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法典中商标侵权是否构成犯罪
在民法典中,商标侵权一般属于民事侵权行为,通常不直接构成犯罪。但商标侵权行为可能会因情节严重等情况,依据其他法律构成犯罪。
从民事角度看,民法典保护商标权人的合法权益,商标侵权需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比如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等行为,侵犯了商标权人的专用权,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然而,当商标侵权行为达到一定严重程度时,则可能触犯刑法构成犯罪。例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服务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行为,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构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等。
总之,单纯民法典范畴内的商标侵权是民事问题,但若情节严重等符合刑法规定情形,则构成犯罪。
二、销售假冒商标罪是否包括仿冒
销售假冒商标罪即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其中包括仿冒的情形。
从法律规定来看,该罪是指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而予以销售,销售金额数额较大的行为。这里的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不仅包括完全相同的假冒商品,也涵盖了仿冒商品。所谓仿冒,是指模仿他人注册商标,在商品或服务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消费者混淆误认的行为。
具体而言,认定仿冒行为是否构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需满足一定条件。一是主观上,销售者必须明知所销售的是仿冒注册商标的商品;二是客观上,要有销售该仿冒商品的行为;三是销售金额需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根据相关司法解释,销售金额在五万元以上的,一般认定为数额较大。
总之,仿冒行为在符合上述条件时,会被认定为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应依法承担相应刑事责任。
三、假冒商标罪14万如何判
假冒商标罪,即假冒注册商标罪,涉案金额14万的判刑情况,需结合相关法律规定和具体案件情节来判定。
根据《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服务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行为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其中,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情节严重”。本案中涉案金额14万,已达到情节严重标准。
一般情况下,犯假冒注册商标罪,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但具体量刑时,法院会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犯罪嫌疑人是否有自首、立功等从轻、减轻处罚情节,是否积极赔偿权利人损失、取得谅解等。若存在累犯等从重处罚情节,也会影响最终量刑。
总之,对于假冒商标罪涉案金额14万的案件,通常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幅度内量刑,并可能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具体量刑由法院根据案件实际情况确定。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民法典中商标侵权是否构成犯罪行为
●民法典有关于商标侵权的改变吗
●民法典关于商标权
●民法典中商标权的法律条文
●民法典中的商标法
●民法典中关于商标的规定
●民法典商标法司法解释
●民法典有关于商标侵权的改变吗
●商标法侵权规定
●商标法关于商标侵权的界定
●销售假冒商标罪是否包括仿冒商品
●销售假冒商标的商品罪
●销售假冒商标的商品罪的量刑主从
●销售假冒商标罪罚款多少
●销售假冒商标的商品罪与销售伪劣产品罪
●销售假冒商标产品量刑
●销售假冒商标的商品罪数额巨大
●销售假冒商标的商品罪司法解释
●销售假冒商标罪判多久
●销售假冒商标的商品罪的罚金
来源:临律-假冒商标罪14万如何判,假冒商标10多万判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