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环保局局长,东莞市环保局领导班子成员简历
大家好,由投稿人杜诺来为大家解答东莞市环保局局长,东莞市环保局领导班子成员简历这个热门资讯。东莞市环保局局长,东莞市环保局领导班子成员简历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东莞市环保局官网
近日,东莞市生态环境局通报称,东莞市零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和东莞市钇虹精密科技有限公司在环境保护设施竣工自主验收中弄虚作假,各被罚20万元。
验收工作组人员信息不实、出具虚假监测报告
根据通报,2024年12月30日、2025年1月17日、1月20日、1月21日、1月22日、3月19日、3月20日,东莞市生态环境局现场检查及调查发现,东莞市零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塑胶电子产品、模具、五金生产等,建设项目已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并经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审批同意,设有注塑、破碎、混料、组装等工序及相关生产设备,配套的环境保护设施已建成,已进行自主验收并投入生产使用。
经调查发现,东莞市零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在自主验收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验收工作组人员信息不实、《监测报告》(报告编号:YQH240617099))为虚假的监测报告。此外,其建设项目经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审批同意允许设置50台注塑机,《东莞市零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一期)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意见》(2024年8月)(2024年11月)中建设地点、规模、主要建设内容记载“本项目分期验收,一期验收25台注塑机”,但验收范围记载“环评申报设备均已安装到位,本次验收为整厂验收。”
同时,东莞市零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一期验收生产设备比《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允许设置的生产设备数量少,且原辅材料使用量相对应减少,但水电能耗以及污染物非甲烷总烃(《建设项目工程竣工环境保护“三同时”验收登记表》表述为VOCs)排放量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数据一致。
通报称,东莞市零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2024年8月和2024年11月两次验收报告均存在基础资料数据不实等情况,属于在环境保护设施竣工自主验收中弄虚作假。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广东省生态环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规定》的附件1《广东省生态环境违法行为行政处罚罚款金额裁量表》,以及《东莞市生态环境违法行为道歉承诺从轻处罚工作指引》,东莞市生态环境局对东莞市零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处以20万元罚款。
据了解,《东莞市生态环境违法行为道歉承诺从轻处罚工作指引》规定,当事人适用道歉承诺从轻处罚的,按拟罚款金额的50%降低处罚,降低后的罚款金额低于法定最低罚款金额的,按法定最低罚款金额处罚。
南都记者查询发现,今年4月27日,东莞市生态环境局官网刊登了《东莞市零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环境违法行为公开道歉、承诺守法声明书》。在该《声明书》中,东莞市零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表示,公司已全力整改,今年3月10日-11日已重新进行验收监测;3月17日成立验收小组,召开验收会议,完成自主验收工作。
两次验收报告均存在数据不实等情况
无独有偶。同一天,东莞市生态环境局还通报称,2025年1月8日、1月13日、1月15日、1月20日、1月22 日、2月17日和3月20日,东莞市生态环境局现场检查及调查发现,东莞市钇虹精密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TYPE-C连接器加工生产,建设项目已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并经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审批同意,设有注塑、印锡膏贴片、回流焊等工序及相关生产设备,配套的环境保护设施已建成,已进行自主验收并已投入生产使用。
经调查后发现,东莞市钇虹精密科技有限公司在自主验收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验收工作组人员信息不实;《监测报告》(报告编号:YQH240619101)为虚假的监测报告;建设项目经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审批同意允许设置立式注塑机4台、卧式注塑机12台、贴片机1台等生产设备,但验收时现场实际设置立式注塑机2台、卧式注塑机9台、贴片机2台等生产设备,而《东莞市钇虹精密科技有限公司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意见》(2024年8月)(2024年11月)中建设地点、规模、主要建设内容记载“本项目生产设备新增一台贴片机。”验收范围记载“环评申报设备均已经安装到位,本次验收为整厂验收。”
通报称,东莞市钇虹精密科技有限公司2024年8月和2024年11月两次验收报告均存在基础资料数据不实等情况,属于在环境保护设施竣工自主验收中弄虚作假。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广东省生态环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规定》的附件1《广东省生态环境违法行为行政处罚罚款金额裁量表》,以及《东莞市生态环境违法行为道歉承诺从轻处罚工作指引》,东莞市生态环境局对东莞市钇虹精密科技有限公司处以20万元罚款。
天眼查显示,东莞市钇虹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以从事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为主的企业。企业注册资本750万人民币,实缴资本300万人民币。
公司整改情况如何?5月7日,南都记者多次拨打东莞市钇虹精密科技有限公司在天眼查显示的电话,但都未能接通。
采写:南都记者 田玲玲
东莞市环保局举报电话号码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环保产业如何抢占“新赛道”,培育绿色新质生产力?8月9日,由东莞市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主办的“新质生产力 减碳赢未来”——工业智能化助力环境产业新动能研讨交流会举行。东莞近30家聚焦Voc粉尘、废气治理的环保企业齐聚,探讨培育绿色新质生产力,助力环保产业新发展。
据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测算,2022年,全国生态环保产业营业收入达2.22万亿元。然而,起源于末端治理、以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服务为主的传统环保产业已进入平台期。
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环保产业如何抢占“新赛道”、发展新质生产力?根据2023年8月印发的《东莞市关于推动工业企业开展新一轮技术改造的若干措施》,重点鼓励电力、有色、建材、石化、化工、纺织印染、造纸、粮油等领域开展节能降碳改造。在开展高质量技术改造的基础上,支持企业开展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改造,对符合条件的项目按新设备购置额的一定比例予以资助。
那么,环保产业具体应如何通过节能降碳寻找新的增长点?在“新质生产力 减碳赢未来”——工业智能化助力环境产业新动能研讨交流会上,东北大学柴天佑院士团队、国家重点实验室团队成员吴志伟,作了主题为“工业智能化发展及节能降耗应用”的演讲。吴志伟分享了国内外工业智能化发展成果,并介绍了工业领域节能降耗应用及具体案例等。
卧龙(上海)节能技术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刘振利带来了《智慧风系统助力环境产业节能减碳应用》的主题演讲。刘振利表示,通过实地探访调研发现,目前环保产业存在“设备耗能大、维护费用高、智能化控制低”等多个行业痛点,应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势在必行。
“减碳是环保企业的未来,环保企业要找到发展的新动能唯有此路。”东莞市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秘书长周成才表示,希望通过此次研讨会,加快推动环保产业设备以旧换新,助力环保产业新发展。
采写:南都记者 田玲玲
东莞市环保局投诉电话24小时热线
“利剑二号”专项行动聚焦环境信访突出问题整治。9月底,市环保局建立了1620宗重点环境信访案件台账。12月10日起,市环保局启动全面核查模式,对1620宗案件进行检查。12月11日,市环保局分19个检查组对麻涌镇、洪梅镇、望牛墩镇范围内重点环境信访问题同步开展现场核查。本次行动共核查环境信访案件71宗,目前已解决的有48宗,占67.6%。
9月底,市环保局发起“利剑二号”专项行动,对中央环保督察交办的348宗信访件、省环保督察交办的281宗信访件以及历年群众反复投诉、久拖不决的环境信访案件进行系统梳理排查,建立1620宗重点环境信访案件台账。12月10日起,市环保局启动全面核查模式,对1620宗案件进行检查。
其中,12月10日,市环保局核查石碣镇、高埗镇、中堂镇、石龙镇重点环境信访案件103宗。
12月11日,市环保局组织精干执法力量共46人,分19个检查组对麻涌镇、洪梅镇、望牛墩镇范围内重点环境信访问题同步开展现场核查。本次行动共核查环境信访案件71宗,其中涉水投诉10宗,涉气投诉42宗,涉噪声投诉24宗,涉固体废物投诉4宗,其他投诉2宗。经过现场核查,上述71宗案件中,目前已解决的有48宗,占67.6%;对于剩下的23宗案件,检查组已现场督促和指导有关企业进一步落实整改,确保守法经营,避免对周边群众造成影响。
此外,为客观了解信访人真实的想法和意见,分析属地信访案件的办理质量,12月11日,“利剑二号”核查行动同步开展了群众满意度调查,组织第三方团队对水乡片区石碣、高埗、中堂、石龙、麻涌、洪梅、望牛墩共7个镇街的156件宗重点环境信访问题进行了回访。其中,投诉者无法联系或不清楚情况的案件65宗,有效回复案件91宗,受访群众共110人,其中表示满意的占57.14%,一般的占18.68%,不满意的占24.18%。
市环保局表示,接下来,将继续通过第三方对环境信访问题的处理情况进行满意度调查,主动征询信访人的意见建议,增进信访人对环保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并对环保部门工作成效进行评价分析。
【典型案例】
异味扰民,搬迁部分日用化学品
2018年,望牛墩镇的东莞市宝成日用品有限公司被群众3次投诉樟脑丸味道扰民问题。该公司位于望牛墩镇下漕步律工业区二栋,已办理工商营业执照,但未办理环保相关手续,主要从事日用品的包装、销售,设有包装机1台、吸塑机2台等生产设备。
经望牛墩环保分局现场检查,发现该公司存在未批先建的环境违法行为,仓库存储的樟脑等日用化学品气味挥发性较大,异味浓烈,刺激性较强,且该公司厂房仓库临近居民区,容易对周边居民造成影响。
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望牛墩环保分局对其未批先建的环境违法行为进行立案查处,于8月20日、9月10日,分别对该公司作出《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和《行政处罚决定书》,责令该公司立即停止违法行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此外,望牛墩环保分局持续与企业、信访人深入沟通,最终达成“企业对樟脑等易挥发刺激性日用化学品进行搬迁”的共识。同时,望牛墩环保分局多次到企业现场检查督促,实时跟踪企业仓库密闭措施以及易挥发刺激性日用化学品等搬迁情况,确保企业整改措施落实到位。
其后,该企业及时开展了各项整改任务。目前,该公司正在补办环保审批手续,并对产品仓库加装了密闭措施。同时, 对易挥发刺激性日用化学品进行搬迁,有效解决异味扰民问题。
经查询东莞环境信访系统,市环保局近期未收到过相关投诉。第三方回访人员随机抽查了一名信访人进行回访,信访人表示对处理结果满意。
家具厂偷排,污染防治设施形同虚设
位于洪梅镇的东莞市花季家具有限公司属于省环保督察案件,群众主要反映该公司“排放出油漆味、粉尘,还存在经常偷排的情况,遇到有检查就暂停生产”。该公司位于洪梅镇正腾工业厂区一厂房,已领取工商营业执照,已完成排污评估报告和领取排污许可证,主要从事家具加工,设有木材、开料、压板、成型、打磨、喷漆、组装、成品等工序和相关生产设备。
9月12日,洪梅环保分局到现场调查,发现该公司生产车间双轨开榫机、高速镂铣机、双轴铣床等设备正在生产,现场双轨开榫机、高速镂铣机未配套移动式粉尘收集器;双轴铣床配套的移动式粉尘收集器闲置未用,致使粉尘处理设施不能正常发挥处理作用。
针对该公司存在的环境违法行为,洪梅环保分局分别对该公司作出《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和《行政处罚决定书》,责令该公司立即停止违法行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9月19日,洪梅环保分局对该公司未依法配套粉尘污染防治设施的设备进行了查封。9月29日,该公司依法查封的设备已经整改完成并配套了污染防治设施,洪梅环保分局对被查封的设备进行解封。
12月11日,市环保局核查小组到现场突击检查,发现该公司正在生产,废气污染防治设施有运转,但运转效果较差,厂区内仍闻到有明显的刺激性气味和生产车间存在大量的粉尘。随后,市环保局核查小组到该公司楼顶检查废气处理设施运行情况。在处理设施周边,检查人员戴着口罩仍能感到明显喷漆的气味。在处理设施的周围,地面积着厚厚一层黄色的灰尘。检查人员现场要求企业相关人员将喷漆废气处理设施打开检查,发现废气处理设施的隔棉层有厚重的粉尘,看得出是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清理。
环保部门表示,此前,该公司因存在环境违法行为被洪梅环保分局处罚、查封,至今仍未深刻意识到环境违法行为对环境所造成危害,依然我行我素,表面整改,敷衍应对,未切实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现场核查发现,该公司正在生产,但公司管理人员环境意识淡薄,对污染防治设施日常管理和维护置之不理,导致虽然配套了废气处理设施,设施也有运转,但形同虚设,废气处理设施完全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没有达到应该有的处理效果,厂区周围依然闻到刺激性的喷漆气味和厚厚的粉尘。群众自然会不断向相关部门反映问题。
采写:南都记者田玲玲 通讯员李卓莹
东莞市环保局电话
少跑腿、快拿证!为助力东莞打造项目“完工即投产”绿色通道,加快企业发展壮大,日前,东莞市生态环境局印发了《东莞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入河排污口设置、排污许可和排水许可“多证合一”并联审批改革试点工作方案(试行)》(以下简称《工作方案》)。南都记者了解到,从今年11月15日起,企业跑一次,最多可办理四张证件,大大减少了办理时间。
可一次办理四个行政许可事项
根据《工作方案》,东莞市生态环境局推动生态环境领域行政审批事项集成化办理,将生态环境局内多个部门或一个部门内相关联的“单事项”整合为企业视角的“一件事”,减少办事环节、申请材料、办理时间和跑动次数,实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入河排污口设置、排污许可和排水许可”四个行政许可事项的“一套材料、一次性受理、同步审查、同步审批”,助力东莞打造项目“完工即投产”绿色通道,加快企业发展壮大。
这四个行政许可事项具体包括: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审批);江河、湖泊新建、改建或者扩大排污口审批;排污许可证核发:排污许可证核发(新申请/重新申请);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证核发: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证核发(新办)、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证核发(变更或延续)。
建设单位可根据建设项目涉及的行政许可事项选择符合实施条件的并联审批方案。上述并联审批事项存在部分事项通过技术审查、部分事项不通过的情形。审批部门对通过事项出具审批许可文件;对于不通过事项,企业可按单个事项原审批程序要求再单独申请,或对原不通过事项重新申请并联审批。
以企业自愿参与为原则
《工作方案》称,“多证合一”改革试点并联审批模式,以企业自愿参与为原则,不强制要求。此外,实施“多证合一”并联审批改革试点的建设单位,不免除生态环境保护法定责任。
同时,建设项目在完成“多证合一”并联审批后、运行投产前,存在重大变动办理情形的,企业应单独按照法定程序重新申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或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批、重新申领排污许可证或排水许可证。
生态环境管理部门还将把完成试点的企业纳入生态环境“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并对监管过程发现的各类环境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依法处理。
采写:南都记者 田玲玲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东莞市环保局局长,东莞市环保局领导班子成员简历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