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既遂法院怎么量刑2025,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既遂法院怎么量刑
刑法第三百三十一条规定了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的刑罚,违法者可被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后果特别严重者可被判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既遂量刑标准是什么
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既遂量刑标准是:从事实验、保藏、携带、运输传染病菌种、毒种的人员,违反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造成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后果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刑法》第三百三十一条
从事实验、保藏、携带、运输传染病菌种、毒种的人员,违反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造成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后果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三、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是什么罪?
根据相关规定,就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做出以下解释:
1、罪体
主体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的主体是从事实验、保藏、携带、运输传染病菌种、毒种的人员。
行为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的行为违反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至于具体行为,刑法并未明文列举。因此,应当根据有关规定确定本罪的具体行为。
客体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的客体是传染病菌种、毒种。
结果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的结果是造成传染菌种、毒种扩散,后果严重。这里的扩散,是指传染病菌种、毒种离开保藏、实验、运输的容器,进入其他范围,在一定区域内传播。后果严重,是指造成不特定多数的人体、动植物重伤、死亡或者其他严重损伤。
2、罪责
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的责任形式是过失。这里的过失,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造成严重后果的主观心理状态。
构成要件
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关于传染病防治的管理制度,具体是国家的传染病菌种、毒种管理制度。
在整个传染病防治工作中,传染病菌种、毒种的分离、引进、培养、试验以及传染病菌苗、疫苗的生物制品研制开发、生产使用占据着重要一环。如果疏于对传染病菌种、毒种实验、保藏、携带、运输工作进行规范严格科学细致的管理,一旦造成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失控,则不但无法实现从事这项工作以防治传染病的善良愿望。反而会变成传染病发生、传播乃至流行的肇因,酿成严重危害或威胁公众生命健康安全以及公私财产安全的恶果,并导致整个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失败。国家对传染病菌种、毒种的引进、供应、保藏、携带、运输、实验以及菌苗、疫苗等生物制品的生产、储存、运输、销售、供应、使用等制定了一系列严重的管理制度。一方面,国家在《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中对传染病菌种、毒种的实验、保藏、携带、运输以及用于预防传染病的菌苗、疫苗等生物制品的生产、经营作了一般性管理规定;另一方面,国家又制定了防止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的专门性管理办法,如《建立健全医院内感染管理组织的暂行办法》、《中国医学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办法》,等等。这些规定是防止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的制度保障,必须严格遵守。而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直接违反了上述规定,首先干扰和破坏了国家关于传染病防治的管理制度,并进而严重危害或威胁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和公私财产安全,应予严惩。
本罪的对象是传染病菌种、毒种。所谓传染病毒种、菌种,根据《传染病防治》第16条的规定,分为下列三类:
一类:鼠疫耶尔森氏菌、霍乱弧菌;天花病毒、艾滋病病毒;
二类:希氏菌、炭疽菌、麻风杆菌、肝炎病毒、狂犬病毒、出血热病毒、登革热病毒;斑疹伤寒立克次体;
三类:脑膜炎双球菌、链球菌、淋病双球菌、结核杆菌、百日咳嗜血杆菌、白喉棒状杆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破伤风梭状杆菌;钩端螺旋体、梅毒螺旋体;乙型脑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流感病毒、流行性肋腺炎病毒、麻疹病毒、风疹病毒。
四、传播传染病罪量刑
一、传播传染病罪量刑标准是什么1、传播传染病罪量刑标准如下:(1)一般情况下,如果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2)如果当事人行为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则可能会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3)如果是过失造成不良后果的,则会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当事人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失火罪】【过失决水罪】【过失爆炸罪】【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二、传播传染病的构成要件是什么传播传染病的构成要件如下:1、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3、主体为一般主体;4、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犯罪的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五、新刑法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怎么判
法律分析:后果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犯罪对象是从事实验、保藏、携带、运输传染病菌种、毒种的人员,原因是违反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造成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一条 从事实验、保藏、携带、运输传染病菌种、毒种的人员,违反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造成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后果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六、故意传播传染病毒罪
法律分析:我国并没有法律规定故意传播传染病罪,对于有特殊身份的人来说,例如从事实验、保藏、携带、运输传染病菌种、毒种的人员,如果违反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造成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后果严重的,成立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对于其他没有身份的人来说,投放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成立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三十一条 从事实验、保藏、携带、运输传染病菌种、毒种的人员,违反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造成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后果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百一十四条 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本站点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是故意犯罪吗
●传播病菌种、毒种扩散罪
●对传染病菌种毒种实行分类管理
●传染病菌种、毒种管理
●传染病菌(毒)种的保藏
●传染病的菌(毒)种分为( )类
●对传染病菌种,毒种和传染病检测样本
●国家规定传染病菌毒种的
●传染病菌种毒种扩散罪为什么是过失
●对传染病菌种毒种和传染病
文章来源参考:【头条】2025传播病菌种、毒种扩散罪,传染病的菌(毒)种分为( )类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我们的本网站以便快速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