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迫的诈骗案怎么判,定性为诈骗要判刑吗

刑事辩护 编辑:周成俊

一、被迫的诈骗案怎么判

被迫参与诈骗案,在法律上可能认定为胁从犯。对于胁从犯的量刑,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应按照其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判断是否构成胁从犯,关键看行为人是否被胁迫参加犯罪,且其主观上并不具有积极实施诈骗的故意,而是在他人威胁、强迫下不得已参与。比如受到暴力威胁、对本人或其亲属的人身安全构成危险等。

法院量刑时会综合多方面因素。一是胁迫的程度,如果胁迫达到足以使行为人丧失意志自由的程度,可能会从轻量刑甚至免除处罚;若胁迫程度相对较轻,量刑减轻幅度会小一些。二是行为人在诈骗犯罪中所起的作用,若参与程度浅、对危害结果的发生作用小,也会在量刑时考虑。

举例来说,甲被乙以伤害其家人相威胁,参与一起诈骗案,在案中仅负责传递简单信息,未直接实施诈骗核心行为,且在能脱离控制后主动报警。这种情况下,甲大概率会被认定为胁从犯,获得减轻处罚甚至免除处罚。

二、定性为诈骗要判刑吗

定性为诈骗是否判刑需视具体情况而定。

诈骗行为被定性后,若达到诈骗罪的立案标准,就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并判刑。根据法律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属于数额较大;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属于数额巨大;五十万元以上,属于数额特别巨大。一般诈骗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然而,若诈骗数额未达到立案标准,或者存在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等情形,不构成犯罪,不会判刑,但可能会受到治安管理处罚,如拘留、罚款等。此外,若存在自首、立功、退赃退赔等情节,在量刑时也可能从轻、减轻处罚。

三、诈骗三十几万怎么判

诈骗三十几万的量刑,需依据具体案情结合法律规定判断。根据相关法律,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一般认定为“数额巨大”。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不过,法院量刑会综合多方面因素。若犯罪嫌疑人有自首情节,如实供述自己罪行,可从轻或减轻处罚;犯罪较轻的,甚至可以免除处罚。若有立功表现,也能从轻或减轻处罚。

反之,若犯罪嫌疑人是诈骗集团首要分子,或诈骗对象为老人、残疾人、未成年人等弱势群体,或造成被害人自杀、精神失常等严重后果,法院可能会从重处罚。

所以,诈骗三十几万具体判多少年,要根据案件详细情况,由法院依法作出判决。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被迫的诈骗案怎么判刑

被迫诈骗罪的立案标准

被迫从事诈骗怎么判刑

被迫诈骗算犯罪吗

被迫诈骗,自首判刑严重吗

被胁迫诈骗怎么定罪

被迫犯罪犯法吗

被迫诈骗罪的立案标准

被迫做诈骗自首判多久

被胁迫诈骗 案例

定性为诈骗要判刑吗多久

定性为诈骗要判刑吗知乎

定性为诈骗要判刑吗判几年

定性为诈骗罪会怎样

定性为诈骗的钱能要回来吗

定性为诈骗罪需要什么证据

如果定性诈骗将会怎样

定性诈骗会直接逮捕么

定性诈骗是什么意思

定性诈骗罪有哪三要素

来源:临律-诈骗三十几万怎么判,诈骗三十几万判多少年刑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