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信诈骗犯会坐牢吗
电信诈骗犯可能会坐牢。电信诈骗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电信网络技术手段,通过远程、非接触等方式,骗取公私财物的犯罪行为。
根据法律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认定“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各地区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有所差异。不过,一般而言,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属于数额较大,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属于数额巨大,五十万元以上属于数额特别巨大。
如果电信诈骗犯实施诈骗行为,且达到相应的数额标准,或者存在其他严重情节,通常会被追究刑事责任,面临坐牢的处罚。但如果犯罪情节轻微,符合一定条件,也可能会被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
二、有诈骗字眼会坐牢吗
仅文字中存在“诈骗”字眼,通常不会直接导致坐牢。判定是否坐牢需依据具体行为是否构成诈骗罪。
构成诈骗罪需满足一定条件。主观上,行为人要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故意;客观方面,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欺诈行为包括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并作出财产处分。数额较大的标准,各地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有所不同。
如果只是使用“诈骗”字眼交流、讨论,没有实施诈骗行为,不构成犯罪。但要是以“诈骗”相关表述为幌子,实施诈骗犯罪,达到立案标准,就可能面临刑事处罚。根据刑法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三、被动诈骗也是诈骗吗
被动诈骗不是诈骗。诈骗在法律上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公私财物的行为。实施诈骗者主观上有故意欺诈的意图,通过主动采取欺骗手段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并处分财产。
而被动诈骗中,当事人是受骗人,处于受害者地位。他们没有主动实施欺骗行为的故意和客观举动,反而是被他人的欺诈手段所蒙骗,导致自身财产受损。
比如,骗子以中奖为由,诱骗当事人缴纳手续费领取奖金,当事人信以为真并转账,这就是典型的被动诈骗案例,当事人是无辜的受害者。所以,被动诈骗不能等同于诈骗,应将其与主动实施诈骗行为严格区分开来,法律也会保护被动诈骗中受害者的合法权益,对实施诈骗的行为人予以制裁。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电信诈骗犯会坐牢吗判几年
●电信诈骗会坐牢吗?
●电信诈骗犯罪后果
●电信诈骗会被判刑吗
●电信诈骗入刑吗
●电信诈骗会留案底吗
●电信诈骗坐过牢会有什么影响
●电信诈骗会坐牢吗?
●电信诈骗犯判几年
●电信诈骗能判刑吗
●有诈骗罪案底会有什么影响
●有诈骗罪吗
●诈骗有案底吗
●诈骗犯会有案底吗
●有诈骗嫌疑怎么处理
●有诈骗行为的如何处理
●诈骗会留下什么案底
●诈骗犯的话能信吗
●诈骗犯出来有案底吗
●诈骗犯有案底的会被判多久
来源:头条-被动诈骗也是诈骗吗,主动诈骗和被动诈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