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付款保函怎么办理,预付款退还的法律规定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于安一

预付款保函怎么办理,预付款退还的法律规定

大家好,由投稿人于安一来为大家解答预付款保函怎么办理,预付款退还的法律规定这个热门资讯。预付款保函怎么办理,预付款退还的法律规定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预付款是啥意思

来源:环球网

案例背景: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更多人注重追求生活的品质,尤其在餐饮、健身、理发、美容、教育培训等服务领域兴起预付费消费热潮,不少商家则看重这一商机利用“充值送福利、办卡更优惠”的营销策略吸引消费者,然而当众多消费者交易付款后,迎来的却是付款即负债的现实困境:大量门店关门,实控人连夜跑路,职业背债人兴起等,网络上大量的新闻案例报道:

2019年,浩沙健身突然关闭北京、上海、南京等地上百家门店,涉及数十万会员未退还会费(人均数千至上万元),同时拖欠员工工资及供应商款项。

2020年,优胜教育全国上千家校区集中关停,家长预缴的数十亿元学费无法退还,部分教师工资被拖欠。

2025年1月7日,母婴品牌爱家月子中心被曝全国多家门店闭店,涉及上海、苏州、无锡等地,涉及消费者700余人。

2025年2月8日,飞灵街舞在北京的四家门店闭店停业,涉及学员600余人。还有更多的机构闭店,成千上万消费者维权面临种种困境,苦不堪言。

2024年6月6日,为了应对预付费方式的消费乱象,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预付式消费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预付费司法解释》”)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专家学者们纷纷展开讨论,积极建言献策,该解释主要针对经营者收取预付款后多次或者持续向消费者兑付商品或者提供服务产生的纠纷,对合同格式条款、七日无理由退款、责任承担主体、合同解除等方面做出了具体规定,为消费者面临预付费维权指明了方向。

案例详情:

王某准备为自己的孩子小王报名英语早教班,报名当天销售人员Amy老师告知店内正在搞活动,预交2万元课时费还多赠送五节课,当天现场缴纳还可以再打八八折,王某带着小王试听了一节课非常满意,加上Amy老师的热情推荐,王某心动之下,综合考虑后支付了2万元课时费,未签订服务合同。

该开始,小王每周正常上课,早教机构也无异样,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班主任老师在家长群发通知表示上课老师生病了,课程顺延一周;又过了一周,班主任老师在家长群里通知有关部门例行检查,课程再顺延一周;到了第三周规定的上课日期马上就要来临,家长们询问是否正常上课,此时,才发现联系不上老师,家长给老师几天前发的信息也一直没有回复,家长纷纷去培训机构查看时,早教机构大门紧锁,人去楼空,玻璃门上贴着一张因培训机构半年未付租金,出租人要求尽快支付租金并解除租赁合同的通知,家长们这才知道早教机构“跑路了”。

于是有家长立刻报警,警察前来登记了家长与孩子的身份信息以及剩余未消费的金额,但未予刑事立案。部分家长准备起诉,但又认为诉讼时间过长,举证困难,标的额较小,诉讼后能否顺利执行不确定性较强,耗费时间精力,因此,事情至今未得到实际解决。

律师分析:

近年来预付式消费频发,主要表现为经营者收取预付款后因经营恶化停止服务且拒绝退费,结合司法实践,律师提出如下风险防范和权利救济。

首先是缔约选择阶段与履约过程监控。消费者在选择预付费方式时,核查商户的存续时间,选择设立时间较长,口碑较好的商户,消费者可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公司经营情况、涉诉情况,并注意单次充值金额不超过《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限额;优先选择余额可随时退还的方式。;在服务期内,消费者仍要敏锐警觉,及时发现商家不能正常经营的迹象,例如上述案例中,第一次停课的原因是老师生病了,家长如果留心询问别的班级上课情况或许就能发现异常,早发现早解决。

其次是权利救济实施途径。如果确实发生商家已经无法正常经营的状况,积极采取补救措施,勇于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包括查询消费的转账记录、联系商户场地的出租者、明确商户信息;还可以寻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或其他有关行政部门的帮助,尝试通过监管部门联系商家双方进行调解,或拨打12315反映投诉。

最后必要时消费者还可以采取诉讼方式,并申请网络查控,申请人民法院保全经营者财产,防止财产被转移或隐匿,保障后续生效判决文书得以顺利执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消费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以及综合判断是否构成刑事犯罪。

律师总结指出,预付费消费模式在提升交易效率、优化消费体验的同时,也暗藏诸多潜在风险。消费者应秉持理性消费理念,审慎甄别经营主体资质,优先选择信誉良好、运营规范的优质商家。对于各类“充值返利”“限时折扣”等促销话术,需保持清醒认知,警惕“高额让利”背后的资金链风险。消费者应当建立风险意识,切莫因短期利益诱惑陷入长期权益受损的被动局面。

律师介绍:周晓丽,北京周泰律师事务所律师。

预付款保函

鲁法案例【2025】118

(图源网络 侵删)

案情简介

2021年6月,楚某在某儿童摄影工作室办理了摄影会员服务并预交了1099元摄影费用,为其子女购买了1套摄影服务,服务期限为3年。某儿童摄影工作室系在山东省莱阳市注册成立的个体工商户,其经营范围包含儿童摄影服务、婴儿游泳洗澡服务。
2022年7月,某儿童摄影工作室因经营不善,不再继续开展摄影业务,楚某在双方约定的拍摄期间内去过工作室2次,第一次工作室称升级装修,装修好了以后会通知,第二次称转给某婚纱摄影了。
楚某找到某婚纱摄影要求拍摄时,某婚纱摄影答复不再接受委托拍摄,导致楚某一直未完成拍摄。后楚某多次联系某儿童摄影工作室,被告知其已经不再经营。同年,某儿童摄影工作室因未依照规定期限公示年度报告,被莱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列入异常企业。
楚某遂向法院提起诉讼,以某儿童摄影工作室未履行摄影义务为由,要求其全额退款1099元,并由对方承担诉讼费用。

法院审理

本案的争议焦点为预付卡消费服务合同中,由于商家闭店导致服务义务无法继续履行的,是否应返还消费者预付款以及商家给予消费者折扣后应返还预付款具体金额的认定问题。
对于是否应返还预付款项的问题,原告楚某与被告某儿童摄影工作室之间虽未订立书面合同,但原告楚某提供了被告某儿童摄影工作室为其出具的带有被告某儿童摄影工作室印章的付款票据及与之相应的微信付款凭证,用以证实双方的服务合同关系已然成立。原告楚某还提供了其与被告某儿童摄影工作室的聊天记录,用以证实被告并未履行相应的服务义务且无法再继续提供相应摄影服务。
被告某儿童摄影工作室因经营不善,不再继续开展摄影业务,因自身过错不能继续为原告楚某提供摄影服务,导致双方的服务合同目的已经无法实现,原告楚某并无过错,被告应当依法返还原告预缴的摄影费用。
对于应当返还的金额认定,被告某儿童摄影工作室为招揽顾客,以预缴费享折扣名义,为原告办理了价值1599元的摄影套餐。原告楚某提供的微信缴费证明可证实,其实际预缴费金额为1099元,因而退还金额应以实际付款金额为准,原告楚某要求某儿童摄影工作室返还剩余摄影费1099元的诉求于法有据。
莱阳法院依法作出判决:被告某儿童摄影工作室于判决生效后十日内返还原告楚某1099元。判决作出后,双方均未提起上诉,现判决已生效。

法官说法

本案中,原告楚某向被告某儿童摄影工作室充值预付款1099元用以购买其子女的摄影服务,双方之间虽未订立书面合同,但已实际形成了服务合同关系。后因经营不善等各种原因,导致被告闭店不再经营,原告办理的预付摄影服务已无法继续履行,其剩余1099元尚未使用。

原告以消费过程中保留的较为完整的消费记录及消费票证为据,在与被告沟通无果后及时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依法认定本案为服务合同关系,虽案涉金额较小,但依据原告提供的消费佐证及与被告沟通的微信聊天记录,最终法院依法判决被告将1099元预存摄影费用全额返还,保障了消费者权益不受损害。

法官提醒,事后救济均不如事先防范。消费者在办理预付卡之前,要理性消费、拒绝不必要的超前消费、谨慎把关商家的经营能力(如营业执照年限、企业年报、舆论报道、注册资本、商家声誉等)。

在办理预付卡时,尽量签订书面协议,仔细阅读协议中的各项条款,不轻信商家的口头承诺,以防遇到纠纷后出现责任不清的问题,对于霸王条款勇于说“不”。

在支付预付款项时,核对好收款方名称是否与经营者名称一致。付款之后,留存好与经营者签订的合同、发票等相关凭证。

近年来,提前缴费、预缴充值等“预付式消费”日渐兴起,经营者以办卡享折扣、充值送好礼等方式,向消费者承诺额外优惠,吸引消费者以整存零取方式享受到更多服务。经营者采取这种经营方式,可以长期锁定一定规模的固定消费人群,尽快收回前期投入,因此这种消费方式受到了许多经营者的极力推广。但这种消费方式,需要消费者前期投入资金,导致消费行为被长期“捆绑”,消费者因此承担了办卡容易退款难、预付钱款打水漂、加盟商店无法使用等合同履行风险与隐患。

预付式消费的实质是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建立的合同关系,不管是服务合同关系,还是买卖合同关系,均受相关法律法规约束,很多时候消费者对于此类小额充值选择不再追究,这既直接损害了消费者权益,也不利于消费市场的规范。本案的妥善解决,对于规范预付消费市场、切实保障消费者权益有着积极意义。

更多信息,长按|扫描二维码
关注©山东高法

编写:窦泽杰
来源:烟台中院
编辑:马聪聪










大法官访谈 | 山东高院院长霍敏:坚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的司法担当,以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

离婚后房屋归一方,房贷还要共同承担吗?

法官教你写“两状”⑩|物业服务合同纠纷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使用指引

预付款英文

案例背景: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更多人注重追求生活的品质,尤其在餐饮、健身、理发、美容、教育培训等服务领域兴起预付费消费热潮,不少商家则看重这一商机利用“充值送福利、办卡更优惠”的营销策略吸引消费者,然而当众多消费者交易付款后,迎来的却是付款即负债的现实困境:大量门店关门,实控人连夜跑路,职业背债人兴起等,网络上大量的新闻案例报道:

2019年,浩沙健身突然关闭北京、上海、南京等地上百家门店,涉及数十万会员未退还会费(人均数千至上万元),同时拖欠员工工资及供应商款项。

2020年,优胜教育全国上千家校区集中关停,家长预缴的数十亿元学费无法退还,部分教师工资被拖欠。

2025年1月7日,母婴品牌爱家月子中心被曝全国多家门店闭店,涉及上海、苏州、无锡等地,涉及消费者700余人。

2025年2月8日,飞灵街舞在北京的四家门店闭店停业,涉及学员600余人。还有更多的机构闭店,成千上万消费者维权面临种种困境,苦不堪言。

2024年6月6日,为了应对预付费方式的消费乱象,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预付式消费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预付费司法解释》”)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专家学者们纷纷展开讨论,积极建言献策,该解释主要针对经营者收取预付款后多次或者持续向消费者兑付商品或者提供服务产生的纠纷,对合同格式条款、七日无理由退款、责任承担主体、合同解除等方面做出了具体规定,为消费者面临预付费维权指明了方向。

案例详情:

王某准备为自己的孩子小王报名英语早教班,报名当天销售人员Amy老师告知店内正在搞活动,预交2万元课时费还多赠送五节课,当天现场缴纳还可以再打八八折,王某带着小王试听了一节课非常满意,加上Amy老师的热情推荐,王某心动之下,综合考虑后支付了2万元课时费,未签订服务合同。

该开始,小王每周正常上课,早教机构也无异样,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班主任老师在家长群发通知表示上课老师生病了,课程顺延一周;又过了一周,班主任老师在家长群里通知有关部门例行检查,课程再顺延一周;到了第三周规定的上课日期马上就要来临,家长们询问是否正常上课,此时,才发现联系不上老师,家长给老师几天前发的信息也一直没有回复,家长纷纷去培训机构查看时,早教机构大门紧锁,人去楼空,玻璃门上贴着一张因培训机构半年未付租金,出租人要求尽快支付租金并解除租赁合同的通知,家长们这才知道早教机构“跑路了”。

于是有家长立刻报警,警察前来登记了家长与孩子的身份信息以及剩余未消费的金额,但未予刑事立案。部分家长准备起诉,但又认为诉讼时间过长,举证困难,标的额较小,诉讼后能否顺利执行不确定性较强,耗费时间精力,因此,事情至今未得到实际解决。

律师分析:

近年来预付式消费频发,主要表现为经营者收取预付款后因经营恶化停止服务且拒绝退费,结合司法实践,律师提出如下风险防范和权利救济。

首先是缔约选择阶段与履约过程监控。消费者在选择预付费方式时,核查商户的存续时间,选择设立时间较长,口碑较好的商户,消费者可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公司经营情况、涉诉情况,并注意单次充值金额不超过《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限额;优先选择余额可随时退还的方式。;在服务期内,消费者仍要敏锐警觉,及时发现商家不能正常经营的迹象,例如上述案例中,第一次停课的原因是老师生病了,家长如果留心询问别的班级上课情况或许就能发现异常,早发现早解决。

其次是权利救济实施途径。如果确实发生商家已经无法正常经营的状况,积极采取补救措施,勇于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包括查询消费的转账记录、联系商户场地的出租者、明确商户信息;还可以寻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或其他有关行政部门的帮助,尝试通过监管部门联系商家双方进行调解,或拨打12315反映投诉。

最后必要时消费者还可以采取诉讼方式,并申请网络查控,申请人民法院保全经营者财产,防止财产被转移或隐匿,保障后续生效判决文书得以顺利执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消费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以及综合判断是否构成刑事犯罪。

律师总结指出,预付费消费模式在提升交易效率、优化消费体验的同时,也暗藏诸多潜在风险。消费者应秉持理性消费理念,审慎甄别经营主体资质,优先选择信誉良好、运营规范的优质商家。对于各类“充值返利”“限时折扣”等促销话术,需保持清醒认知,警惕“高额让利”背后的资金链风险。消费者应当建立风险意识,切莫因短期利益诱惑陷入长期权益受损的被动局面。

律师介绍:周晓丽,北京周泰律师事务所律师。

预付款能不能退回来

(图源网络 侵删)

案情简介

2021年6月,楚某在某儿童摄影工作室办理了摄影会员服务并预交了1099元摄影费用,为其子女购买了1套摄影服务,服务期限为3年。某儿童摄影工作室系在山东省莱阳市注册成立的个体工商户,其经营范围包含儿童摄影服务、婴儿游泳洗澡服务。

2022年7月,某儿童摄影工作室因经营不善,不再继续开展摄影业务,楚某在双方约定的拍摄期间内去过工作室2次,第一次工作室称升级装修,装修好了以后会通知,第二次称转给某婚纱摄影了。

楚某找到某婚纱摄影要求拍摄时,某婚纱摄影答复不再接受委托拍摄,导致楚某一直未完成拍摄。后楚某多次联系某儿童摄影工作室,被告知其已经不再经营。同年,某儿童摄影工作室因未依照规定期限公示年度报告,被莱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列入异常企业。

楚某遂向法院提起诉讼,以某儿童摄影工作室未履行摄影义务为由,要求其全额退款1099元,并由对方承担诉讼费用。


法院审理

本案的争议焦点为预付卡消费服务合同中,由于商家闭店导致服务义务无法继续履行的,是否应返还消费者预付款以及商家给予消费者折扣后应返还预付款具体金额的认定问题。

对于是否应返还预付款项的问题,原告楚某与被告某儿童摄影工作室之间虽未订立书面合同,但原告楚某提供了被告某儿童摄影工作室为其出具的带有被告某儿童摄影工作室印章的付款票据及与之相应的微信付款凭证,用以证实双方的服务合同关系已然成立。原告楚某还提供了其与被告某儿童摄影工作室的聊天记录,用以证实被告并未履行相应的服务义务且无法再继续提供相应摄影服务。

被告某儿童摄影工作室因经营不善,不再继续开展摄影业务,因自身过错不能继续为原告楚某提供摄影服务,导致双方的服务合同目的已经无法实现,原告楚某并无过错,被告应当依法返还原告预缴的摄影费用。

对于应当返还的金额认定,被告某儿童摄影工作室为招揽顾客,以预缴费享折扣名义,为原告办理了价值1599元的摄影套餐。原告楚某提供的微信缴费证明可证实,其实际预缴费金额为1099元,因而退还金额应以实际付款金额为准,原告楚某要求某儿童摄影工作室返还剩余摄影费1099元的诉求于法有据。

莱阳法院依法作出判决:被告某儿童摄影工作室于判决生效后十日内返还原告楚某1099元。判决作出后,双方均未提起上诉,现判决已生效。


法官说法

本案中,原告楚某向被告某儿童摄影工作室充值预付款1099元用以购买其子女的摄影服务,双方之间虽未订立书面合同,但已实际形成了服务合同关系。后因经营不善等各种原因,导致被告闭店不再经营,原告办理的预付摄影服务已无法继续履行,其剩余1099元尚未使用。

原告以消费过程中保留的较为完整的消费记录及消费票证为据,在与被告沟通无果后及时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依法认定本案为服务合同关系,虽案涉金额较小,但依据原告提供的消费佐证及与被告沟通的微信聊天记录,最终法院依法判决被告将1099元预存摄影费用全额返还,保障了消费者权益不受损害。

法官提醒,事后救济均不如事先防范。消费者在办理预付卡之前,要理性消费、拒绝不必要的超前消费、谨慎把关商家的经营能力(如营业执照年限、企业年报、舆论报道、注册资本、商家声誉等)。

在办理预付卡时,尽量签订书面协议,仔细阅读协议中的各项条款,不轻信商家的口头承诺,以防遇到纠纷后出现责任不清的问题,对于霸王条款勇于说“不”。

在支付预付款项时,核对好收款方名称是否与经营者名称一致。付款之后,留存好与经营者签订的合同、发票等相关凭证。

近年来,提前缴费、预缴充值等“预付式消费”日渐兴起,经营者以办卡享折扣、充值送好礼等方式,向消费者承诺额外优惠,吸引消费者以整存零取方式享受到更多服务。经营者采取这种经营方式,可以长期锁定一定规模的固定消费人群,尽快收回前期投入,因此这种消费方式受到了许多经营者的极力推广。但这种消费方式,需要消费者前期投入资金,导致消费行为被长期“捆绑”,消费者因此承担了办卡容易退款难、预付钱款打水漂、加盟商店无法使用等合同履行风险与隐患。

预付式消费的实质是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建立的合同关系,不管是服务合同关系,还是买卖合同关系,均受相关法律法规约束,很多时候消费者对于此类小额充值选择不再追究,这既直接损害了消费者权益,也不利于消费市场的规范。本案的妥善解决,对于规范预付消费市场、切实保障消费者权益有着积极意义。

来源:石家庄普法融媒宣传中心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预付款保函怎么办理,预付款退还的法律规定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