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过拘役的人会判实刑吗
我国法律无“实刑”这一说法,它其实是民间称呼。
实质上需在监狱服刑才算实刑。
被判处拘役者须在监狱或其他看守地服刑,故拘役为实刑。
与缓刑相对,拘役是五大主刑之一,剥夺罪犯短期人身自由,进行劳动改造,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
若被判拘役的犯罪分子,犯罪情节轻微且认罪态度好,确认不会危害社会,可获缓刑。
也就是说,因犯罪人具体情况不同,拘役并非全为实刑,亦有可能是缓刑。
二、判拘役未执行会怎么样吗
判拘役可不需马上收监。
依规,法院若判定拘役,条件吻合则可不必收监,而是选择监外执行。
这是因为被判有期徒刑、拘役的犯人原本应该在监狱等地服刑,但因特殊情况,不宜在这些地方执行刑罚,因此采取的一种替代措施。
监狱、看守所如有暂予监外执行的建议,应将副本抄送给检察院。
检察院也有权向决定或批准机关提出书面意见。
决定或批准暂予监外执行的机关必须将决定抄送给检察院。
如果检察院认为暂予监外执行不当,应在收到通知后一个月内将书面意见提交给决定或批准机关,后者收到意见后应立即重新审查决定。
三、看守所拘役多久判刑的啊
通常情况,在看守所待5-6个月后才能判决,但若遇特殊情况,则需更多的牢狱生活。
刑事案件处理过程主要包括三个阶段:
1.公安机关侦查,刑事拘留最长37天,通常逮捕后的侦查期为2个月;如有特殊情况,经过允许可延长。
2.检察院审查起诉的时间是1个月左右,重大、复杂案件可延长半个月,也可能两次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每次最多1个月。
3.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在收到案件后2个月内宣判,最晚不超过3个月。
对于可能判处死刑或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符合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况,经上级法院批准,可再延长3个月;如仍需延期,须上报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六条
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二个月。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一个月。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有过拘役的人会判实刑吗知乎
●有过拘役能不能判缓刑
●有过拘役的人可以找工作吗
●有过拘役的人子女有哪些影响
●有过拘役的人能入党吗
●被拘役过有案底吗
●有过拘役可以出国吗
●有过拘役能不能判缓刑
●被拘役过有案底还能判缓刑吗
●有过拘役的人子女可以当兵吗
●判拘役未执行会怎么样吗知乎
●判处拘役未执行
●判拘役一直没执行是不是忘了
●判拘役不去执行有什么后果
●判拘役生效一直不给执行怎么办
●判处拘役法院迟迟未执行
●拘役未执行能外出吗
●拘役无法执行
●判决拘役后如何执行
●宣判拘役一直未执行
来源:头条-看守所拘役多久判刑的啊,在看守所后被判为拘役时间是怎么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