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某(男,藏族,34岁,务农)与王某(女,藏族,26岁,务农)系夫妻关系,二人在结婚初期夫妻感情融洽,但王某后来染上了酗酒、夜不归宿等不良生活习惯,这令李父非常不满。后来,李父与王某经常因一些生活琐事发生争执,而李某由于长久以来对其父亲个人意见言听计从。在李父与王某发生矛盾时,不能缓和矛盾,反而使矛盾愈加激烈,使得王某对李某积怨很深,最终导致李某与王某感情出现裂痕,婚姻出现了危机。李某与王某决定离婚,遂申请米林县联合人民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联合调委会)调解。
【调解过程】接到申请后,联合调委会委派婚姻纠纷调解经验丰富的两名调解员调解纠纷。调解员在充分了解纠纷情况及当事人意愿后,制定了纠纷调解方案。调解开始后,调解员告知双方调解原则、调解纪律、调解程序及权利义务,耐心听取双方当事人陈述,向当事人亲属、邻居仔细了解纠纷的相关情况,并向当事人讲解了《婚姻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等法律知识,列举了离婚案例。通过案例说明一旦离婚,将对家庭及子女造成严重伤害,劝说夫妻双方尽量心平气和地解决矛盾,避免离婚。按照调解方案,调解员先对李父说明离婚会对整个家庭造成极大伤害,告诉老人若对儿子婚姻过度介入会造成儿子婚姻破裂。经过劝说,李父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表示一定改正,不希望儿子儿媳离婚。由于王某酗酒等不良习惯是引发此次纠纷的原因之一,因此调解员又对王某酗酒等不良习惯进行劝导。在调解员的劝说下,王某表示一定改掉酗酒等不良习惯。李某、王某达成调解协议,调解和好。
【调解结果】(一)李某、王某与李父分开居住,但要时常看望李父;
(二)王某不再酗酒、不再夜不归宿,遇到特殊情况须提前告知李某;
(三)李父不得干涉李某、王某的生活。
【案例点评】本案中,调解员认真倾听当事人陈述,有助于当事人宣泄不满情绪;调解员向当事人亲属、邻居了解情况的方法,能够准确地找出纠纷的根源,有助于纠纷化解;当事人对离婚的后果考虑不全面,调解员举事例说明了离婚的后果,避免当事人因一时冲动离婚。调解员以上调解技巧的运用,既可以避免当事人互相指责导致矛盾激化,还可以充分了解当事人解决纠纷的意愿,有助于制定合理的调解方案,这些调解技巧值得总结推广。
“文章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李某与王某婚姻家庭纠纷调解案件
●李某和王某是夫妻因家庭琐事
●王某与李某系夫妻关系
●李某与王某的婚姻是否可以撤销
●王某与李某是夫妻
●王某与赵某经法院调解达成
●王某与李某结婚50年
●王某与李某于1996年结婚
●李某和王某是夫妻因家庭琐事
●王某与李某于1998年结婚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