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法律救济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阮振

论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法律救济制度

当交通事故发生后,需要对事故主体进行责任的明确,包括对交通事故主体责任的判断和认定。在保证在认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后,对被侵权方进行合法合理的救济,以降低交通事故带来的消极影响。

一、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法律背景

在2005年初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确定规范了交通事故领域交警的职能,认为交通事故责任的判断和人民法院的关系比较小,应当作为交警部门的行政管理职责,故发生交通事故之后,应当由交警划分事故责任。其次,2008 年出台的相关条例中也明确给出,交通事故责任的主体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来进行复核的申请,减少了复核的原有时间,从原有的十五天变为现在的三天。由此看出我国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法律认定,在不断的被完善和发展的。

二、目交通事故前责任救济的渠道

其一,通过出具事故认定书的交警队复核,或者向其上级提出复核,其时间规定详见事故认定书尾部的注意性条款。在实际处理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当事人对道路交通事故认定有异议的,可以自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送达之日起三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出书面复核申请。复核申请应当载明复核请求及其理由和主要证据。

2、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收到当事人书面复核申请后五日内,应当作出是否受理决定。复核申请不予受理,并书面通知当事人。

3、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自受理复核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对下列内容进行审查,并作出复核结论:

(1)道路交通事故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适用法律是否正确;

(2)道路交通事故责任划分是否公正;

(3)道路交通事故调查及认定程序是否合法。

复核原则上采取书面审查的办法,但是当事人提出要求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认为有必要时,可以召集各方当事人到场,听取各方当事人的意见

4、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经审查认为原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确实充分、责任划分不公正、或者调查及认定违反法定程序的,应当作出复核结论,责令原办案单位重新调查、认定。

其二,通过行政诉讼程序,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交通事故责任划分之后向交警所在地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当事人在拿到事故认定书之后如果对责任划分不服,可以在90日以内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三、总结,涉及人身伤亡的交通事故责任划分对后期理赔至关重要,所以在不了解具体程序和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尽量早委托律师,由律师来协助处理责任的相关事宜,以免再扩大损失。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