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留置与羁押的区别
留置与羁押存在以下区别:
1. 性质方面。留置是监察机关调查严重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的重要手段,是一种监察措施。而羁押是司法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终审判决前的暂时关押,包括公安机关的刑事拘留、逮捕后的羁押等刑事强制措施相关情况。
2. 适用对象。留置适用于涉嫌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严重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的被调查人。羁押的对象是涉嫌刑事犯罪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3. 决定机关。留置由监察机关决定,而羁押中刑事拘留由公安机关等侦查机关决定,逮捕由检察院批准或决定等,不同羁押情形对应不同的决定机关。
4. 期限规定不同。留置的期限有明确规定,一般不超过三个月,特殊情况下可延长一次,延长时间不超过三个月。羁押期限依据不同的刑事诉讼阶段有不同规定,例如侦查阶段的羁押期限会根据案件复杂程度等因素有所不同。
二、滞留和留置的意思区别
滞留和留置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一)滞留
1. 含义
- 滞留主要是指停留不动,通常是一种客观的、非强制性的停留状态。比如,因为交通堵塞导致人员滞留在路上,或者因为航班晚点旅客滞留在机场等情况。这种停留可能是由于不可抗力或者意外事件等因素造成的,没有特定的主体对其进行直接的控制促使其停留,更多是一种自然发生的停留状态。
2. 适用范围
- 它可以用于描述人、货物等的停留情况。例如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由于天气原因滞留于港口。
(二)留置
1. 含义
- 留置在法律上有特定含义,是一种法定的担保物权。比如在留置权中,当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时,债权人有权留置已经合法占有的债务人的动产,并有权就该动产优先受偿。它是一种为了保障债权人权益而设立的制度,需要符合法定的条件才能成立。
2. 适用范围
- 主要适用于民事法律关系中的债权债务关系领域,像保管合同、运输合同、加工承揽合同等,在符合条件时可能产生留置权。
三、留置案件如何初核
留置案件的初核一般有以下要点:
(一)线索收集与评估
1. 广泛收集线索。包括群众举报、巡视巡察发现问题、审计监督结果、其他执法部门移送等多种途径获取的可能涉及职务违法或职务犯罪的线索。
2. 对线索进行评估。分析线索的可靠性、可查性等因素,判断是否有必要启动初核程序。
(二)初核准备
1. 成立初核小组。成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调查经验。
2. 制定初核方案。明确初核的目标、内容、方法、步骤以及人员分工等。
(三)初核实施
1. 调查取证。可以通过查阅、调取相关资料,如账目、文件、档案等;询问证人,包括相关的知情人员;对被核查对象进行谈话了解情况。
2. 核实资产情况。对于可能涉及经济问题的案件,核查相关的财产来源、去向等情况。
(四)初核结果处理
1. 如果初核结果表明存在职务违法或职务犯罪事实且需要追究责任的,可考虑采取进一步措施,如立案审查调查等。
2. 如果初核结果表明线索不属实或不需要追究责任的,应当对线索进行了结处理,并做好相关记录。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留置与羁押的区别是什么
●留置与羁押的区别在哪
●留置和羁押
●留置与羁押的区别和联系
●留置算不算羁押期限
●留置与拘留
●留置与拘留有何区别
●留置与羁押的区别在哪
●留置相当于刑拘
●留置与刑拘的衔接
●滞留和留置的意思区别是什么
●滞留和留置的意思区别在哪
●留置和滞留是一个意思么
●滞留与置留的区别
●滞留还是置留
●滞留和留滞的区别
●滞留 释义
●滞留指什么意思
●滞留含义
●滞留的详细解释
来源:临律-留置案件如何初核,留置办案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