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留置期限怎么定
留置期限的确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
(一)一般规定
监察机关采取留置措施,留置时间不得超过三个月。这是基本的时间限制规定,目的在于确保监察工作能够在合理的时间内开展,同时也保障被留置人的权益,避免无限制的留置。
(二)特殊情况
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一次,延长时间不得超过三个月。这里的特殊情况通常是指案件复杂,涉及的问题较多、证据收集困难等情形。监察机关需要严格按照规定来判断是否符合特殊情况,并履行相应的审批程序以延长留置期限。
总之,留置期限的确定有着明确的法律规定,监察机关必须依法依规执行。
二、公安留置要注意什么
公安留置是一种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一)适用条件方面
1. 留置的对象应当是涉嫌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严重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的被调查人,必须有一定的证据指向存在这些违法犯罪行为的可能性。
2. 要符合法定的情形,例如有证据证明存在违法犯罪事实,可能逃跑、自杀、串供等妨碍调查的行为等。
(二)程序方面
1. 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由监察机关领导人员集体研究决定,报上一级监察机关批准等。
2. 留置时间不得超过三个月,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一次,延长时间不得超过三个月,应当在留置期限内完成调查等相关工作。
(三)被留置人权利保障方面
1. 要保障被留置人的饮食、休息和安全等基本权利,不能进行体罚、虐待等侵犯人身权利的行为。
2. 应当及时通知被留置人家属,告知被留置的原因、地点等相关信息。
三、留置后还能反案吗
留置是监察机关调查严重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的重要手段。留置后存在翻案(你表述中的反案应是翻案的意思)的可能,但有严格的法律规定情形。
(一)如果在留置过程中存在事实认定错误,比如证据收集不合法,证据本身是伪造的或者存在重大误解等情况,被留置人员可以通过合法的申诉途径来纠正错误认定的事实。例如,若调查人员通过刑讯逼供获取的口供,这种口供是不能作为定案依据的,一旦被发现,基于该口供所构建的案件体系就会动摇。
(二)在法律适用方面,如果监察机关错误适用法律条款对被留置人员进行定性,被留置人员及其辩护人也可以依法进行申辩,要求重新依据正确的法律条款对案件进行审查。不过,翻案必须依据事实和法律,不能毫无根据的进行否认。监察机关的留置措施是依法进行的,正常情况下,其调查结果也是基于充分的证据和正确的法律适用。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留置期限怎么定义
●留置期限怎么算
●留置的期限是多长时间
●留置期限的规定
●留置期是什么意思
●留置时间算不算刑期
●留置时间从什么时候开始计算
●留置期限怎么算
●留置期限是多久
●留置期限如何计算
●公安留置要注意什么事项
●公安留置要注意什么细节
●公安留置要注意什么问题
●公安留置的期限是多长时间
●公安 留置
●公安留置是什么意思
●公安留置就一定有问题吗
●公安机关留置手续
●公安留置人员是干什么工作的
●公安局留置什么作用
来源:头条-留置后还能反案吗,留置后放出来了还会不会批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