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虚假赠予是诈骗吗怎么判
虚假赠予是否构成诈骗,需看是否符合诈骗罪构成要件。诈骗罪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方法,骗取数额较大公私财物的行为。若赠予人以虚假赠予为手段,使受赠人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且赠予人非法占有财产,就可能构成诈骗。
量刑方面,依据诈骗金额与犯罪情节判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司法实践里,“数额较大”一般指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数额巨大”指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数额特别巨大”指五十万元以上。不过,各地区可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确定具体执行数额标准。
二、诈骗团伙被抓赃款怎么判
诈骗团伙被抓后,赃款的处理需依据相关法律规定执行。
首先,对于已查明属于被害人的合法财产,会及时返还。司法机关会根据证据材料,确认被害人身份及被骗财物情况,将赃款返还给相应被害人,以弥补其财产损失。
其次,若赃款属于违禁品或供犯罪所用本人财物,会予以没收。这些财物不会返还,而是上缴国库。例如作案工具、用于诈骗活动的资金等。
再者,若存在多个被害人,而赃款不足以全部返还,会按比例进行返还。按照各被害人的损失情况,公平分配现有赃款。
最后,若犯罪嫌疑人主动退赃、退赔,在量刑时会作为从轻处罚情节考量。反之,拒不退赃的,会依法从重处罚。司法机关会综合案件具体情况,依法处理诈骗团伙的赃款,确保法律的公正与权威,保护被害人合法权益。
三、团伙流窜作案诈骗怎么判
团伙流窜作案诈骗的判决,主要依据诈骗数额、犯罪情节及各成员在犯罪中的作用。
根据相关法律,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属于“数额较大”,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为“数额巨大”,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五十万元以上属“数额特别巨大”,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对于团伙犯罪,会区分主犯和从犯。主犯通常是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人,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从犯则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人,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流窜作案属于酌定从重处罚情节,法院会在量刑时综合考虑,适当提高刑罚。此外,退赃退赔、取得被害人谅解等情节,可从轻处罚。具体量刑需结合案件实际情况判断。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虚假赠予是诈骗吗怎么判刑
●虚假赠与
●假赠与真买卖违法吗
●虚假赠与合同
●虚假房产赠与案例
●虚假捐赠 刑法
●虚假给付
●虚假赠与
●虚假捐赠及不符合条件的捐赠有哪些
●假赠与 无效
●诈骗团伙被抓赃款怎么判刑
●诈骗团伙被抓钱会退回吗
●诈骗团伙抓到了受害人的钱怎么处理
●诈骗团伙抓到了钱能要回来吗
●诈骗团伙被抓后
●诈骗团伙抓到判多久
●诈骗团伙抓获后流程
●诈骗案团伙怎么判刑的
●诈骗团伙抓获
●诈骗团伙要判多久
来源:中国法院网-团伙流窜作案诈骗怎么判,团伙诈骗量刑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