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留置和滞留区别
留置和滞留存在以下区别:
(一)概念性质方面
1. 留置属于法定的担保物权的一种。例如在动产的留置权情形下,当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依法留置已经合法占有的债务人的动产,并有权就该动产优先受偿。
2. 滞留更多是一种状态描述,通常指事物或者人员被阻止停留而不能正常进行下一步的流转或者移动。比如旅客在机场因航班故障而被滞留。
(二)适用对象方面
1. 留置主要适用于民事法律关系中的债权债务关系,涉及动产的占有、留置和债务清偿等情况。
2. 滞留可以适用于多种主体和场景,包括人员、交通工具、货物等。例如在边境检查时,如果车辆手续不全可能被滞留;或者货物因检验检疫不通过而被滞留。
(三)法律依据方面
1. 留置有明确的民事法律规范,如《民法典》物权编中的相关规定,对留置权的成立、行使、消灭等有着严格的规定。
2. 滞留往往依据不同场景下的法律法规或者行政规章等。如交通管理规定可能是车辆滞留的依据,海关的相关规定可能是货物滞留的依据。
二、留置案件怎么申请再审
留置是监察机关的调查措施,留置相关案件涉及监察领域。如果要对这类案件申请再审,有以下要点:
(一)符合再审条件
1. 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这里的新证据是之前未曾发现且对案件结果可能产生实质性影响的证据。
2. 原判决、裁定认定的基本事实缺乏证据证明或者主要证据是伪造的。
3. 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未经质证的等法定情形。
(二)申请再审的途径
1. 如果案件经过法院审判,可以向上一级法院提出再审申请。再审申请书应当写明再审的请求、事实和理由等内容。
2. 如果涉及监察案件中的相关司法衔接部分存在错误等情况,可能需要通过司法机关内部的纠错机制启动再审审查。例如,向作出原生效裁判的法院或其上级法院反映监察留置过程中存在影响案件公正审判的情况等。
需要注意的是,监察留置案件往往比较复杂,涉及监察法与刑事诉讼法等多方面法律规范的衔接适用,在申请再审过程中要严格遵循法定程序和证据规则。
三、留置多少天后通告家属
监察机关采取留置措施后,应当在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留置人员所在单位和家属,但有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等有碍调查情形的除外。有碍调查的情形消失后,应当立即通知被留置人员所在单位和家属。
这样规定是为了保障被留置人员家属的知情权,同时在特殊情况下也兼顾了调查工作的顺利开展。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留置和滞留区别是什么
●留置和滞留区别在哪
●留置和滞留是一个意思么
●留置和滞留区别
●留置还是滞留
●留置与留滞的区别
●留置的定义是什么
●留置和滞留区别在哪
●留置是指什么
●滞留和留置意思
●留置案件怎么申请再审程序
●留置案件怎么申请再审呢
●留置案件审理流程
●留置案件办理经验做法
●留置办案流程
●留置案件什么意思
●留置能不能申诉
●留置案件移送审理的规定
●留置审查的条件
●留置期间怎么审问
来源:头条-留置多少天后通告家属,留置多久会找家属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