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抗强拆如何定性,语言暴力属于民事纠纷吗

拆迁安置 编辑:苗黛

一、暴力抗强拆如何定性

暴力抗强拆的定性需结合具体情况判断。

若强拆本身违法,如拆迁方未取得合法手续就进行强拆,被拆迁人在合理限度内采取暴力手段阻止,可视为正当防卫。但正当防卫应在必要限度内,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负刑事责任,不过可减轻或免除处罚。例如,拆迁方未出示任何文件就强行进屋搬东西,被拆迁人推搡拆迁人员阻止,一般可认定为正当防卫。

若强拆是合法程序下进行,被拆迁人使用暴力抵抗,可能涉嫌违法犯罪。比如,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构成妨害公务罪;若在暴力抗拆中故意损害他人财物、伤害他人身体,达到一定程度分别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故意伤害罪。

被拆迁人遭遇强拆,应通过合法途径维权,如保留证据,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或通过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方式解决,避免因不当维权给自己带来法律风险。

二、语言暴力属于民事纠纷吗

语言暴力是否属于民事纠纷,需视具体情况判定。

一般而言,若语言暴力对他人名誉、精神等方面造成损害,就可能构成民事纠纷。依据民法典规定,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名誉权。语言暴力中的侮辱性言辞、诋毁等行为,若导致他人社会评价降低,便侵犯了他人名誉权,受害人可通过民事诉讼要求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及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同时,若语言暴力致使他人精神遭受损害,造成严重后果,受害人也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然而,若语言暴力情节严重,达到刑法所规定的侮辱罪、诽谤罪的标准,则不再单纯是民事纠纷,而可能构成刑事犯罪。此时,受害人可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追究加害人的刑事责任。

总之,普通语言暴力多属民事纠纷范畴,严重的语言暴力可能涉及刑事犯罪。

三、暴力强拆和违法强拆的区别

暴力强拆和违法强拆在概念、表现形式、法律后果上存在区别。

概念方面,暴力强拆指拆迁方运用暴力手段,如殴打、威胁等强制拆除房屋;违法强拆指未遵循法定程序或缺乏合法依据进行的强拆。

表现形式上,暴力强拆具有明显的暴力特征,常伴有肢体冲突、破坏财物等行为,严重威胁被拆迁人的人身安全;违法强拆主要体现为程序违法,如未提前通知、未进行合法评估、未给予合理补偿等,不一定伴随暴力行为。

法律后果不同,暴力强拆可能涉及多个罪名,如故意伤害罪、故意毁坏财物罪等,拆迁方要承担刑事责任和民事赔偿责任;违法强拆主要承担行政责任和民事赔偿责任,被拆迁人可通过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途径,要求确认强拆违法并获得合理赔偿。

总体而言,暴力强拆是违法强拆的极端表现形式,二者都会侵害被拆迁人合法权益,但暴力强拆性质更恶劣,法律惩处更严厉。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暴力抗拆怎么办

什么叫暴力强拆

暴力强拆后怎么赔偿问题

暴力强拆触犯什么刑法

暴力强拆违法吗

暴力强拆追究刑事责任案例

暴力抗法如何界定

什么叫暴力强拆

暴力强拆属于什么罪

暴力抗法的认定

语言暴力属于民事纠纷吗

语言暴力属于民事纠纷吗怎么处理

语言暴力属于民事纠纷吗为什么

语言暴力属于犯罪吗

语言暴力算不算暴力

语言暴力构成犯罪吗

语言暴力的法律责任

语言暴力属于违法行为吗

语言暴力有罪吗

语言暴力犯什么法

来源:临律-暴力强拆和违法强拆的区别,违法暴力强拆后赔偿标准怎么计算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