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国斌长江传媒董事长,万达黄国斌
大家好,由投稿人吕中光来为大家解答黄国斌长江传媒董事长,万达黄国斌这个热门资讯。黄国斌长江传媒董事长,万达黄国斌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黄国斌个人简介
中共湖北省委组织部干部任前公示公告
(2019年第198号)
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有关规定,现将拟任职干部情况予以公示。
李强,男,汉族,河南上蔡人,1962年3月生,在职博士研究生学历,经济学博士学位,1983年8月参加工作,1983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省委办公厅经济处副处长,应城市政府副市长(挂职),武汉市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武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2005年4月明确为正局级),武汉市江汉区委副书记、区政府代区长、区长,武汉市江汉区委书记,江汉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江汉大学党委书记、校长。现任江汉大学党委书记。拟提名为武汉市政府副市长人选。
马泽江,男,汉族,湖北仙桃人,1970年5月生,在职硕士研究生学历,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992年9月参加工作,1992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武汉市江汉区唐家墩街办事处副主任,武汉市江汉区政府办公室副主任,武汉市江汉区北湖街办事处主任、工委副书记,武汉市江汉区前进街工委书记,武汉市江汉经济开发区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武汉市江汉区政府办公室主任,武汉市江汉区政府副区长,武汉市江岸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武汉市政府副秘书长,武汉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政府重点工程督查协调办公室(市城中村<旧城>改造办公室)主任(正局级),武汉市江岸区委副书记,武汉市江岸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区长。现任武汉市汉阳区委书记。拟任武汉长江新城管委会主任(副市级)、江岸区委书记。
杨泽发,男,汉族,湖北宜昌人,1966年8月生,博士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学位,1995年7月参加工作,1988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团工委副书记,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运行局副局长、团工委副书记,共青团武汉市委副书记、党组成员,武汉市汉阳区政府副区长,武汉市汉阳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武汉市汉阳区委副书记,武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武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党组书记,武汉市东西湖区委副书记,武汉市东西湖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区长。现任武汉市洪山区委书记。拟任武汉临空港管委会主任(副市级)、东西湖区委书记。
陈劲超,男,汉族,湖北武汉人,1973年1月生,在职博士研究生学历,经济学博士学位,1995年7月参加工作,1993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武汉市住宅统建办秘书处副处长,武汉地产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处处长,武汉地产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董事会秘书处处长,武汉地产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委员,天门市政府副市长(挂职),武汉新港管委会副主任(副局级)、工委委员,武汉新港建设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副董事长,武汉地产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副董事长,武汉地产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副董事长,武汉市城乡建设委主任、党组书记、市轨道交通建设办公室主任(兼),武汉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现任武汉市政府党组成员、秘书长,市政府机关党组书记,市政府办公厅(市政府参事室)主任(兼)。拟任省管企业党委副书记、总经理。
涂山峰,男,汉族,湖北浠水人,1965年11月生,硕士研究生学历,经济学博士学位,1989年7月参加工作,198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政策法规处、企业指导处助理调研员,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政策法规处、企业指导处处长,武汉市委办公厅综合处处长,武汉市委办公厅副主任,武汉市汉阳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区长,武汉市汉阳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区长、武汉四新生态新城开发建设管委会副主任(兼),武汉市汉南区委书记,武汉市汉南区委书记、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副书记(兼),武汉市政府副秘书长、中国内陆(湖北武汉)自由贸易试验区领导小组办公室(筹)主任,武汉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党组书记、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主任(兼)。现任武汉港航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拟任武汉港航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黄国斌,男,汉族,湖北天门人,1967年11月生,在职博士研究生学历,经济学博士学位,1985年7月参加工作,199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省政府办公厅秘书六处助理调研员、副处长,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党组成员,中国驻德国大使馆公使衔参赞(副司级),中国驻澳大利亚墨尔本总领事馆副总领事(副司级),省教育厅副厅长、党组成员、省委高等学校工作委员会委员。现任省教育厅副厅长、党组成员,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拟任省管文化企业党委副书记、总裁。
张幸平,男,汉族,湖北荆州人,1966年1月生,硕士研究生学历,历史学硕士学位,1989年7月参加工作,199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武汉市人事局调研处助理调研员,武汉市委组织部组织处助理调研员、综合干部处助理调研员、科技干部处副处长、科技干部处处长,武汉市汉南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武汉市汉南区委副书记、组织部部长,武汉市汉南区委副书记、区纪委书记,武汉市纪委常委、市监察局副局长(2010年1月明确为正局级),武汉市纪委常委、秘书长,武汉市纪委副书记,武汉市武昌区委副书记、区政府代区长、区长,武汉市武昌区委书记、区政府区长,武汉市武昌区委书记,武汉市武昌区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现任江汉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拟任省属本科高校党委书记。
景新华,男,汉族,湖北天门人,1966年5月生,硕士研究生学历,经济学硕士学位,1991年7月参加工作,198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武汉大学经济学院党委副书记,武汉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学生工作处处长、党校副校长,武汉市委组织部组织处处长,武汉市委组织部副巡视员、组织处处长,武汉市委组织部副巡视员,武汉世通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常务副总经理(挂职),武汉裕大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挂职),武汉市硚口区委副书记,武汉市硚口区委副书记、区政府代区长、区长,武汉市硚口区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现任武汉市硚口区委书记。拟任省属本科高校校长。
公示时间:2019年12月24日至2019年12月30日。公示期间,广大干部群众可以通过信函、网络、短信、电话举报等方式向省委组织部反映公示对象德、能、勤、绩、廉以及遵守组织人事纪律等方面的问题,反映情况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提倡实名举报,以便调查核实。
来信请寄:中共湖北省委组织部干部监督处,邮政编码:430071;中共湖北省委组织部“12380”举报网站网址:http://www.hb12380.gov.cn;短信举报号码:15102712380;举报电话:027-12380。
中共湖北省委组织部
2019年12月23日
黄国斌景德镇
2004年10月12日,经湖北省委、省政府批准,湖北省新闻出版局落实“政事政企分开”“管办分离”的要求,湖北长江出版集团组建,开启新篇章。
2007年10月9日,湖北长江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标志着湖北长江出版集团事转企改革全面启动。
2011年10月20日,经中国证监会审核通过,湖北长江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实现主业整体上市——长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0757,以下简称“股份公司”)正式登陆A股。
……
二十载栉风沐雨,矢志不渝;二十载砥砺前行,初心未改。湖北长江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担当文化使命,聚焦主责主业,守正创新、固本开新,走过了一段筚路蓝缕、发展壮大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站在20年的新起点,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专访湖北长江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长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黄国斌,畅谈近年来集团发展成就以及在推动全民阅读深入开展中的思路、举措。
黄国斌
湖北长江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长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Q:长江出版传媒集团成立的20年是全球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20年,是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20年,也是中国出版市场群雄逐鹿、风云激荡的20年。请您用几个数字,概述集团20年的变化。
黄国斌:这20年,是长江出版传媒集团顺应时代、高速发展的20年,也是长江出版传媒人砥砺奋进的20年。传承文明,传播新知,服务教育,培育新人。非凡20年,我们在奋进中镌刻出版印记,在新时代谱写璀璨华章!
327%20年间,集团年营业收入增长327%,总资产增长701%,截至2023年底净资产达108.68亿元,资产负债率37.2%。
10亿元 长江传媒2023年净利润突破10亿元,创公司成立以来最好经营业绩。
6次、逾300项集团已从一个地方性省属文化企业成长为全国知名的大型文化产业集团。集团6次入选“全国文化企业30强”,累计获得入选国家级重大出版奖励、规划及资助项目逾300项。其中,荣获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等“国家出版三大奖”48项,入选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115项,入选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109项。
Q:集团发展离不开各个板块的融合协同。请您介绍集团成立20周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如何协调好各板块内容,实现了怎样的跨越式发展?
黄国斌:20年来,我们坚守主责主业,与时俱进,不断拓展经营版图,主动融入文化产业发展大格局,做到6个“坚持”,进一步激发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是坚持党建引领把牢发展方向。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落实到公司工作全过程,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出版导向和价值取向,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深化拓展“思想引领、学习在先”机制,严格落实党委会会议、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第一议题”等党建引领各项制度。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学习教育,全面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一批党支部先后获评省直机关“红旗党支部”,培育“党建书房”“南湖夜话”“朝读经典”“书星会”“红扣子”“红帆”“品红”系列等基层党建品牌,《指尖上的党支部》获评“全国党建工作创意类十佳案例”,党建引领业务变革工作实践案例入选湖北省《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案例选编》。
二是坚持“为人民出好书”职责使命。坚持把出好书放在第一位,累计出版精品图书18万种,其中少儿、文艺、美术类图书市场占有率位居全国前列。先后打造了《马克思主义大辞典》《兴国之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释讲》《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系列等一大批体现国家意志、彰显中国精神、展现时代风采的扛鼎之作。
《汉语大字典》等300余种出版物入选国家级重点出版奖项(项目)和出版规划。《科技报国》等10种图书入选湖北省委书记荐书。“百年百部”儿童文学经典书系、《雍正皇帝》帝王系列小说、《张居正》《大秦帝国》《一句顶一万句》等畅销20年。《雪祭》《追星》《中国教育改革大系》《读书的力量》《焰火》《冷湖上的拥抱》《马兰的孩子》《心脏大血管外科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辞典》《“一带一路”大百科》《中国第一条长大高速铁路干线(武广高铁)技术创新工程丛书》等备受市场好评;《繁花:批注本》累计销售近30万册,引发文学界、艺术界、影视界广泛关注。
协力推进“湖北四库全书”——《荆楚文库》的编纂工作,累计出版370种、409册。构建“3报纸+28期刊”矩阵,形成“天地”系列、“湖北教育”宣传服务、“高端智库”学术等三大品牌期刊群,其中《小学生天地》保持“百万大刊”市场地位。
三是坚持出版服务教育的发展理念。立足出版、深耕教育,组织实施“教育服务能力提升”专项行动,用心打造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教育出版物,积极拓展“出版+大教育”服务生态圈,努力为“教育强省”建设贡献更大力量,在贡献中实现更好发展。认真落实国家教育改革有关政策,连续20年圆满完成“课前到书,人手一册”政治任务,高质量完成国家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语文和历史三科统编教材改版任务,积极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学术、进学科、进课程、进读本,与6家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战略联盟。打造了“教育服务平台+倍阅学习中心”的“一主一辅”线上教育服务平台,构建了集管理平台、线上课程、实践资源、教师培训、教研活动“五位一体”的教育服务体系。
组建“长江教育研究院”,连续16年举办“长江教育论坛”系列活动,连续8年举办“教育智库与教育治理50人圆桌论坛”, 持续发布《中国教育政策建议书》《中国教育国际竞争力指数》等研究成果,荣获“中国社会智库全国前三甲”“中国教育最具影响力智库奖”“国家教育咨政建言奖”等荣誉,成为“中国一流教育智库”。打造长江教育云、“长江红帆”教育党建新媒体、“湖北教育”公众号、“湖北教育联播”视频号、“长江教育传媒”强国号等数字平台,组建教育政务新媒体联盟矩阵,开发湖北教育舆情感知系统,积极发挥全省教育政务宣传主阵地作用。
四是坚持科技赋能数字化转型。抢抓国家、湖北文化教育数字化战略,大力实施“数字化转型”专项行动,深度布局数字管理、数字阅读和数字教育三大核心业务,谋划建设“人财物”信息系统、业务管控中台、数字资产管理平台等数字新基建项目,借助数字技术赋能,加快构建从内容提供、平台建设到终端服务的数字出版产业形态和产业链,推动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
“湖北省志数据库”“湖北百年党史数据库”“红扣子我爱阅读服务平台”等一批重点融合出版项目顺利实施。“AR/VR智慧课堂”项目入选全国首届虚拟现实新闻出版应用优秀案例。“唯美民艺馆”融媒体项目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新闻出版改革发展项目库。马克思融媒体资源库项目入选中宣部“数字出版精品遴选推荐计划”。数字公共文化服务整体解决方案在全省机关、学校、图书馆及城市书房等场所相继落地。
五是坚持“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狼图腾》被翻译为47个语种,版权输出到120多个国家和地区,树立了我国对外版权输出的标杆;《论文化自信》《中国天眼》《汉字的诱惑》《朝读经典》等相继输出海外,引起读者关注。“长江书架”落地澳大利亚。长江传媒非洲出版中心、中埃编辑部等海外出版中心相继落地生根,累计出版图书70余种。其中《肯尼亚植物志》得到肯尼亚总统鲁托的点赞肯定,《东非实用中文课本》等本土化中文教材成功走进非洲。
“百年百部”经典书系对外翻译工程入选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大道不孤:中国价值的跨文化传播》《中国最美》等62个项目入选“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丝路书香工程”和“中国当代作品翻译工程”。股份公司成功入选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7家出版社多次入选“中国图书海外馆藏影响力出版100强”。
六是坚持改革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延长产业链。集团发展的20年也是不断进行实践探索和改革创新的20年,多项改革创新举措,勇开行业风气之先。
2005年12月,集团与湖北海豚卡通公司合资成立湖北海豚传媒公司,控股51%,开创了出版国企控股民营公司先例;2006年4月,由集团、长江文艺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北京图书中心创业员工共同出资组建的北京长江新世纪文化传媒公司成立,进行混合所有制探索和尝试,开创了“国有资本 民营机制”管理先河;2013年12月,以长江少儿出版社和海豚传媒公司为核心,组建全国第一家专业少儿出版集团;2014年3月,股份公司入股武汉理工数字传播公司;2016年4月,由长江少儿出版社原幼教业务板块孵化而出的武汉爱立方公司登陆“新三板”,成为国内首个挂牌“新三板”的同业公司……一系列举措的推出使长江出版传媒集团成为业内改革创新的标杆,带来了良好的回报。
聚焦出版发行全产业链、文化园区建设与资产运营、文化教育服务等三大主业,加大资源整合、改革创新力度,坚持以湖北文化产业网、倍阅文创共享服务平台、长江传媒文化科技园、江夏物流基地等重大项目建设为牵引,积极探索“出版+金融”“出版+研学”“出版+文创”“出版+物流”等新业态,着力推进产业强链放大优势、补链补齐短板、延链打造生态、建链完善布局,加快开辟产业新赛道、发展新质生产力、塑造发展新动能,壮大建强主业挺拔、多元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通过对汇智、盘古(博盛)、倍悦文创公司进行战略重组和资产整合,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形成发展合力;通过对存量土地资产的开发建设,形成增量资源,更大程度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通过对园区资产的招商与运营,搭建各类产业增值服务平台,为园区企业提供包括物业管理、能源服务、投融资服务、信息化服务等各类配套服务,构建园区产业生态圈,有效提高国有资产运营效益;通过顺利完成省文化金融服务中心划转接收,采取“产业服务+投资孵化”的模式,围绕文化产业链延伸开展产业投资、设立投资基金、搭建投资平台,积极拓展外部增量,提升公司投资建设能力。
Q:集团成立以来,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
黄国斌:我们始终坚持深化现代企业制度建设。集团公司成立后,按照“转企改制上市,三步并作一步走”的思路,通过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措施,实现机构重组、业务重组、资产重组和人员重组,历经5年的艰辛历程,通过借壳上海华源企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实现出版传媒主业整体上市,短时间内将原省新闻出版局下属的出版社、新华书店、新华印刷厂等多家事业单位,整合发展成为一家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与竞争力的大型国有文化上市公司,并于2012年1月18日正式更名为“长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湖北文化产业第一股”成功亮相A股市场,走完了一般上市公司需要十几年乃至几十年的发展历程。股份公司的成功上市,既是湖北文化企业进军资本市场的重大突破,也是湖北省文化产业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
集团着眼推动中国特色现代公司治理和市场化经营机制制度化长效化,不断提升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完成内控体系优化建设,构建了“风控+内控+合规”三位一体管理体系。深入推进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开展划小核算单位试点,深化薪酬激励机制改革,推行任期制契约化管理,实行分类考核、分档定级,加快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市场化经营机制。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出台人才成长专项基金政策,推行首席编辑制度、青年人才成长“青蓝”计划、“百人”计划和出版人才“走出去”计划,健全专业技术与管理职业晋升“双通道”,选派一批年轻干部到行业标杆企业、政府机关挂职锻炼,助力年轻员工业务培训和职业成长。
Q:当下,全民阅读深入开展。请您结合武汉书展暨第19届华中图书交易会,谈谈集团20年来,在全民阅读方面取得的成绩与创新。
黄国斌:武汉书展暨第19届华中图书交易会,背景特殊,意义重大。这是时隔5年再次举办的华图会,是湖北疫后举办的首届文化盛会,先是升级为“武汉书展”,后又升格为省政府主办的长江文化艺术季重点活动,是擦亮“书香长江”文化品牌,打造文化惠民节日、荆楚文化盛会、出版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对拉动投资消费、展示城市形象、推动文化强省建设具有十分积极作用。这次展会充分融合了集团成立20周年相关活动,办好展会既是集团落实“做大做强创品牌”工作要求的有力行动,也是全面展示长江传媒品牌形象的难得契机。我们作为展会协办方、承办者,要以义不容辞的责任感竭力办好这个“家门口”的展会,务求办出水平、办出影响、办出特色、办成一流、打响品牌。
“全民阅读”已连续11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集团坚持服务“书香荆楚 文化湖北”建设,积极践行“推动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国家战略,主动融入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担当全民阅读活动主力军。以湖北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红扣子·楚天少儿悦读季、荆楚阅读季、华中图书交易会等系列品牌活动为抓手,打造全民阅读活动品牌体系。
其中,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已开展24届,成为湖北省宣传战线“十大文化品牌”之一,荆楚阅读季入选全省全民阅读十大重点活动,“倍阅”大学生红色共读活动入选中宣部“2023~2024年度全民阅读优秀项目”。2023年,开展各类阅读活动7000余场次,惠及群众300余万人次。全省新华书店数量增至 440余家,营业面积近15万平方米,形成了市、县、乡全域覆盖,政、校、企多边合作,“新华书店”“倍阅”“书邻小境”三大品牌细分的实体书店网络新体系。一批有颜值、有温度、有品位、有内涵的实体书店,相继成为城市文化地标和“网红”书店,泛海书城、随州书城、仙桃书城、黄冈遗爱湖书城、荆门书城等多家书店获评全国“最美书店”“标杆书城”“新华名店”。主动融入全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各地图书馆联动推出“你选书,我买单”惠民服务,在社区开展“金融文化大讲堂”系列文化阅读活动等。
未来,还将持续创新阅读服务模式,不断完善阅读服务网点,推动实体书店转型升级,打造新型全民阅读空间;重点打造“倍阅”高校文化服务品牌,引领校园文化新风尚;做强阅读品牌矩阵,做响“荆楚阅读季”大众阅读品牌,做大“华中图书交易会”行业阅读品牌,加快构建具有湖北特色的全民阅读生态体系。
Q:在社会责任担当方面,集团采取了哪些实际行动?
黄国斌:作为文化企业,集团积极履行国企社会责任。汶川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向灾区捐款100万元。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迅速组织人员力量编写抗疫图书、免费开放数字资源、发布公益广告、改造“方舱医院”、捐献防疫物资、赠阅精品图书、捐献慰问金等,其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防手册》累计发行100万册,以20种语言免费输出到24个国家和地区,为全球抗疫贡献中国出版力量。
期间,不讲条件、不计成本,响应国家“停课不停学”号召,组织党员干部职工冲锋在前,全力打通教材发行运输“绿色通道”,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满足全省中小学生的用书需求,免费提供配套线上学习资源。
此外,积极参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对口支援等工作。长江传媒的产业扶贫、文化扶贫的创新实践——“朱铺村美丽田园综合体”,入选国务院扶贫办扶贫案例,集团也荣获“全国出版发行业文化扶贫实践特别致敬企业”。定点帮扶利川市柏杨坝镇友好村乡村振兴工作,友好村获评全省乡村振兴示范村。近年来集团通过送书下基层、惠民展销和文化扶贫,向农村、工地等特殊区域延伸服务空间,打通服务阅读“最后一公里”,以实际行动履行国企担当。
来源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编辑 冯路玉
二审 景诗瑶
三审 王卉
厦门黄国斌
2004年10月12日,经湖北省委、省政府批准,湖北省新闻出版局落实“政事政企分开”“管办分离”的要求,湖北长江出版集团组建,开启新篇章。
2007年10月9日,湖北长江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标志着湖北长江出版集团事转企改革全面启动。
2011年10月20日,经中国证监会审核通过,湖北长江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实现主业整体上市——长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0757,以下简称“股份公司”)正式登陆A股。
……
二十载栉风沐雨,矢志不渝;二十载砥砺前行,初心未改。湖北长江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担当文化使命,聚焦主责主业,守正创新、固本开新,走过了一段筚路蓝缕、发展壮大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站在20年的新起点,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专访湖北长江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长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黄国斌,畅谈近年来集团发展成就以及在推动全民阅读深入开展中的思路、举措。
黄国斌
湖北长江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长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Q
长江出版传媒集团成立的20年是全球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20年,是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20年,也是中国出版市场群雄逐鹿、风云激荡的20年。请您用几个数字,概述集团20年的变化。
黄国斌:这20年,是长江出版传媒集团顺应时代、高速发展的20年,也是长江出版传媒人砥砺奋进的20年。传承文明,传播新知,服务教育,培育新人。非凡20年,我们在奋进中镌刻出版印记,在新时代谱写璀璨华章!
327% 20年间,集团年营业收入增长327%,总资产增长701%,截至2023年底净资产达108.68亿元,资产负债率37.2%。
10亿元 长江传媒2023年净利润突破10亿元,创公司成立以来最好经营业绩。
6次、逾300项 集团已从一个地方性省属文化企业成长为全国知名的大型文化产业集团。集团6次入选“全国文化企业30强”,累计获得入选国家级重大出版奖励、规划及资助项目逾300项。其中,荣获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等“国家出版三大奖”48项,入选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115项,入选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109项。
Q
集团发展离不开各个板块的融合协同。请您介绍集团成立20周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如何协调好各板块内容,实现了怎样的跨越式发展?
黄国斌:20年来,我们坚守主责主业,与时俱进,不断拓展经营版图,主动融入文化产业发展大格局,做到6个“坚持”,进一步激发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是坚持党建引领把牢发展方向。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落实到公司工作全过程,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出版导向和价值取向,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深化拓展“思想引领、学习在先”机制,严格落实党委会会议、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第一议题”等党建引领各项制度。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学习教育,全面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一批党支部先后获评省直机关“红旗党支部”,培育“党建书房”“南湖夜话”“朝读经典”“书星会”“红扣子”“红帆”“品红”系列等基层党建品牌,《指尖上的党支部》获评“全国党建工作创意类十佳案例”,党建引领业务变革工作实践案例入选湖北省《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案例选编》。
二是坚持“为人民出好书”职责使命。坚持把出好书放在第一位,累计出版精品图书18万种,其中少儿、文艺、美术类图书市场占有率位居全国前列。先后打造了《马克思主义大辞典》《兴国之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释讲》《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系列等一大批体现国家意志、彰显中国精神、展现时代风采的扛鼎之作。
《汉语大字典》等300余种出版物入选国家级重点出版奖项(项目)和出版规划。《科技报国》等10种图书入选湖北省委书记荐书。“百年百部”儿童文学经典书系、《雍正皇帝》帝王系列小说、《张居正》《大秦帝国》《一句顶一万句》等畅销20年。《雪祭》《追星》《中国教育改革大系》《读书的力量》《焰火》《冷湖上的拥抱》《马兰的孩子》《心脏大血管外科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辞典》《“一带一路”大百科》《中国第一条长大高速铁路干线(武广高铁)技术创新工程丛书》等备受市场好评;《繁花:批注本》累计销售近30万册,引发文学界、艺术界、影视界广泛关注。
协力推进“湖北四库全书”——《荆楚文库》的编纂工作,累计出版370种、409册。构建“3报纸+28期刊”矩阵,形成“天地”系列、“湖北教育”宣传服务、“高端智库”学术等三大品牌期刊群,其中《小学生天地》保持“百万大刊”市场地位。
三是坚持出版服务教育的发展理念。立足出版、深耕教育,组织实施“教育服务能力提升”专项行动,用心打造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教育出版物,积极拓展“出版+大教育”服务生态圈,努力为“教育强省”建设贡献更大力量,在贡献中实现更好发展。认真落实国家教育改革有关政策,连续20年圆满完成“课前到书,人手一册”政治任务,高质量完成国家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语文和历史三科统编教材改版任务,积极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学术、进学科、进课程、进读本,与6家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战略联盟。打造了“教育服务平台+倍阅学习中心”的“一主一辅”线上教育服务平台,构建了集管理平台、线上课程、实践资源、教师培训、教研活动“五位一体”的教育服务体系。
组建“长江教育研究院”,连续16年举办“长江教育论坛”系列活动,连续8年举办“教育智库与教育治理50人圆桌论坛”, 持续发布《中国教育政策建议书》《中国教育国际竞争力指数》等研究成果,荣获“中国社会智库全国前三甲”“中国教育最具影响力智库奖”“国家教育咨政建言奖”等荣誉,成为“中国一流教育智库”。打造长江教育云、“长江红帆”教育党建新媒体、“湖北教育”公众号、“湖北教育联播”视频号、“长江教育传媒”强国号等数字平台,组建教育政务新媒体联盟矩阵,开发湖北教育舆情感知系统,积极发挥全省教育政务宣传主阵地作用。
四是坚持科技赋能数字化转型。抢抓国家、湖北文化教育数字化战略,大力实施“数字化转型”专项行动,深度布局数字管理、数字阅读和数字教育三大核心业务,谋划建设“人财物”信息系统、业务管控中台、数字资产管理平台等数字新基建项目,借助数字技术赋能,加快构建从内容提供、平台建设到终端服务的数字出版产业形态和产业链,推动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
“湖北省志数据库”“湖北百年党史数据库”“红扣子我爱阅读服务平台”等一批重点融合出版项目顺利实施。“AR/VR智慧课堂”项目入选全国首届虚拟现实新闻出版应用优秀案例。“唯美民艺馆”融媒体项目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新闻出版改革发展项目库。马克思融媒体资源库项目入选中宣部“数字出版精品遴选推荐计划”。数字公共文化服务整体解决方案在全省机关、学校、图书馆及城市书房等场所相继落地。
五是坚持“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狼图腾》被翻译为47个语种,版权输出到120多个国家和地区,树立了我国对外版权输出的标杆;《论文化自信》《中国天眼》《汉字的诱惑》《朝读经典》等相继输出海外,引起读者关注。“长江书架”落地澳大利亚。长江传媒非洲出版中心、中埃编辑部等海外出版中心相继落地生根,累计出版图书70余种。其中《肯尼亚植物志》得到肯尼亚总统鲁托的点赞肯定,《东非实用中文课本》等本土化中文教材成功走进非洲。
“百年百部”经典书系对外翻译工程入选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大道不孤:中国价值的跨文化传播》《中国最美》等62个项目入选“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丝路书香工程”和“中国当代作品翻译工程”。股份公司成功入选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7家出版社多次入选“中国图书海外馆藏影响力出版100强”。
六是坚持改革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延长产业链。集团发展的20年也是不断进行实践探索和改革创新的20年,多项改革创新举措,勇开行业风气之先。
2005年12月,集团与湖北海豚卡通公司合资成立湖北海豚传媒公司,控股51%,开创了出版国企控股民营公司先例;2006年4月,由集团、长江文艺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北京图书中心创业员工共同出资组建的北京长江新世纪文化传媒公司成立,进行混合所有制探索和尝试,开创了“国有资本 民营机制”管理先河;2013年12月,以长江少儿出版社和海豚传媒公司为核心,组建全国第一家专业少儿出版集团;2014年3月,股份公司入股武汉理工数字传播公司;2016年4月,由长江少儿出版社原幼教业务板块孵化而出的武汉爱立方公司登陆“新三板”,成为国内首个挂牌“新三板”的同业公司……一系列举措的推出使长江出版传媒集团成为业内改革创新的标杆,带来了良好的回报。
聚焦出版发行全产业链、文化园区建设与资产运营、文化教育服务等三大主业,加大资源整合、改革创新力度,坚持以湖北文化产业网、倍阅文创共享服务平台、长江传媒文化科技园、江夏物流基地等重大项目建设为牵引,积极探索“出版+金融”“出版+研学”“出版+文创”“出版+物流”等新业态,着力推进产业强链放大优势、补链补齐短板、延链打造生态、建链完善布局,加快开辟产业新赛道、发展新质生产力、塑造发展新动能,壮大建强主业挺拔、多元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通过对汇智、盘古(博盛)、倍悦文创公司进行战略重组和资产整合,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形成发展合力;通过对存量土地资产的开发建设,形成增量资源,更大程度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通过对园区资产的招商与运营,搭建各类产业增值服务平台,为园区企业提供包括物业管理、能源服务、投融资服务、信息化服务等各类配套服务,构建园区产业生态圈,有效提高国有资产运营效益;通过顺利完成省文化金融服务中心划转接收,采取“产业服务+投资孵化”的模式,围绕文化产业链延伸开展产业投资、设立投资基金、搭建投资平台,积极拓展外部增量,提升公司投资建设能力。
Q
集团成立以来,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
黄国斌:我们始终坚持深化现代企业制度建设。集团公司成立后,按照“转企改制上市,三步并作一步走”的思路,通过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措施,实现机构重组、业务重组、资产重组和人员重组,历经5年的艰辛历程,通过借壳上海华源企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实现出版传媒主业整体上市,短时间内将原省新闻出版局下属的出版社、新华书店、新华印刷厂等多家事业单位,整合发展成为一家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与竞争力的大型国有文化上市公司,并于2012年1月18日正式更名为“长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湖北文化产业第一股”成功亮相A股市场,走完了一般上市公司需要十几年乃至几十年的发展历程。股份公司的成功上市,既是湖北文化企业进军资本市场的重大突破,也是湖北省文化产业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
集团着眼推动中国特色现代公司治理和市场化经营机制制度化长效化,不断提升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完成内控体系优化建设,构建了“风控+内控+合规”三位一体管理体系。深入推进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开展划小核算单位试点,深化薪酬激励机制改革,推行任期制契约化管理,实行分类考核、分档定级,加快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市场化经营机制。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出台人才成长专项基金政策,推行首席编辑制度、青年人才成长“青蓝”计划、“百人”计划和出版人才“走出去”计划,健全专业技术与管理职业晋升“双通道”,选派一批年轻干部到行业标杆企业、政府机关挂职锻炼,助力年轻员工业务培训和职业成长。
Q
当下,全民阅读深入开展。请您结合武汉书展暨第19届华中图书交易会,谈谈集团20年来,在全民阅读方面取得的成绩与创新。
黄国斌:武汉书展暨第19届华中图书交易会,背景特殊,意义重大。这是时隔5年再次举办的华图会,是湖北疫后举办的首届文化盛会,先是升级为“武汉书展”,后又升格为省政府主办的长江文化艺术季重点活动,是擦亮“书香长江”文化品牌,打造文化惠民节日、荆楚文化盛会、出版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对拉动投资消费、展示城市形象、推动文化强省建设具有十分积极作用。这次展会充分融合了集团成立20周年相关活动,办好展会既是集团落实“做大做强创品牌”工作要求的有力行动,也是全面展示长江传媒品牌形象的难得契机。我们作为展会协办方、承办者,要以义不容辞的责任感竭力办好这个“家门口”的展会,务求办出水平、办出影响、办出特色、办成一流、打响品牌。
“全民阅读”已连续11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集团坚持服务“书香荆楚 文化湖北”建设,积极践行“推动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国家战略,主动融入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担当全民阅读活动主力军。以湖北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红扣子·楚天少儿悦读季、荆楚阅读季、华中图书交易会等系列品牌活动为抓手,打造全民阅读活动品牌体系。
其中,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已开展24届,成为湖北省宣传战线“十大文化品牌”之一,荆楚阅读季入选全省全民阅读十大重点活动,“倍阅”大学生红色共读活动入选中宣部“2023~2024年度全民阅读优秀项目”。2023年,开展各类阅读活动7000余场次,惠及群众300余万人次。全省新华书店数量增至 440余家,营业面积近15万平方米,形成了市、县、乡全域覆盖,政、校、企多边合作,“新华书店”“倍阅”“书邻小境”三大品牌细分的实体书店网络新体系。一批有颜值、有温度、有品位、有内涵的实体书店,相继成为城市文化地标和“网红”书店,泛海书城、随州书城、仙桃书城、黄冈遗爱湖书城、荆门书城等多家书店获评全国“最美书店”“标杆书城”“新华名店”。主动融入全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各地图书馆联动推出“你选书,我买单”惠民服务,在社区开展“金融文化大讲堂”系列文化阅读活动等。
未来,还将持续创新阅读服务模式,不断完善阅读服务网点,推动实体书店转型升级,打造新型全民阅读空间;重点打造“倍阅”高校文化服务品牌,引领校园文化新风尚;做强阅读品牌矩阵,做响“荆楚阅读季”大众阅读品牌,做大“华中图书交易会”行业阅读品牌,加快构建具有湖北特色的全民阅读生态体系。
Q
在社会责任担当方面,集团采取了哪些实际行动?
黄国斌:作为文化企业,集团积极履行国企社会责任。汶川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向灾区捐款100万元。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迅速组织人员力量编写抗疫图书、免费开放数字资源、发布公益广告、改造“方舱医院”、捐献防疫物资、赠阅精品图书、捐献慰问金等,其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防手册》累计发行100万册,以20种语言免费输出到24个国家和地区,为全球抗疫贡献中国出版力量。
期间,不讲条件、不计成本,响应国家“停课不停学”号召,组织党员干部职工冲锋在前,全力打通教材发行运输“绿色通道”,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满足全省中小学生的用书需求,免费提供配套线上学习资源。
此外,积极参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对口支援等工作。长江传媒的产业扶贫、文化扶贫的创新实践——“朱铺村美丽田园综合体”,入选国务院扶贫办扶贫案例,集团也荣获“全国出版发行业文化扶贫实践特别致敬企业”。定点帮扶利川市柏杨坝镇友好村乡村振兴工作,友好村获评全省乡村振兴示范村。近年来集团通过送书下基层、惠民展销和文化扶贫,向农村、工地等特殊区域延伸服务空间,打通服务阅读“最后一公里”,以实际行动履行国企担当。
校 对:马 葵
编 辑:林 晨
初 审:陈 麟
复 审:张维特
终 审:宋 强
黄国斌上海城投
中共湖北省委组织部干部任前公示公告
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有关规定,现将拟任职干部情况予以公示。
李强,男,汉族,河南上蔡人,1962年3月生,在职博士研究生学历,经济学博士学位,1983年8月参加工作,1983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省委办公厅经济处副处长,应城市政府副市长(挂职),武汉市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武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2005年4月明确为正局级),武汉市江汉区委副书记、区政府代区长、区长,武汉市江汉区委书记,江汉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江汉大学党委书记、校长。现任江汉大学党委书记。拟提名为武汉市政府副市长人选。
马泽江,男,汉族,湖北仙桃人,1970年5月生,在职硕士研究生学历,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992年9月参加工作,1992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武汉市江汉区唐家墩街办事处副主任,武汉市江汉区政府办公室副主任,武汉市江汉区北湖街办事处主任、工委副书记,武汉市江汉区前进街工委书记,武汉市江汉经济开发区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武汉市江汉区政府办公室主任,武汉市江汉区政府副区长,武汉市江岸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武汉市政府副秘书长,武汉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政府重点工程督查协调办公室(市城中村<旧城>改造办公室)主任(正局级),武汉市江岸区委副书记,武汉市江岸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区长。现任武汉市汉阳区委书记。拟任武汉长江新城管委会主任(副市级)、江岸区委书记。
杨泽发,男,汉族,湖北宜昌人,1966年8月生,博士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学位,1995年7月参加工作,1988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团工委副书记,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运行局副局长、团工委副书记,共青团武汉市委副书记、党组成员,武汉市汉阳区政府副区长,武汉市汉阳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武汉市汉阳区委副书记,武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武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党组书记,武汉市东西湖区委副书记,武汉市东西湖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区长。现任武汉市洪山区委书记。拟任武汉临空港管委会主任(副市级)、东西湖区委书记。
陈劲超,男,汉族,湖北武汉人,1973年1月生,在职博士研究生学历,经济学博士学位,1995年7月参加工作,1993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武汉市住宅统建办秘书处副处长,武汉地产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处处长,武汉地产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董事会秘书处处长,武汉地产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委员,天门市政府副市长(挂职),武汉新港管委会副主任(副局级)、工委委员,武汉新港建设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副董事长,武汉地产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副董事长,武汉地产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副董事长,武汉市城乡建设委主任、党组书记、市轨道交通建设办公室主任(兼),武汉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现任武汉市政府党组成员、秘书长,市政府机关党组书记,市政府办公厅(市政府参事室)主任(兼)。拟任省管企业党委副书记、总经理。
涂山峰,男,汉族,湖北浠水人,1965年11月生,硕士研究生学历,经济学博士学位,1989年7月参加工作,198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政策法规处、企业指导处助理调研员,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政策法规处、企业指导处处长,武汉市委办公厅综合处处长,武汉市委办公厅副主任,武汉市汉阳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区长,武汉市汉阳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区长、武汉四新生态新城开发建设管委会副主任(兼),武汉市汉南区委书记,武汉市汉南区委书记、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副书记(兼),武汉市政府副秘书长、中国内陆(湖北武汉)自由贸易试验区领导小组办公室(筹)主任,武汉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党组书记、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主任(兼)。现任武汉港航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拟任武汉港航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黄国斌,男,汉族,湖北天门人,1967年11月生,在职博士研究生学历,经济学博士学位,1985年7月参加工作,199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省政府办公厅秘书六处助理调研员、副处长,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党组成员,中国驻德国大使馆公使衔参赞(副司级),中国驻澳大利亚墨尔本总领事馆副总领事(副司级),省教育厅副厅长、党组成员、省委高等学校工作委员会委员。现任省教育厅副厅长、党组成员,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拟任省管文化企业党委副书记、总裁。
张幸平,男,汉族,湖北荆州人,1966年1月生,硕士研究生学历,历史学硕士学位,1989年7月参加工作,199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武汉市人事局调研处助理调研员,武汉市委组织部组织处助理调研员、综合干部处助理调研员、科技干部处副处长、科技干部处处长,武汉市汉南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武汉市汉南区委副书记、组织部部长,武汉市汉南区委副书记、区纪委书记,武汉市纪委常委、市监察局副局长(2010年1月明确为正局级),武汉市纪委常委、秘书长,武汉市纪委副书记,武汉市武昌区委副书记、区政府代区长、区长,武汉市武昌区委书记、区政府区长,武汉市武昌区委书记,武汉市武昌区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现任江汉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拟任省属本科高校党委书记。
景新华,男,汉族,湖北天门人,1966年5月生,硕士研究生学历,经济学硕士学位,1991年7月参加工作,198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武汉大学经济学院党委副书记,武汉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学生工作处处长、党校副校长,武汉市委组织部组织处处长,武汉市委组织部副巡视员、组织处处长,武汉市委组织部副巡视员,武汉世通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常务副总经理(挂职),武汉裕大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挂职),武汉市硚口区委副书记,武汉市硚口区委副书记、区政府代区长、区长,武汉市硚口区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现任武汉市硚口区委书记。拟任省属本科高校校长。
公示时间:2019年12月24日至2019年12月30日。公示期间,广大干部群众可以通过信函、网络、短信、电话举报等方式向省委组织部反映公示对象德、能、勤、绩、廉以及遵守组织人事纪律等方面的问题,反映情况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提倡实名举报,以便调查核实。
来信请寄:中共湖北省委组织部干部监督处,邮政编码:430071;中共湖北省委组织部“12380”举报网站网址:http://www.hb12380.gov.cn;短信举报号码:15102712380;举报电话:027-12380。
中共湖北省委组织部
2019年12月23日
来源:中共湖北省委组织部
编发:刘郸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黄国斌长江传媒董事长,万达黄国斌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