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未查毒品如何定罪认定依据
即使你没找到毒品实物也没关系呢!我们还可以利用别的东西来证明这个犯罪事实。比如说,有很多种证据可以用来证明案子的真实情况,比如: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鉴定意见,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还有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等等。这些都是可以作为证据使用的。
二、如何认定毒品职业犯罪行为
1、犯罪客体:本条刑法规定所涉及的犯罪主要针对的是国家对于各类毒品的全面管理机制。具体地说,主要侵犯的对象便是那些通过分销,买卖等途径流通于社会之中的各类毒品,如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啡、大麻、可卡因以及由国家严格管控的其他可能导致人类产生成瘾性依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2、犯罪客观方面:从客观角度来看,本条刑法规定所涉及的犯罪行为主要表现为行为人从事贩卖毒品的非法活动。这其中包括了各种形式的毒品交易,如批发、零售、运输、携带等等。
3、犯罪主体:本条刑法规定所涉及的犯罪主体既包括个人,也包括单位。对于已经年满十四岁但尚未达到十六岁的未成年人,如果他们参与了贩卖毒品的违法活动,那么他们将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对于那些被他人利用、教唆或者威胁而参与到贩卖毒品犯罪活动中的未成年人,如果他们已经年满十四岁但尚未达到十六岁,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考虑不对他们追究刑事责任。
单位同样有可能成为贩卖毒品罪的犯罪主体。
4、犯罪主观方面:从主观层面来看,本条刑法规定所涉及的犯罪行为主要表现为行为人的故意心态。也就是说,行为人必须明确知道自己正在从事的是贩卖毒品的非法活动,并且这种认识必须是出于其自身的意愿,而非受到他人的强迫或引诱。如果行为人在主观上并不清楚自己正在从事的是贩卖毒品的非法活动,只是因为受到了他人的利用或者教唆才实施了相关的行为,那么这样的情况便不属于犯罪范畴。在大多数情况下,行为人实施此类犯罪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取经济利益,但是这并不是唯一的动机,法律并没有强制要求所有的贩卖毒品罪都必须以盈利为目的。
三、非法持有毒品罪属于什么罪
非法持有毒品罪系持有型犯罪的一类典型,又称为藏匿毒品罪,指的是个人或者单位违反了国家对于毒品交易管控的各项政策法规,擅自收藏并持有超出规定数量的毒品的违法行为。从法律角度来看,该罪名所侵犯的主要客体是国家对于毒品交易的严格管制制度以及广大民众的身体健康权益。在具体的案件中,本罪的客观构成要素主要表现在行为人非法持有毒品并且数量达到一定标准之上。其中,“非法持有”这一概念涵盖了两种不同的情况:第一种情况是行为人通过非法手段,例如走私、贩卖、运输、制造等方式获取到毒品之后,还未将其交付给其他人就已经被相关部门查获;另一种情况则是行为人通过其他非法途径,例如拾取、继承、购买等方式获得毒品后,未经合法许可而进行的非法持有。在本罪的主体方面,一般来说,只要是年满16周岁并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有可能成为本罪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主观方面,本罪的行为人必须是出于故意的心态,即明知道自己所持有的物品是毒品,却仍然选择非法持有。这种故意既可以是直接故意,也可以是间接故意。
《刑法》第三百四十八条
非法持有鸦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非法持有鸦片二百克以上不满一千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十克以上不满五十克或者其他毒品数量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来源:头条-非法持有毒品罪属于什么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