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颍州区邮政编码,阜阳颍州区委书记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马琬

阜阳颍州区邮政编码,阜阳颍州区委书记

大家好,由投稿人马琬来为大家解答阜阳颍州区邮政编码,阜阳颍州区委书记这个热门资讯。阜阳颍州区邮政编码,阜阳颍州区委书记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阜阳颍州区天气

今年,城市管理将聚焦“民生”与“颜值”,全方位优化城市环境品质。这是记者从阜阳市城市管理局近日召开的全市“城市管理提升年”工作专题调度会上了解到的。


阜阳市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监控平台(资料图)

  实施市容市貌整体提升工程

  打造10个“席地而坐”城市客厅示范区域,以“精”为切入点,以“净”为目标,确保公共空间达到“四无三可见”标准:无积尘、无污渍、无垃圾、无积水,地面见本色、设施见质感、景观见细节。

  打造10个“特色街区”,组织城管队员常态化开展“街小管·陪您逛”志愿活动,为市民提供咨询、指引等暖心服务。

  建设1座静脉产业园、10处垃圾分类科普站以及N个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形成垃圾分类“1+10+N”全链条生态。

  在全市范围内评选100座“示范公厕”,通过智慧环卫平台强化公厕管理,实时显示公厕位置、使用状态和设施信息,方便市民游客查找。

  安装环境监测设备,实时监控空气质量、人流量等数据,优化管理效率。

  试点20+N个装修垃圾“零污染”小区,阜城三区、阜阳经开区、阜合园区至少指定1处装修垃圾集中处置点,至少选取4个物业小区规范设置装修垃圾临时贮存点,确保装修垃圾违规堆放案件归零,清运及时率达到100%,群众投诉率同比下降80%。

  实施城市园林文化品质提升工程

  挂牌10个“城市公园打卡地”,结合实际,通过创意设计、科技赋能和场景运营吸引流量,打造“极致视觉+热点IP+强互动社交”的网红地标,让外地游客“必打卡”、在外游子“心心念”,实现生态价值与文化商业价值的共赢。

  打造10座“文化口袋公园”,根据场地历史、原址风貌或周边文化特征确定主题,嵌入和表达文化元素。

  全面梳理全市现有水系、绿地、历史遗迹等资源,系统评估生态敏感度、文化价值和市民使用便利度。推出10条“滨水生态绿道”,通过企业冠名、“轻商业”参与、开发文创周边等模式,优先新建或提升改造市民呼声高、实施难度低的绿道,实现最小化“生态干扰”,将城市滨水空间转化为兼具生态韧性、文化魅力与经济活力的“城市活力线”。

这是5月5日拍摄的阜阳城南新区城市景观。画面中,双清湾水域平静开阔,波光粼粼。岸边,现代感十足的建筑与自然景观相互映衬,构成一幅独特的城市风景画,生动展现阜城城水相融、生态宜居的魅力。全媒体记者 徐丹丹 摄

  实施城市管理智能化提升工程

  探索智能化采集新模式,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优化案件采集,逐步汇聚城市运行管理服务数字资源,为城市精细化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提升城市运管服平台效能。

  推进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应用场景向城市水环境拓展,进一步扩大县城覆盖范围,完善省、市、县三级城市生命线安全监测一张网,提升安全隐患及时预警和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将共享单车北斗信号接入监管平台,实现车辆分布状态实时监控、活跃度分析、淤积预警、停放站点管理和企业超投监测等功能,健全共享单车监管平台运行。

  实施群众满意度提升工程

  设置100个“潮汐摊区”,按照“主次干道控制、小街巷规范”原则,科学选点布局并确定经营时间段,设置一批“潮汐摊区”。鼓励“潮汐摊区”多层次发展,探索与文旅融合新路子,打造正能量的“网红热点”。

  打造10个“城市港湾”,结合公园游园、户外驿站、便民服务点等现有资源,注重休憩遮阳、共享体验、信息咨询、应急救助和人文关怀的功能融合,策划日常流量、夜间经济、事件营销,探索商业反哺和社群共建,努力打造“一站式”复合型城市公共空间。通过设置无人售卖机、直饮水机、共享设备租借柜、快递寄存、电子导览屏等基础设施,展现“城市港湾”便民的核心功能。

  设立10个城管服务站,在群众家门口听取群众意见、解决群众诉求,打造城管执法的前沿阵地。

  试点10个“城市管家”信访工作室,动员城管部门党员志愿者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探索退红空间管理新模式,科学划分退红空间功能,运用花箱、石墩、绿化等隔离措施,将空间根据需求划分为步行区域、停车区域、休憩区域,并引入立体化景观体系,提升空间美感。

  实施城市建设项目提升工程

  聚焦持续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2025年,全市新增城市污水处理能力8万吨/日,更新改造城市污水管网530公里以上,新建污水管网13公里,动态排查整治并消除城市黑臭水体,持续巩固黑臭水体治理成效。

  大力推进源头减排、管渠、泵站、河湖蓄排等项目建设,2025年更新改造城市雨水管网75公里以上。

  优化城市排水分区,整治连通城市河湖水系,持续巩固城市易涝点整治成果,做好汛前检查维护、汛中预警处置、汛后复盘提升,切实增强城市安全韧性。

全媒体记者 李一晴 通讯员 陈俊/文 全媒体记者 徐丹丹/摄

阜阳颍州区人民政府官网

在颍上县慎城镇下溜社区,有一段跨越十年的邻里情谊,温暖而动人。自2015年与定居在该社区的藏族大妈次力卓玛相识后,杨立章、杨书章兄妹视这位老人为亲人,经常前往老人家中,为老人义务理发、收拾房间,帮助购买生活物资,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真谛。  


杨立章(左)、杨书章(右)兄妹与次力卓玛


  “多亏了这俩孩子帮忙”  

  5月3日上午,记者在颍上县顺河南路找到了“星尚殿堂”理发店——一家在当地公益圈颇有名气的理发店。杨立章兄妹身穿志愿者红马甲,手拎两箱牛奶,正准备出门。“卓玛阿姨的老伴不久前过世,我们正准备去看看。”杨立章说。  

  随后,记者与他们一同前往。  

  不仅是理发师,杨立章兄妹还是颍上县红雨伞志愿者协会的会长和副会长,并且都是“阜阳好人”和“颍上好人”。多年来,兄妹俩携手探望孤寡老人,帮扶弱势群体,参与了多次的公益活动。不过,近年来他们牵挂最多的,还是家住不远处的八旬老人次力卓玛。  

  “阿姨在家吗?”杨书章连续摁响门铃,片刻后,次力卓玛打开了房门。“你们那么忙,还来看我……”老人边说,边将记者和杨立章兄妹迎进房间。  

  “阿姨,给您理理头发吧。”杨立章照例取出剪刀梳子,老人却摆了摆手:“今天算了,没那个心情。你们陪我聊聊天吧。”  

  拉着兄妹俩的手,老人对着记者感慨:“这么些年,多亏了这俩孩子帮忙,让我省了不少心。”

  “你又多了一对好儿女”  

  杨立章兄妹与次力卓玛相识,源于十年前。  

  2015年7月的一天,一场暴雨席卷县城。杨立章正刷着手机,忽然看见店门不远处,一位拄拐老人跌倒在地。他赶紧冲出门,将老人搀扶进店内。老人正是次力卓玛,当天买菜归来,因为暴雨来得突然,地面湿滑,不慎当街跌倒。  

  简单交流后,杨立章得知老人自1980年随丈夫定居颍上,长子在外工作,女儿出嫁,老伴和小儿子患病,家里全靠她照顾。于是,他在雨停后搀扶老人回家,又义务给她老伴和小儿子理了头发。  

  从那以后,杨立章兄妹每周只要有空闲,便赶到次力卓玛家,帮她买菜购物、义务理发、收拾家务。随着探望次数增多,邻居们纷纷跟老人打趣:“你这是又多了一对好儿女啊!”对此,次力卓玛总是呵呵一笑,予以默认。  

  次力卓玛告诉记者,有一次,兄妹俩上门时,一进屋就直奔卧室。原来他们闻到房间有异味,发现是患阿尔茨海默症的老伴弄脏了床铺。兄妹俩二话不说就帮忙收拾房间,开窗通风,还为老人擦身换衣。

  “让温暖一直延续下去”  

  次力卓玛是杨立章兄妹长期帮扶的对象之一。实际上,他们在公益道路上已奔走了20余年。  

  2003年,兄妹俩在北京市通州区上营社区开了家理发店。有一天,一位头发胡子乱糟糟的老人被儿子背着来到理发店。杨立章一问才知道,老人因身体瘫痪,已经有半年多没外出理发,之前去过别的理发店,都被拒绝。  

  杨立章当即为老人理发。由于老人的头发长时间没有修剪,他用了近一个小时才理完。老人的儿子拿出100元酬谢,被杨立章婉拒,并表示“以后老人再理发就直接打电话,我一定上门服务”。  

  从那以后,杨立章在北京经常参与志愿服务,并于2007年在当地社区加入中国共产党。当年5月,他被评选为“通州区十大风尚人物”,9月又被通州区建委评为“社区服务之星”。  

  2009年,杨立章兄妹返回家乡颍上,也将爱心带了回来。2018年1月,他们成立了颍上县“红雨伞”志愿者协会。多年来,兄妹俩一直以理发店为站点,联系老兵、孤残老人、留守儿童到店里免费理发,对行动不便的老人上门服务,并长期组织开展“敬老月”“圆梦助学”等公益活动,先后帮助贫困学生280名,资助贫困大学生13名。  

  杨立章兄妹与次力卓玛大妈的十年情谊,如今已成为下溜社区最动人的邻里故事。“我们会继续关爱像次力卓玛这样的长者,让这份温暖一直延续下去。”杨立章表示。

全媒体记者 任刚 通讯员 武万勇 曾荣贵 文/摄

阜阳颍州区房价


5月3日,阜阳双清湾公园人气十足,大量游客和市民在观看水秀表演。


5月3日,游客在阜阳生态乐园观看节目。


5月2日,阜阳尧泰汉海海洋公园的海豚表演吸引众多游客观看。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让人们再一次感受到阜阳文旅的澎湃活力——全市A级景区接待游客超108万人次,创历史新高。其中,八里河旅游区接待游客21.5万人次,阜阳生态乐园接待游客12.5万人次,临泉中环格林童话世界接待游客6.01万人次,阜阳尧泰汉海海洋公园接待游客3.62万人次。“五一”假期,我市还涌现出“跟着赛事去旅行”等文旅新热点,展现出阜阳文旅新场景、新业态、新体验。  

  在颍上县,八里河旅游区推出的“古韵舞八里 武动山河情”主题活动,通过非遗展演、武术竞技、数字夜游构建多元体验,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涌入游玩;管仲老街打造的“古今对话”场景,通过“管仲迎宾”历史剧目活化、非遗秧歌等动态展演与潮玩交互融合,玩出新花样;尤家花园创新推出的“农超会”、农文旅市集、“蔬果时装秀”等活动,吸引游客争相打卡。在阜阳生态乐园,国潮花海风车节活动受热捧,花海音乐会、水上飞人彩烟秀、火壶表演、国风巡游,打造沉浸式体验新场景。在阜阳尧泰汉海海洋公园,“小小驯养员”“五一夜宿露营”等研学旅游产品深受家长和青少年儿童喜爱。清河宋街“非遗潮玩”主题活动将传统技艺与现代体验相融合,推出马术对战、实景剧本杀、川剧变脸等多元项目,拉满“热力值”。双清湾夜游项目增开游船班次,单日接待量突破千人次,人气火爆。  

  不仅玩转阜阳各大景区、街区,游客的“寻味之旅”同样精彩。去年火爆出圈的东关美食街,今年“五一”假期,依然是流量C位,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纷纷到这里品尝美食,打卡“碳水王国”。  

  “我们是从福建来的,规划‘五一’出游线路时,特地把打卡阜阳美食作为其中一站。一下高铁我们就直奔东关美食街,阜阳特色美食味道确实很好,这里的人也很热情。”游客林曦说。  

  被美食“香迷糊”的游客,也被阜阳城市景观“美翻”。阜城月季正值盛花期,街头巷尾一片姹紫嫣红,依托30余处主题花园与创意花艺景观,我市策划推出3条城市精品赏花线路,并推出西湖大道、颍淮大道等20余个赏花打卡点。“五一”假期,各打卡点游人如织,游客或拿起相机记录下独属阜城的浪漫,或身穿古装体验一场穿越古今的演艺。  

  假日期间,文博游出圈出彩。阜阳市博物馆通过沉浸式互动体验构建文旅新场景,开展红领巾讲解员活化历史叙事、“文物打卡+五谷画制作”等活动,假期人流量达5.4万人次;阜阳市图书馆联合双清湾水街创新打造“躺平阅读区”,以读书挑战赛、声音图书馆等沉浸式互动,构建文化消费新场景;阜阳市文化馆开展“文化为笔、艺术为墨”主题活动,推出少儿文艺调演、淮河摄影展等10余项活动,打造“诗歌朗诵+廉洁展演+非遗互动”多维文化矩阵。  

  “跟着赛事去旅游”成为今年“五一”假期阜阳文旅新热点。5月1日,界首市举办2025“奔跑江淮”和美乡村健康跑(界首站)活动,直接带动住宿、餐饮、景区消费超240万元。5月5日,阜南县举办2025“中国皖美山水”骑行赛·阜南王家坝站暨阜阳市第三届自行车公开赛,对周边景区景点、民宿、餐饮等行业消费带动效果明显。

尤浩/文 全媒体记者 庞诚 王彪/摄

阜阳颍州区教育局

5月4日8时许,颍上县循环经济园消防救援站内,训练场上响起器械碰撞声,33岁的消防员陈铭琳正带领新队员加练破拆技巧。  

  这位来自广西玉林的一级消防士,入职15年间参与抢险救援4000余次,曾于2015年因在安徽消防总队地震救援实战拉动演练中表现突出,荣立三等功一次。  

  当天中午,刺耳的警铃撕裂午休时光。江口镇一处麦田突然着火,陈铭琳和队友们赶到后,立即架设水枪阻截火头,经过努力,明火终被扑灭。  

  收整器材时,村民抓着焦黑麦穗跑来:“这些麦秆还烫手,能浇点水保住根吗?”此时,消防车的储水已经耗尽,陈铭琳的心揪了起来。他猛然立正:“您放心,我们这就去加水!”  

  几十分钟后,消防车再次驶回。陈铭琳扛起水枪走进炽热的麦田,水雾在麦子间蒸腾。“快看!‘麦子在吸水’,温度降下来了,能活!谢谢你们啊!”在村民的一声声感谢中,陈铭琳和队友们笑着说“应该的”,而他们的身上已沾满泥浆。  

  “15年里,我只有结婚那年的春节回了家,其余节假日都在队里值班。”当记者问及是否遗憾时,这位铁汉露出腼腆笑容:“想家的时候就打个视频电话。儿子今年3岁了,最喜欢的就是消防车玩具。”  

  抚摸着胸前的徽章,他的眼神变得坚毅。“百姓过节,我们过关。总要有人站在危险和群众之间。”

全媒体记者 李一晴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阜阳颍州区邮政编码,阜阳颍州区委书记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