的就越多,缴费少的会逐渐拉开差距。
众所周知,现阶段的养老金是根据个人账户资金和基础养老金的多少决定的,正所谓“多缴多得,少缴少得”。如果你想要提前退休,那也意味着你的养老金将会减少。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综合中国劳动保障报 (设计:徐德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工人日报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中国退休年龄演变,中国退休年龄是多少岁2023年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